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小练笔写饺子

腊八粥小练笔写饺子(一)

饺子

六(2)李思浓

上至头发花白的老人家,下到刚会走路的小朋友,提到饺子,谁不立马口舌生津?把白菜、葱姜、精肉剁碎,加上食盐和酱油,还有香油调和均匀。用筷子夹起一团放在面皮上,两手轻轻一捏,一个均匀健美的饺子便诞生了。包完数十个,放入滚滚沸水的锅里,单看他们优美的舞姿,就垂涎欲滴了。何况是满盘满盘的盛出来,一口一个往嘴里塞!

坐在沙发上的我,今天喜得快要疯了。我进进出出厨房,看到一大锅饺子正在叹气盘碗都已准备整齐,摆在桌上好久了,但妈妈总说还早。

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锅里搅动,锅里的汤也愈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好……"

"还要等一会儿呢!"

"那我饿了!"我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等到一会儿才能吃。"你们想,做饭还不够资格的我,难道还能设法来反抗吗?并且我所说的饿,也不可靠,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样子。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20个,我们只准妹妹和爸爸吃10个,妹妹同爸爸都吃不得多,我们俩光吃多的也行……妈,妈,你吃20个我也吃20个,妹妹同爸爸只准吃10个,一共60个,对吗?"

"是啊,思浓说的对!"

"要不然我吃25个你就吃15个……"

"嗤……"锅内又叹了一声气……

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的我,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我身边桌上的那两只筷子,很浪漫的成一个十字。桌上那金边碗中的乌鸡肉,我的爸妈也奈何不了它了。

腊八粥小练笔写饺子(二)

传统美食——饺子

作者:张林烔

一说起饺子,可以说大家已是熟悉不过了。在中国每当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水饺滑润可口,味道鲜美,寓意深刻。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三十一日,也是新一年的开始,在全国,看完春晚以后,就可以包饺子,下饺子了。

饺子的由来,大约得从1700年前的东汉时期讲起了。在当时“医圣”张仲景在冬至的时候回到家乡的途中,看到了许多的老百姓的耳朵被冻伤,饥寒交迫,张仲景马上起了怜悯之心,于是张仲景就在当地搭起了一个帐篷,用面粉做出皮,把药物放在中间包成一个个耳朵的形状,这里的人非常感激张仲景,把这种耳朵一样的东西叫做饺子。

现在饺子的馅和张仲景做的馅可不一样,现在的馅有肉馅的、有素馅的。包饺子的过程可是要技术的,没有好的技术包出来的饺子,味还不一样。

我们家包饺子是妈妈包的,把面坨压成一个个饼,用刀把肉剁成碎渣,肉馅就做成了,把肉馅放到面饼里,包上,这包可是一项技术活啊!得把皮重叠四五下,然后这饺子就做成了,然后烧一锅热水,把饺子下里以后,那味道鲜美,口感滑润,非常好吃。

你以为只有中国才有饺子,并不是你想的那样,外国的饺子也别有一番风味,如俄国人的饺子馅有牛肉,胡萝卜,鸡蛋,葱头等,其他的,还有一意大利饺子、朝鲜饺子等,也都很有特色,别具一格。

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你也一定很馋吧!那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一盘香喷喷的饺子吧!

腊八粥小练笔写饺子(三)

饺子“香愁”

黄语晴

春节与饺子,总是一年中不可或缺的一对完美搭档,水,面粉和成面团;灯笼、红纸配成春节。每年过平都回老家,吃姥姥包的饺子,每每提起,嘴里就会涌入一种香香的面味儿和那筋道的口感。

一个朋友问过我,不就吃个饺子吗?有什么好惦记记的?我超市买一包煮了不就成了?不,姥姥包的绞子可不一般。她是正宗的东北人,会包饺子的种类我曾经未有耳闻。她会去一些东北人开的小店里买他们店最筋道,最有韧性的面粉,以她独特的配比混合成面团,放在锅里至少两个小时。接着用力地和面、摔打、拉扯,直至认为足够筋道。把她的

一个大面团用力揪成大小相等小面团,从中心向边缘,擀成一片圆圆的、大小适中、中间厚两边薄的饺子皮。接着以2:1的比例调和馅料,有韭菜馅、芹菜馅,酸菜馅和我最爱的白萝卜馅。那最是脆爽多计,甘甜溢香。

腊八粥小练笔写饺子(四)

饺子——《木耳莲子羹》仿写

小区马路上的灯忽明忽暗,风携着银杏的叶子萧萧作响,诗意中又裹着一丝寒意。我情不自禁地把手缩起来,把衣服裹得严严实实,快步向家走去。

推开家门,一团温暖就把我包围了起来,空气中阵阵扑鼻的香味。我不由得大喊:“妈妈,你今天做了什么呀,太香了吧!"—个红色的身影从厨房“飞”了出来,一手托着碗,一手伸出来,轻轻捏了捏我的鼻子,十分自豪地说:“小馋猫,鼻子还真灵。”

坐到桌前,拿起勺子,往碗里看了看:哇!是一碗白白的饺子。我浩浩荡荡血“扫荡”起这碗美味来。吃着吃着,我感觉有些不对劲:“妈妈,这馄饨和以前吃的不一样?”妈妈得意的一甩头:“哈哈,是不是肉更多更香了?这可是我自己做的,面皮、馅都是我自己做的呢"我低头望向碗里,真的,虽然形状不怎么好看,但是味道还真不错,皮薄馅多,竟生出一种摄人心魄的美来。这样迷人的风景,很动人。

一时间,就像浮云停止了涌动,潮汐停止了复始,蟋蟀停止了“演唱”……风刮开了鸟儿柔软的羽毛,掉下一根,覆上了我的双眼,眼前一片模糊。和面粉,切肉末。做这样多饺子,对于我这急性子的妈妈应该是一种煎熬吧!可是,她却以一种幸福的心态来完成这艰难的事,她为她还能替我做些事而感到开心。我常常忽略母亲的爱,甚至在我不顺心的时候拿她当出气筒。可她却依旧温柔待我。这样的母爱是多么的卑微啊!不,不是的!母亲十月怀胎,生下了我,给了我生命,扶持着我长大。她的爱从来不需要回报,这样的母爱是多么伟大总认为长大就是离开父母,不需要他们的关爱,也只有在走过许多泥泞的、缺少温情的日子后,在某个寂静无风的夜晚彻悟:长大,是接受父母的爱;然后,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他们。

这碗里温馨细腻的小风景,平凡却不平庸,口口肉馅里,滴滴肉汁里,都蕴含着母亲细致入微的爱。吃完了这一碗饺子后,我笑着对妈妈说:“妈,香香的,真好吃,我帮你盛一碗吧!”

然后,她幸福的笑着,脸上氤氤着几分红润。

腊八粥小练笔写饺子(五)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也就是“腊八”。一说起这个名字,大人们总会说,今天要喝粥,要喝腊八粥。就好像一到冬至,大人们就会嚷嚷着吃饺子一样。把食物和特定的日子联系在一起,恐怕是人类的一大习惯。

一大早妈妈就在准备今晚要喝的腊八粥,我偷溜进厨房看了看,有大枣、红豆、黑米、糯米……等等,样数还真不少,好几个材料其实我也叫不上名字。

喝粥对我来说从来都是件痛苦的事,因为喝快了太烫,放一会儿太黏,撒了糖不好化,不撒糖又不够甜,哎!总之缺乏好感。不过腊八粥是个例外,因为妈妈会在粥里提前放进冰糖,一甜遮千“愁”嘛。

有关腊八粥的来历,我也问了一下度娘,她说,主要有这么几个传说:

第一是说腊八粥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成佛前苦苦修行,有一天饿得昏过去了,幸亏有个放牧的女子看到了他,就把身上带的各种杂粮和树上采的野果煮成烂粥喂给他吃,吃了粥后,释迦牟尼便很快恢复了体力,坐在菩提树下好几个月,在十二月八日这一天终于成佛了。后来佛教传到咱们中国,十二月初八就是咱们的腊月初八,于是“腊八”就成了佛教节日。

还有个传说是与岳飞有关。是说岳飞与金兵打仗时,有一次正是冬天,天气非常寒冷,士兵们缺吃少穿,这仗还怎么打?幸好当地的老百姓知道了,就去帮助他们,纷纷送去了自家煮的粥,汇到一起就变成了“千家粥”,士兵们吃了“千家粥”后,士气大涨,大胜而归。而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所以后来每到这一天,人们就煮腊八粥来纪念这件事。

看得出来,这腊八粥可不光是一种食物,背后还有许多含义。不管是哪个传说,在故事里,腊八粥都是用来救人的,我想这就是人们喜欢它的原因吧。

哎!说到救人,快来救救我吧!今天是腊八,可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今天还是个最最重要的日子,那就是下午要期末考试啦!天呐!头晕!

大人们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妈妈对此的解释是:喝完腊八粥,脑袋就会像浆糊一样,这样就可以糊里糊涂花钱置办年货了,但我可不想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脑袋装满浆糊,否则期末考难过呀!

神奇的腊八粥,快赐予我力量吧!让我的感冒快快好起来,让我的大脑飞速运转,让我的期末考试顺利过关,让我的假期无限精彩……毕竟要熬过了腊八才是年呐!

腊八粥小练笔写饺子(六)

饺子

提到饺子,谁不是脑海里就立刻浮现出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情景,那一吃就是一大锅,一吃就是一大碗呢。把肉用绞肉机打成肉沫,再加入酱油、盐、味精、油把这些配料和肉沫揉合在一起。如果你喜欢胡萝卜馅的饺子,你就放胡萝卜和肉沫揉和在一起,当然,还有别的馅,我喜欢吃白菜馅的饺子,因为白菜和肉沫揉合在一起,既有荤菜,还有素菜,既好吃,还有营养。把肉馅包263进饺子皮一个饺子就包好了。对了,我记得之前还有一种习俗。包饺子时要放一个硬币,谁吃到了带有硬币的饺子,谁就会好运连连,可是现在,生活节奏变快,大家都吃饺子,根本没放硬币了。包完饺子,放到热气腾腾的锅中,煮上几分钟,打开锅盖,一阵阵热气拥上来,捞出饺子,个个像金元宝一样,单看那饺子,就够咽上三口以上的唾沫了,吃一口,让人垂涎欲滴。

徐思悦

腊八粥小练笔写饺子(七)

饺子

说起过年的美食,谁不是立时想起各式各样的饺子呢?金兔水饺、四喜饺子、蒸饺、炸饺子……而我的家乡当属蒸饺和水饺盛行啦!水饺晶莹剔透,蒸饺香味扑鼻,呀!口水要流下来了。

饺子不仅好吃,做法也简单至极,怕麻烦的可以买好材料直接包,还怕麻烦的可以买好饺子直接下锅,但饺子有家的味道,当然要自己包啦!

先说水饺,水饺小巧可爱,但皮一定要包紧,不然就“骨肉分离”啦!包个什么馅呢?韭菜的?玉米的?干脆都放进去吧!哦,顺带一提,我们家乡有个民俗,饺子里放硬币,谁吃到谁就会好运连连呢!“咕噜咕噜……”水沸腾了!快放饺子!饺子像一个个羞涩的小姑娘滑下去,白白嫩嫩,可可爱爱,没过一会儿,厨房里“烟雾缭绕”,我和弟弟个个口水成河,何况是大碗大碗的装着,大个大个的朝嘴里塞灌呢?

“水饺好喽!”随着妈妈一声招呼,我一溜烟儿跑进了厨房,哇!晶莹剔透,香味扑鼻,个个犹如含苞待放的小白花,一尝,哇!Q弹可口,汤汁顺着嘴唇流下来,烫嘴但又让人回味无穷。

饺子,有着家乡的味道,美味到让人无法自拔,真是太妙了!

袁嘉倩

腊八粥小练笔写饺子(八)

饺子

赵硕

饺子嘛,人人都吃过,平常也吃,过年也吃,但过年时通常都会往饺子里包上几个硬币,谁吃到,谁就一年好运。

小的时候,我喜欢吃面食,尤其是饺子。过年时,都是外婆包饺子,她从早上就把面和好,等两三个小时,然后弄馅,把肉和菜切好,里面放点酱油啊、盐啊之类的,但这不是我感兴趣的,我觉得最有趣的还是包饺子。

因为小时候小,最喜欢玩面了,面团软软的,捏上去很舒服,外婆弄好的面总是被我玩去一大截。

再大一些时,我开始尝试学着大人的样子包饺子,可这看似简单的工程难得要死。

以前想,不过就是饺子皮里放点馅,捏一捏就好吗?可如今呢,才发现这么难,当我自信地认为我包得不错时,放在外婆的饺子边上对比时,嗯?怎么一个立着,一个塌着,怎么回事?不管了,先煮一煮,饺子煮好时,一盘原本完美的饺子中怎么有一个露馅的?饺子汤,也就这样成了饺子陷汤。而饺子呢,也就这样成了一个形状奇怪的面皮。

上学之后,我来到了南方。过年时,很想念北方的饺子。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酸菜,就是把白菜腌一段时间,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样的白菜会又酸又臭,但对于北方人来说吃酸是一种享受。以前过年都是吃酸菜馅的饺子,包酸菜时手上会留下一种奇怪的味道,闻着会让人稍微感觉到不适,但我却不在乎这些。每次一煮饺子时,我就会站在厨房等着,一会看看,一会看看,希望能快点吃上。

过年时,吃饺子一般是在初一早上,但前一天晚上我一般就会把饺子包好,千万不能忘记放硬币。为了能够吃到硬币的几率高一些,我都会拉着妈妈的衣袖,让她多放几个硬币,但妈妈却不理会这些。小时候不知道什么礼貌,什么尊重,总会把每个饺子都用筷子插一遍,插到硬币,就会很开心,只是图好玩,但妈妈总会说我一顿。现在想起来自己可真没有礼貌。

现在没有小时候那么在意这些东西,但吃到硬币时,心里还是会涌上来一种开心,一种满足。

过年吃饺子是习俗,吃到硬币是象征,我打心底觉得饺子是一种美好的食物。

腊八粥小练笔写饺子(九)

今天是腊八节,俗称“腊八”,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也就是说,过完腊八节,喝完腊八粥,就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这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份期盼。今天中午,我和家人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熬制的腊八粥,感受着冬日的温暖,心里甜甜的。

早上起床,我看到手机封面出现“腊八”两个字,赶紧冲进厨房,想看到腊八粥,谁知妈妈忘记今天是腊八节了,家里没有食材,所以早晨没煮腊八粥。妈妈看到有些失望的我,说:“没事的,我上午去超市买食材,咱中午喝腊八粥也可以的。”“妈妈,今天您教我熬制腊八粥吧?”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媛媛,熬腊八粥的食材买回来了。”刚进门的妈妈喊道。我冲出书房,接下妈妈手中的食材。我们说干就干。在妈妈的指导下,我首先把糯米、花生、红豆、百合、莲子、红枣、桂圆……用清水洗干净泡在碗中一个小时;然后在煤气灶上架好一口锅;接着往锅里添半锅水;随后打开火,将水烧开;最后再把泡好的食材倒入开水锅中大火烧开,调至中火慢慢熬制。

在熬制腊八粥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我被烫伤,妈妈特意在旁边叮嘱我,每个步骤都耐心地指导我应该怎么做。妈妈告诉我,刚开始用大火熬制腊八粥的时候就像煮饺子一样,当粥快溢出来时,可以添一勺凉水,搅拌后再盖着锅盖,这些步骤重复三次后,就可以调至中火。如果再发现粥快溢出来时,赶紧揭开锅盖,用勺子推着搅拌,以防粘锅底,熬制成浓稠即可。呀!原来熬制腊八粥是如此简单。我一边搅锅一边哼起了小曲儿。

妈妈见我已掌握熬制腊八粥的方法,就去忙别的了。刚搅完锅,盖上透明锅盖,得意洋洋的我从厨房的小窗户看到外面有雾,赶紧跑到阳台上一边欣赏一边惊呼:“妈妈,外面雾蒙蒙的,像仙境一样。好漂亮啊!”“你把粥煮好了吗?”在打电脑的妈妈问我。这句话提醒了我,我一边往厨房跑去,一边听到“滋滋啦啦”的声音。“妈妈,不好了!粥溢出来了。”手忙脚乱的我赶紧把火关了,接着把锅盖揭开。还好,粥只溢出一小部分。妈妈走到身边告诉我,把冰糖放入锅中,再用小火熬制,不要再盖锅盖了,要站在锅旁边,专心搅锅底。有了教训,我再也不敢离开了,就不停地搅啊搅……

这锅腊八粥熬制两小时后,我看到粥越来越浓稠,色泽鲜艳,有点儿像煮熟的样子。我喊妈妈过来看,妈妈告诉我要盖着锅盖,关火焖一会儿就可以出锅了。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成功地熬制了一锅腊八粥。我高高兴兴地给爸爸妈妈各盛一碗,看着爸爸妈妈尝着我亲手熬制的又浓又甜的腊八粥,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与自豪感。

腊八粥小练笔写饺子(十)

饺子

说起饺子,我的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浓浓的美妙的感觉。做饺子呢,要用到肉馅、蔬菜、面团等材料,先把面团揉成一张圆圆的,小小的通体雪白雪白的面饼,然后用手轻轻地托起,用勺子挖一勺剁好的肉馅,轻轻地放在面饼中间,有时还在面饼边缘处粘上一圈水,就可以包了。大人们包饺子,规规矩矩,个个都像云朵一样,而老一辈人都喜欢包成金元宝的样子,还说吃下去可以来福添彩,小孩儿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包出来的饺子更是各个不一,有宇宙飞船,小花朵呀,甚至还有小猫小狗。

终于开锅了,随着一阵烟雾的升,饺子的香味也飘入了我们的鼻子里,单看着就想让人全部吃进嘴里,何况是大口大口的吃,大碗大碗的往嘴里倒呢!

虽然美食千千万,但都比不上亲手做的饺子,因为它包含着劳动的快乐。

童诗琴

腊八粥小练笔写饺子(十一)

饺子

罗奕柏

北方人特别爱吃饺子,提到饺子,让人立刻就想起家人团团围坐的那份温暖,尤其是除夕夜晚,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天,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画面啦!我最喜欢三鲜馅儿的饺子,韭菜、鸡蛋、虾仁儿聚合在白亮的话皮里,一个个包好的饺子像金元宝似的摆满了一面板。水开了,把他们下到锅中,这些白胖胖的饺子在热气腾腾的锅里争先恐后地冒出水面,让人垂涎欲滴,最后在蘸料的配合下,我的舌头就可以享受美味了!

每年除夕,我总会与爸爸妈妈一起到奶奶家包饺子。

除夕一大早,我在爷爷的切菜声中醒来。“爷爷,今年是不是还要做五盆饺子馅啊?”来到厨房,爷爷正切着菜板上的韭菜。“对啊。”笑着说。“每盆馅料的寓意都不同,芹菜馅寓意勤奋上进,韭菜馅寓意长长久久,白菜馅的寓意百年好合……一个都不能少呐。”爷爷边剁着菜,边给我一个一个介绍。另一边,奶奶找来面粉,开始和面。

中午,爷爷把馅料做好,奶奶把面和好,大家简单吃了一顿,稍作休息,便开始擀饺皮。我把面团搓成长条,切成小面团后交给奶奶。奶奶将面团压扁,一手拿擀面棍擀面饼,一手将面饼不停旋转。不一会儿,一张圆圆的饺子皮就擀好了。

我拿起一个饺子皮,用筷子挑一些韭菜馅放在面皮上,接着用手蘸一些水,涂在饺子皮的一周,将饺子皮对折,用大拇指按出褶子。一个饺子就做好了。奶奶还洗了几个硬币,包在饺子里,说是吃到硬币饺子的人来年能发大财。大家围做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包着饺子,有说有笑。不一会儿,饺子就全包好了。

吃完年夜饭,我边看春晚,边等待着零点的到来。今天,我一定要吃到那个带硬币的饺子!我在心中暗暗发誓,做好吃饺子的准备。

午夜零点,奶奶端出一盘煮好的饺子,我迫不及待的捏起一个饺子塞入口中,是韭菜馅的。韭菜的香味一下子溢满口腔,里面夹杂着淡淡的鸡蛋的香味,好吃极了。

晚上一点,桌上的饺子还剩不少,可大家都吃不下了。奶奶包了十个硬币,我竟然一个也没吃到,太可惜了……

包饺子,是全家人一起动手,不同分工,齐心合力的幸福时刻。吃饺子,是一家人个个狼吞虎咽,寻找硬币,祈求来年好运的快乐时刻。除夕这一天,一家人包饺子,求的也就是一个团圆,一个一家人聚在一起美好的时刻……

腊八粥小练笔写饺子(十二)

农历腊月初八,又到了吃腊八粥的时候了,小时候每到腊八,我们一家都会早早起来挑豆子。这不,今年外婆又捎给妈妈一袋豆子。

我们一家人围在桌子旁,各种豆子装在大盆里,挑豆子就是把坏豆子和石子挑出来,我和表姐们耐心地挑着豆子;大人们一边聊天,一边挑豆子;而弟弟妹妹们则一把一把的抓着豆子,豆子撒的满地都是。挑好了豆子,就要准备煮腊八粥的其他材料,有红枣、桂圆、大米、小米、糯米等,熬腊八粥时要大火烧开,小火慢熬才能熬出软烂的腊八粥。

熬的过程中,妈妈又做了第二道腊八美食——腊八蒜,把蒜剥皮后放入醋中,腌制两三天,蒜就会变成碧绿色。腌制过的醋蘸上饺子,再就着腊八蒜,真的别有一番风味。

随着锅里冒起的泡泡,我闻到了腊八粥的香气,手捧着一碗香喷喷的腊八粥,感觉幸福极了,喝上一口甜甜黏黏的,感觉让人爱不释手。而这小小一碗腊八粥,却蕴含着许多美好的祝愿。

现在超市里也有各种腊八粥材料包,也买来熬过,味道也可以,但却少了一份滋味,也缺少了那份温馨。

腊八粥小练笔写饺子(十三)

腌腊肉

李梓菡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聪明的中国人,很早就开始用二十四节气来记录春夏秋冬的变化。而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习俗,与这二十四节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吃也成了这些习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立春吃春卷,冬至吃饺子,小寒喝腊八粥。

在两湖地区冬至这天有个独特的习俗——腌腊肉。腌腊肉的习俗最早起源于公元前,客家先民从中原以南迁徙过来。那个时候是没有冰箱的,食物放在外面容易腐烂,于是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用盐来腌肉,这样可以延长肉的保鲜时间,过年杀的猪即使过完年以后,仍然有猪肉吃。我们家每年冬至这天也会腌腊肉。图片腌腊肉,肉的口感往往和肉的品质息息相关,所以肉的选择至关重要,必须要选用上好的土猪肉。这些土猪肉又必须选择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这样的食材,才可以做出美味。冬至这天买回来的食材,被外婆带进了厨房,她告诉我买来的五花肉是不用洗的,洗了更容易滋生细菌,直接切条就可以了。之后,外婆从柜子里拿出了盐、花椒和八角,将这些材料放入锅中翻炒3分钟过后,椒香味布满了厨房,香气扑鼻而来的。然后将炒好的香料均匀的涂抹在猪肉上,过十几分钟后加入高度白酒。外婆用它娴熟的手法,将准备腌制的猪肉盘成了圆圆的放进了沙缸内,然后用塑料袋盖住肉,用大米压在了肉上,第一部总算完成了。图片经过五到七天的腌制,终于可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了,将琥珀色的腊肉拿出用钩子穿好,再经过五天左右,晾干后就能吃了。

可是腊肉在制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人吃多了容易得癌症,所以腊肉再好也要谨慎食用啊!

虽然腊肉的腌制并不是很健康,但这一点也不影响这种习俗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因为这不仅仅是一种地方特色美食,更是寄托着远方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每年我们家也会给远在外地的大舅爷寄去腊肉。他总是会说,这才是家的味道。我想这应该就是习俗代代相传的原因吧。

腊八粥小练笔写饺子(十四)

油角

吴芷昕

从牙牙学语的婴儿,到背着书包的学生,再到提着公文包上班的大人,提到油角谁不是嘴里就生出一种甜甜的感觉呢?

在我们这边过春节前前后后都会包油角,我们家是在过年的前几个星期包的。在包油角的前一天,奶奶会先挑选好上好的面粉和已经做好的绿豆馅,提着袋十几斤的面粉已经是常有了。至于为什么只挑绿豆馅呢,因为奶奶觉得红豆馅特别柴,干巴巴的不好吃,后来才换成绿豆馅。你以为把面粉和豆馅买回来这一天的任务就完成了吗?不不不,要做的事还多着呢!这个时候奶奶正拿个大锅在炒豆馅呢,在包油角时一定要用炒好的豆馅来包,光是这炒馅就要费大半天时间,若不注意火候和翻炒速度糊掉可就整锅都没用了!

到了第二天,奶奶会邀请三姑婆,四姑婆还有四姨婆过来帮忙。一般这天是从上忙到下。开始包的时候,爷爷在厨房和面粉,我们在饭桌上捞豆馅,豆馅和白砂糖捞在一起,就像金子里掺了少许的水晶,一闪一闪的。

油角做法比较特别,它的封口处不会像包子那样,团起来不会像饺子那么普通,不会像云吞那样抓成一堆,油角上面捏着一个个像小牙一样的东西,看起来像扎了辫子的小姑娘,下锅炸时像口里鼓了气一样胀起来,炸好时油花在上面呲呲地冒泡,油角被炸成金黄色,一掰开里面则是满满的绿豆馅,咬一口,好似在吃脆皮糖饺一样,外面的面粉在嘴里咯吱响,豆馅却慢慢化在嘴里。它会让你吃完一个忍不住继续吃,这种绝世美味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尝出来!

腊八粥小练笔写饺子(十五)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还没过年呢,我就嚷着要吃饺子,“今天是腊八节,我们吃腊八粥好吗?”我点了点头,口水顺着下颚流了下来……

太阳公公揉了揉眼睛,慢悠悠的从“床上”爬起来,只露个小眼睛俯视地上的一切。“咕噜咕噜”,是锅里的粥开了,妈妈将桂圆,核桃,红枣,银耳等放到锅里,锅里不停的冒着泡,干果也一上一下的浮着,很享受的样子。“咕”泡泡怎么没了?妈妈一手把锅盖盖上,一手又关掉火,“妈,不是好了吗?为啥还要焖?”“再焖一会会使干果更软。”我搬来小板凳一动不动地盯着锅,期待快点到时间,10分钟,20分钟……“叮”半个小时终于到了,我伸手去开锅盖,大团大团的热气直朝我脸上扑来,我赶紧把妈妈叫来,妈妈又把开关拧开,蓝色的火抱住了锅,我满脸诧异“不是……”话还没说完,妈妈就已经坐到了沙发上,我是空欢喜一场,锅里的小泡又一次沸腾了起来,像是在说话“别失望别失望。”我长舒一口气,又坐回凳子上,一声不吭的望着锅,小泡咕噜咕噜地叫着,干果也来回翻滚着,怎么看怎么像在玩耍:大大的锅就像是一个大的蹦蹦床,小泡先蹦,一下两下,蹦的干果一上一下的,然后是干果蹦,干果沉重的身体无法蹦起来,于是它们开始来回翻滚。隐隐约约还有一阵阵笑声传来,原来那不是笑声,而是手机响了,我关上火,恋恋不舍的盖上盖子,等啊等,时间的闸门貌似被关上了一样。“孟响!到点了,把火打开。”妈妈的命令来了,我照着做,把火拧开,蓝色的火再一次抱住了锅。“咕噜”锅里的小泡终于沸腾了起来“米,干果,腊八粥”我不停的念叨着,然后呢“盖上盖子,煮一个小时,然后放红糖别放太多昂!”耶斯,终于等到这一步了,我备好碗筷,又坐回了凳子上

太阳公公已经升起一竿子高了,鸟儿站在高高的树枝上,叫着人们起床“诶呦,快到点了”我默默说着,腊八粥马上就能到我嘴里了

我搓搓手,等待手机的“叮”……,白色的瓷碗,侧面印着几朵蓝色的花,碗里是热腾腾的腊八粥几颗红枣紧紧地挨在一起,核桃安逸地躺着,那些小的豆子微微探出头来,观察着周围。我用汤匙轻轻地在碗四周划了几下,然后舀一勺放到嘴里“嗯!”,甜意瞬间包住了我的心,银耳在齿间“吱吱”作响,汤粘粘的,咽下去,粘住了嘴角,心里美滋滋的。

腊八是粥,更是节,腊八节是不尽的相思味道。日子,是每年重复的节气链接,生活,是这节气中的浓浓的思念和幸福的守候涂抹的,多少的牵挂和不舍,回忆和感动,在这思乡的粥里缓缓流动。

腊八粥小练笔写饺子(十六)

陆羽晰

初学会蹦蹦跳跳,调皮捣蛋的小孩子,品学兼优的大孩子,脸上满是岁月的刻痕的老孩子,提到饺子,谁不是心里就立刻生出一丝丝温暖呢。把面粉和水合拢来,揉成一个铅球似的面团,揉好后让它在一旁休息一会儿。接下来开始剁馅了,妈妈一手一把菜刀,一双无影手飞速交替剁肉,富有节奏感的剁肉声传遍了整个家,好似演奏着狂欢曲。把剁好的肉馅和白菜抱团粘在一起,在再揉好饺子皮,饺子皮就是肉馅的保护障,时时刻刻保护着肉馅,绝不让肉馅跑出来。一个个饺子排列整齐,有序的跳入锅里,饺子在翻滚的水花中像淘气的孩子上下翻腾着。热乎乎的饺子还没上桌就已经被我塞进嘴里一个,我张开嘴,手在一旁扇风,饺子在我嘴里动来动去,过了一会才凉了点。现在桌上的饺子所剩无几了,最后几个被我狼吞虎咽的塞进嘴里,吃完了还意犹未尽…

腊八粥小练笔写饺子(十七)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一听到饺子,我立刻就开始馋嘴流口水。

把剁好的韭菜、肉沫搅拌到一起,撒上一层盐,再用姜丝、酱油、香油、鸡蛋等调和一下,就成了馅儿。饺子没成,那特殊的饺子馅儿香已经让人直流口水了。

破五一大早,我就兴奋地在家里上蹿下跳,一想到早饭要吃香喷喷的饺子,我就急着催奶奶:“饺子包好了吗?”

“快了,快了,再等等。”

“那还要等多久呀?”

“大概还要包十几个呢!”

“十几个。”我嘟囔着,心里更急了:这还要等多久呀?虽说是不多,可我是一刻也等不及了呀!

进进出出,时不时看一眼盆里的肉馅儿,越看越馋,索性嚷道:“奶奶,等会儿饺子煮好后,我要吃30个,爸爸吃20个,他不爱吃韭菜馅儿的饺子,别的人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好。你多吃点儿!”说着,奶奶将最后一个饺子包好了,放到案板上。那饺子圆鼓鼓的,像个白胖胖的小子。

听见锅里的水在喘气,我立马就飞跑着来到案板前,迫不及待地问道:“奶奶,现在是不是可以下饺子了?”

“是呀!”说罢,奶奶忙着开始往锅里下饺子。

看着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韭菜馅儿饺子活跃地跳进锅里,我不禁又开始馋起来,口水连咽了好几次。自我感觉一下子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不一会儿,香气飘进了鼻孔。早饭做好了,窗外的鞭炮也越发脆响了。奶奶将一大盘饺子端进餐厅,又为我呈上调好的醋汁。饺子宴在热腾腾的香味里开始了。

一阵狼吞虎咽过后,那盘子里的饺子很快变少了,我舒舒服服地拍拍肚皮,打一个饱嗝,心满意足。此时的盘里,只剩下了三五个饺子。

奶奶看我和爷爷吃得香,也满意地笑了。

接着,一家人乐乐呵呵下楼走步消食去……

韭菜盒子

渭滨区宝桥小学六年一班常艺萱

从上幼儿园开始,一提起妈妈烙的韭菜盒子,我的嘴里就流口水生,然后咽几口唾沫。妈妈把面粉和成面团儿,用酵母发好,擀成两个大圆饼,再把菜籽油,韭菜,鸡蛋,香油等食物,混合搅拌成馅儿,用圆面片裹起来,封口。闻闻那油香味,就够我咽两三口唾沫的了,何况后面是大口大口地吃。

我住在菇家庄,妈妈常常变着法子给我做好吃的。那天乐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进进出出厨房好几回。看到一大盘面,还有绿油油的韭菜。妈妈“啪嗒啪嗒”地把韭菜切成碎粒,倒上金黄金黄的菜籽油,撒上盐、胡椒粉,搅和半天,拌成馅儿,挖上半勺,倒在面饼上,抹匀,用另一个圆面饼盖上去,手掌摊开,压平整,封口,就等着锅里抹的一层油冒了热气儿,盖上去,用文火烙。不一会儿,厨房了飘来了菜油的香。妈妈手指点着大韭菜饼转几个圈儿,锅里发出“呲呲”的声音。

“妈妈,妈妈,要等多久……”

“快了!不过,等你爷爷奶奶来了才能吃。”

“那我肚子饿了。”我急得都要哭了。"

“饿了,也得等到你爷爷奶奶来了才能吃,我们要孝敬长辈。”

“妈,等一下我要吃3个大的,弟弟只能吃一个小的,爷爷奶奶各吃一个大的,还要再留点儿,等我明天一早上学时吃。”

妈妈一边忙一边含笑点头。“噗……”锅里再次响起喘息的声音。

我回过头,又听到“嘶……”的声音。

半小时后,我的肚子吃得饱饱的,以往很受欢迎的火腿肠却没一个人吃了。那油香油香的非菜盒子,吃得我满嘴流油,连手都变得油腻腻的了……

腊八粥小练笔写饺子(十八)

张善茜

在外地生活打拼的青年,每天努力学习的学生,住在高楼大厦的老板一提到饺子,谁不是脸上就立刻浮现出了独属于家的幸福感?把萝卜、大葱、韭菜、五花肉等混在一块,随手扔点调料,而后盖上布,先让他休息一会儿。过不了多久,面与水的组合又在铁盆里绽放开来,木头棍子一转,一个个精美而小巧的饺子就跳去“泡温泉”了,煮上一会儿,就可以完美出锅了。

今儿个我也动手包了几个形状丑陋的饺子,妈妈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一把夺过我手里的饺子皮,瞟了我一眼,又开始唠叨起来:“包饺子要把皮擀得边薄里厚,饺子馅要放的适当,要包的严实……”我开通大脑左耳朵进右耳出,眼睛死死的盯着盆里的饺子,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数着饺子的个数。

“妈,你咋包的那么慢呀!”其实妈妈包的挺快的饺子一会儿就堆成小山了。又听得妈妈反问道“饿了?”我顿觉阳光灿烂,觉得很有可能可以先吃几个饺子垫垫肚子,没想到呜呜……妈妈她竟然说让我饿着!

我盯着我妈楞了2秒生气地说,“哼!哼哼”!我一会要吃8个!不!9个饺子,作为让我等这么久的补偿,再加两个还有刚才你还,还,反正再加两个,我吃13个!妈,行不?“妈妈头也不回地对我说:“去写作业吧”。

我不想写却又无可奈何,作业根本写不到心里,干脆手撑着脑袋开始想象饺子们现在的遭遇:现在应该已经入了锅,小巧的饺子在沸水里翻滚,溅出一道道美丽的浪花。原本纯白色的饺子在水姑娘的帮助下变得清澈,透明,隐隐的透出里面粉红色的肉馅来;有的饺子应该已经煮破了,饺子里的肉汁,油花浮在水面上,让透明的饺子汤上若隐若现的闪出金光。

我忍不住跑到厨房去妈妈刚好要出门买“老醋”,看我出来了交代让我把饺子看好,就匆匆走出门去了。

我听着锅里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似是水姑娘与小饺子们玩得十分愉快。“嘀嗒,嘀嗒“,时间1秒秒过去,我掐着点儿,得嘞,时间到了,我急忙掀开锅盖,看见一个个晶莹剔透的饺子正在欢快的游戏,破了皮的饺子为汤添加了几分色彩。只是,只是这饺子汤,为什么偏白呢?忽然看到菜板上的大把大把的面粉。我知道了,原是面粉放撒多了。

虽说面粉洒多了让饺子汤变得清淡许多,但却没有饺子粘锅,洗锅可简单得多。妈妈回来后,当一颗颗小巧而精美的饺子,蘸上“老年陈醋“,那绝对是人间一大美味。

晚饭桌边呈现出的是一幅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快乐的温馨画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