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第一楼》有感
《天下第一楼》这个剧本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在语言方面的,剧本中大量使用了北京方言,让人读起来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很快将自己代入到情景当中。剧本是戏剧的脚本,因此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也要使用北京方言,这样能给观众代入感。
《天下第一楼》讲的是烤鸭老字号“福聚德”,由于精明干练的卢孟实、他的相好玉雏儿和福聚德里的堂头常贵、烤炉师傅罗大头等人的精心打理,重回往日辉煌。然而常贵在日复一日Www.0279.NeT的劳动中累坏了身体,在端盘走菜时气绝身亡;罗大头被发现藏有烟土;福聚德逐渐走向了衰落,即使是精明能干的卢孟实,也无法挽救现状了,最后,无可奈何的他回到了山东老家。
我读了《天下第一楼》第三章的节选,我认为,福聚德的生意之所以越来越不景气,福聚德内部的人员有很大责任。比如卢孟实认为开饭馆的也可以像社会上的贵族一样置产业,并且为了防止内部的伙计被外人看不起,让福聚德里的伙计们看起来是体面的,定了“店员不许看落子”的店规,但是仍然有一个小伙计在大年初四,趁卢孟实不注意出门看了落子,被卢孟实发现后,卢孟实教训了他,并且当面奖励了将要办喜事的成顺,让他体面地办个喜事。从这里,我能看出卢孟实是有着远大的视野的,他希望利用自己的精明能干,让自己变成体面人,但是有些福聚德的伙计明显不理解这些,为了追求一时的快乐而将自己的辛苦钱挥洒出去,自己贬低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后悔,后悔过后,为了一时的逃避,去看戏、听花鼓,陷入到恶性循环中,这就是福聚德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一个人,是一个阶级的缩影,当时,大部分处在小伙计那个阶级的人们,不知道什么是高瞻远瞩,只能在日复一日的劳动中和一次次低级的娱乐中逐渐丧失自己的愿望,最终泯然于众人,成为“五子行”。反观现在的我们,各种各样的娱乐充斥在我们身边,哪些人能抵抗住这些诱惑?哪些人不能?这就是我们的差异所在。读完第三幕,说实在的,我有一点担心,我在担心将来的我是否会成为那个小伙计,是否会每天靠着低级的娱乐方式麻痹我的神经,停留在舒适区内,最终成为不被社会看重的人?
人们常说戏剧是用来反映现实的,我想,也许就是这样吧。剧中有一个个角色的人生,这也是我们的人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