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在我遥远的记忆中,有这样一条小巷,他与我的距离能近到只有几步,能陪伴我童年的每个午后,能出现在报刊里,长辈的闲谈里。

“危险,别靠近!这井里可有很多吃人的蛇!”

每当年幼懵懂的我蹦跳着穿过青莲巷,附近的老人总这样吓唬我,让胆小的我总是避得远远的,仿佛那口神秘的古井中妖魔鬼怪会从那坑洼、斑驳的石砖间蹦出,所以在我幼年的时光中从未接近过古井,对它的传说也无心留意。

“我去青莲巷玩啦!”

这是每个小学的午后,我必会对大人说的话。艳阳当头,两侧贴面的老房子张开臂弯为我们遮阴,我们在此展开激烈的警匪战。

我常藏匿在老宅的墙报处,我稚嫩的小手贴在红墙上,那红色的砖瓦被时间刻得千疮百孔,灰白的墙粉有气无力地抱着它,一触即化成粉末顺势撒落。我常在巷子的石板路上大步流星,青莲巷的青石板路是我走过最凹凸不平的,铺就台的石板似乎不需要经过任何筛选,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平滑得有光锃亮,有的却粗糙得如同砂纸;有的是遍布白色花斑的枣红,有的是清一色的蓝灰,有的又是毫不起眼的土棕,一块块石板虽千差万别,却会又像天生一家。

我就在这样和谐的石板之上,在这样古朴的老宅之间,追着、藏着、笑着、哭着,度Www.0279.NeT过了最纯粹快乐的时光。

“咱们的巷子上试卷了!”

当我在小学的黄卷上发现题目是青莲巷时,我不免惊讶:上面说他是荆州历史最久的巷子之一,诗仙李白曾在古井边饮酒赋诗,故得名“青莲巷”。虽然早有耳闻,我也只略知一二,十多年来,巷子与我如此亲密的距离头一次被我察觉。

“来,舀桶水,拍个照!”

快毕业了,青莲巷也临近拆迁,学校让我们重回巷子留念他。我们在一旁观赏古井,老主人竟破格让我们用他的桶亲手舀水。我小心翼翼地提起桶,十多年来,我第一次将头伸向井口,依旧坑洼、斑驳的石砖,但漆黑的井口显得那么窄小,妖魔的传说也似乎只是老人为了我们的安全编造的故事。

在漾起的井水中,似乎有千年诗仙的醉影,似乎有十年间我稚嫩的笑颜,如今也只有已经长大的我的面庞了。

当已入初中的我再次经过巷口,那拆迁的标语背后,延伸出一片黯淡。青石板绝望地扛着残垣断壁,木房梁孤独地支着碎砖烂瓦,野草肆意地生长开。废墟中,昔日的古朴气、烟火气随着消散了。

夜深了,我悄悄钻入梦中。在那儿,青石板依旧可爱,古井依旧可怕,老人依旧可亲。我会踏着青石板,迈过现实的遥远距离,去拥抱那条梦中的青莲巷,那段回忆里的纯粹时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