冰心的故事(精选5篇)
冰心的故事范文第1篇
克东四中 孙秀华
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辅导学生要有耐心,教育学生要有诚心。只有全心全意地善待每一个学生,才会在教育教学上喜获丰收。
——题记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而岁月却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多年来为人师表,在讲坛上不断地上演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许多都已随着时日的流逝而渐渐淡忘,可也有一些就如同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上。虽不曾惊天动地,但仍历历在目,感悟至深。
时光飞逝,岁月荏苒。回想起与本届学生刚刚接触时的情景,也依然是那样历历在目,感慨万分--- 当我以一个班主任老师的身份走上讲台,面对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的时候,心里感到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我就要成为同学们学习上的导师,生活中的长者;担忧的是学生们能否接纳我这个陌生的初中班主任老师?我能否成为同学们的“良师”与“益友”?
正在我高兴和担忧之时,一件棘手的事情就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事情是这样的:
新学期伊始,为了增强校园气氛,整顿校园风貌,学校要求全体学生都要着穿运动服,佩戴校徽。规定已经布置第三天了,当我清晨走进教室,第一眼就发现了班里唯一连续三天没穿校服的学生小A,当时的我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径直走到小 A 桌前,生气地叫起她并恶狠狠地问道:“为什么不穿校服?”见到我的气盛,她更不示弱,大声地喊出她所谓的理由,那时的我已气急败坏,歇斯底里地喊道:“你真不可理喻!”没想到她接下来的举动更是异常——当着全班的面把书包重重地摔到地上,书本散落一地,转身就朝门口跑去,任我怎样拉她都无济于事,就这样小A 离校出走了。
接下来的我,傻傻地站在班级门口,不知所措,思维混乱,无法理解该生为什么会有如此剧烈的行为,不敢想象她接下来会去做什么,更无法进行正常的授课任务,于是我就布置学生自行看书。时间过得如此缓慢,好不容易挨到了下课,与学校请假完毕,我就迅速按照入学登录的学生信息情况找到了该生家里,迎面出来的是一位中年妇女,说孩子并未回来,慌张的谈话中得知该人并不是小 A的妈妈,小A 的父母因犯了刑事错误已双双被劳教好几年了,姑姑们因不忍看到孩子被遗弃社会,而主动承担起抚养的职责,但孩子应觉得缺少父爱母爱,家庭教育不完全而心灵蒙上了阴影,仇视一切,叛逆至极,不思进取,自甘堕落----听到这里,我愕然了,意识到我已犯了天大的错误,心想: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孩子。
经过我与亲属的奋力寻找,不到半天找到了小 A ,当时的我已泪眼模糊,紧紧地拥抱住孩子,告诉她老师做错了,以后你可以叫我“妈妈”……
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她犯多么大的错误,我都不会在课堂上严厉批评,而是经常与她课下倾心交谈,并让其他学生主动与小 A 友好交往,尽力帮助她解决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困难,让她真切地感受到“爱”就在身边。
如今,我不但成为了小A 的“良师”,也成为了她的“益友”,她一改以前的风貌,正在我与同学中间健康茁壮的成长着。
冰心的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场景故事 用户体验设计 任务流程 用户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3)09―0174―02
讲述场景故事是人们做设计时很常用的工具,但是在实际的设计流程中场景故事很多情况下被运用地不得当或者跟设计环节脱节。有一些故事本身不合理不真实,有一些故事是在设计完成后为了迎合设计编写的,有一些故事甚至仅仅是为了设计流程的完整性而出现,和产品之间是脱节的。其实如果场景故事运用得当,会让设计事半功倍,用户体验得到提升,因为它会切实的建立起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联系。场景故事在用户体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说贯穿始终,作用不可小觑。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浅谈―下场景故事在设计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四个环节。
一 从用户的生活里收集故事
好的场景故事来源于观察访谈和一些其它的调研方式,并不是凭借设计师自己的想象直接创作出一个场景故事。因为好的故事要让用户听起来内心产生共鸣,用户真的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存在这样的需要,依据生真实故事设计出来的产品才能解决用户切实的需求,符合他们的期望。
笔者曾经参与一个智能冰箱触控面板设计的项目,项目需求是设计触控面板的操作路径和信息架构。因为大多数家庭使用的冰箱还没有触控面板,所以设计团队要先收集用户们的故事,一是为了洞察出一些需求机会,二是为了记录用户使用冰箱的行为习惯,包括目的、途径等。在入户收集故事的时候收获了非常多的灵感和惊喜。
有一位访谈用户讲到她的冰箱里会放很多名贵的食材,有的一开始不舍得吃,放置一段时间就忘记了,之后发现时可能已经过期了。前几天她刚扔掉一大包朋友从四川带过来的桂圆。她说道:“在冰箱里放了很久了,我也不敢吃了,有些心疼。”另一位用户潘妈妈家也有类似的故事,在她和丈夫去外地出差的时间里,家中冰箱里好多东西过期了。她回来的时候进行了大清理。这些故事都对后来设计冰箱的食品管理和过期提醒模块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张女士在讲述她的冰箱故事时,这样说道:“我对这个冰箱很满意,用了它十几年了,从来没有惹过麻烦。我需要时,它就像一个听话的帮手;不需要时,它就静静的站在那里。”这句平淡的叙述成为了后来我们为新冰箱制定的用户体验策略,因为这就是用户需要冰箱提供的体验。
访谈用户的过程中,倾听和观察很重要,因为很多行为习惯是用户自己意识不到的,要靠设计人员去观察记录。在冰箱项目中,设计人员对访谈用户都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了用户每次使用冰箱的目的和步骤以及一些小细节。用户在什么情景下使用冰箱最频繁,使用的时候有什么习惯,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这些都可以收集起来,对接下来故事的重新编写和设计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二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重新编写故事
收集来的素材并不是都要运用到设计中,那些故事往往带着一些冗杂的描述,有很多部分也和产品关联性不大。设计人员要把这些故事理解消化一遍之后改写成能够激发设计创意,有助于理解体验需求的故事。故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无论故事风格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都不能改变故事的真实性,保证用户的真实需求一直蕴含在故事里面。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有倾向地编写故事,哪里需要具体化,哪里需要概括化都是视情况而定的。在智能冰箱项目中,设计人员写了上百个故事,因为设计师不想漏掉用户的重要需求。下面是其中一个比较具体的故事:
雅惠是一个全职太太,她非常热爱烹饪,也很注重家人的健康情况,所以她不仅留意如何把饭菜做得更美味,也很注重饮食的搭配是否合理健康。这几天刚刚立夏,她在家中考虑晚饭吃些什么能够消暑解热,家中老人有高血压,夏季他们又需要吃些什么呢?雅惠平时会看烹饪和健康的电视节目,有时会做一些记录。她翻看小本子,发现都是前一阵子的菜谱,没有适合本季度的。于是雅惠上网查了几道菜谱,有爆炒螺蛳,莲子炒猪肚,雅惠到厨房看了看,发现这些食材不全。她又回到屋子里,继续搜索。她看到百合炒肉片可以消暑降压。正好冰箱里有百合和猪肉。她记下了这道菜的详细做法。之后雅惠到厨房从冰箱里拿出了猪肉和百合,按照记录的方法炒了一盘鲜美的百合炒肉片。
这个故事写得比较具体,因为它捏合了几个用户的情况,设计师希望看看这些任务是否可以在一个流程中完成,写得详细也是为了便于提取用户的任务和动作。这很容易让设计人员洞察到机会点,虽然故事里冰箱并不是主角,但是做饭是一件和冰箱关联很大的事情。如果这家的冰箱是放在厨房里的,她是不是需要一个菜谱在冰箱上,这样菜谱、冰箱、做饭的地方在一起,这位主妇就不用跑来跑去了,另外因为这个故事来自于真实的用户叙述,所以它反映了用户对菜谱的需求,包括菜谱的种类,菜谱的使用场景,他们获取菜谱的渠道等等。
三 将故事转化成任务流程应用到设计中
如果一个场景故事写得好,设计的流程会变得简单起来,很多设计构想跟随着故事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了。故事如果够详细,并且有一个叙事的顺序,稍微拓展―下就可以加工成产品如何使用的场景。而这些顺序正是用户完成一个产品任务的流程。他带着怎样的目的,以怎样的方式动作去完成这个任务,遇到了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转化到产品设计中去。在智能冰箱项目中,故事最直接的转化就是用户操作冰箱的任务流程。整个冰箱的信息架构,操作层级来自于这些故事。用户最常提到的故事一一和买菜做饭有关的任务就要放到较高的层级上来,因为他们常要进行这些操作,如果层级埋得深了,用户每次使用都要经过好几步操作,操作的流程就变得复杂了,体验恐怕就变得麻烦了。比如关于冰箱留言板的故事是这样编写的:
李阿姨的儿子放学回家想吃糖醋排骨,可是他马上又要到同学家讨论,他联系不到妈妈,于是写了纸条贴在冰箱门上,“妈妈,我要吃糖醋排骨。”李阿姨下班回家之后准备做饭,当她想打开冰箱门看看有什么食材时,看到了儿子留的纸条。于是李阿姨准备做排骨。
从这个故事里可以抽取一些用户的动作,依次是用户甲想留言、用户甲留言、用户甲将留言贴到冰箱门上、用户乙查看冰箱、用户乙看到留言。接下来对留言板的设计只要遵照用户使用的习惯就可以了。首先留言这个功能作为一个冰箱的附属用途,它必须直接,必须显而易见,故事中的用户都是在没有开启冰箱门的情况下完成了这件事,不需要寻找它在哪个层级,马上就能留言和接收留言。所以留言板有一个快捷入口存在于主页面上,点击图标之后出现的任务就是留言、留言提醒、查看。除此,不同于一个人使用冰箱的故事,这个故事里出现了两个用户,李阿姨和她的儿子。所以这个任务实际上包含着一个“人一机一人”的交互模型,这又关系到这个任务所营造的体验氛围可能不同于其他任务。
四 把设计带到故事中进行验证
故事在设计过程中的使命还没有结束,伴随着产品的诞生,它要帮助设计力臻完美,起到检验评估的作用。最直接的应用就是把故事作为用户的体验任务来进行测试。因为故事来自于用户,所以如果一切都是真实的,这些任务的动机和目的应该可以作为测试的起点。直接把故事变成可用性测试的任务布置给用户,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需要某些功能,完成任务的情况是不是流畅,他们是不是喜欢这个产品。这样可以检验产品在设计过程中有没有失掉和用户的相关性,有没有偏离用户最初的需求,也可以检验这个信息架构的层级设计和流程是不是符合用户的行为习惯。
冰心的故事范文第3篇
阅读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阅读童话更有会一种很自由的心境。
当我看到《冰小鸭的春天》的时候,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了一股感动,一股暖流涌上心来,注意力凝聚在了这字字如玑的故事里,置身在书之海洋……
这是一本获安徒生提名奖的童话故事集,它由多个独立成篇的小故事组成,几乎每个小故事都是那么童趣。在孙幼军爷爷的笔下,人和小动物都生活在充满离奇想象的空间里,又到处都弥漫着温情脉脉的爱的气息。
冰小鸭是一只怎样的小鸭呢?原来它只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冰雕作品。寒冬,在冰雕公园里,石天鹅向冰小鸭描述了春天有多么神奇,多么好……于是,冰小鸭便渴望着春天了。它明明知道,一到春天,它立刻就会化作一摊水迹,但是它还是无限憧憬,满怀希望地说:“我多么想见到春天啊!”冰小鸭的话深深感动了石天鹅,于是,石天鹅便背着它来到了温暖的南方,冰小鸭终于见到了春天!它无比的快活,在春天的池塘里,冰小鸭渐渐地融化了……它终于以自己的方式看见了春天,感受了春天,融化在春天!
虽然这个故事有些令人伤感,但我更能感受到冰小鸭坚持不懈。它一心想看到春天的景象,虽说着梦想是泡影,但是它的梦想实现了,它启迪我在人生的旅途上要坚持不懈,追求光明、追求不平凡事物,在这过程中可能是漫长,曲折、艰难、痛苦的。现在我们同学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小皇帝,小公主,生活在温室里,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只看见高墙四角的天空”。在爸爸妈妈的庇护下长大,内心反而变得更加的脆弱,渐渐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勇气。而冰小鸭告诉了我要有勇气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努力实现心中的愿望。
冰心的故事范文第4篇
冰心曾自述自己与茶的初次接触,少时口渴,是先倒大半杯开水,之后从父亲浓得发苦的盖杯中兑了一点浓茶,混着喝了一一此做法和苦茶老人周作人一样,是调了“茶卤”来喝。不能算真正会饮。她和吴文藻结婚后,家里虽陈设着一套周作人送的日本茶具,包括一只竹柄的茶壶和四只青花带盖茶杯,但是那茶壶内装着的只是凉开水。他们新婚后在燕京大学燕南园生活时,有一天闻一多、梁实秋结伴同来,刚刚坐定,却说出去―下再回,原来是去买了烟和茶叶来,此后,冰心家才有意识地备了待客的茶、烟。
前人品茶“尚清饮”,以此来说,冰心不算是按古法品饮茶的。冰心出生在茶人之家,先天有了品茶、论茶的优越条件。先说冰心的祖父谢銮恩,他可是一个有根基的茶人。单从泡茶用水的讲究可见一斑:他泡茶弃井水不用而用雨水。福州天气本来潮湿多雨,每待天下大雨,屋瓦被雨水冲洗干净后,谢銮恩便用竹管引屋檐上的雨水到大小水缸里,这样的水缸都盖着大木盖,大木盖上还开着小盖,泡茶时只需打开小木盖。用小水勺舀出存储的雨水,如此的水最纯净,没有土味。冰心的父亲也保持着祖父的习惯,一直到他们举家迁往北京,由于彼地干旱少雨,只好改以自来水泡茶,不过,每次便要多多投放茶叶,以使茶香盖过水味。
冰心对祖父和父亲的行止印象深刻,后常有提及。到抗战时期,全家避难重庆,在重庆歌乐山居住的冰心于百无聊赖之中写道,“一面用‘男士’的笔名,写着《关于女人》的游戏文学,来挣稿费,一面沏着福建乡亲送我的茉莉香片来解渴。这时我总想起我故去的祖父和父亲。而感到茶特别香洌。我虽然不敢沏得太浓,却是从那时起一直喝到现在。”冰心喝茶的历史可以从此算起,而这其中,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是品饮清茶的味外之韵。歌乐山时期生活中,老舍常到她的家来,每来亦必索茶喝,他赠给吴文藻和冰心的诗中写道:“中年喜到故人家。挥汗频频索好茶。且共儿童争饼饵,暂忘兵火贵桑麻。酒多即醉临窗卧,诗短偏邀逐句夸。欲去还留伤小别。阶前指点月钩斜。”
冰心的故事范文第5篇
童年是一本精美的相册,里面珍藏着许多精彩的镜头,我就是镜头里的主角;童年是一本神奇的故事书,书中记录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我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
记得在幼儿园暑假的时候,我拿着钱去买了一根冰棍,我撕开包装的时候想到:“妈妈说过吃东西前,都要洗一下才能吃。那冰棍要不要洗呢?”为了以防万一,我还是洗一下吧!于是,我飞快地跑回家去。
到家后,我打开水龙头,用力地洗着冰棒,我发现冰棒一直掉着白色液体,我心想:“这冰棒的细菌可真多,看来我得好好洗才行。”我把水龙头调到最大,从冰棒上流下的液体越来越多,冰棒也越来越小了。我觉得冰棒洗得差不多了,就在我吃冰棒的那一瞬间,整个冰棒都掉在地上了,我边啃着冰棒的木棒,边大哭起来:“呜呜呜......我的冰棒!坏老板!居然骗我......呜呜......” “怎么啦?”妈妈从房间出来问道。 我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妈妈。 妈妈听了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明明是老板骗我的,这冰棒里全是细菌!”妈妈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还在笑,我看着妈妈,自己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现在一想起来童年做过的“傻事”,我就会情不自禁地笑个不停。这些“傻事”永远在我的脑海里,删不掉。忘不了我曾收获的快乐,更忘不了我的童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