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教育理念——《朝花夕拾》读书报告
想起那浓密的“一”字胡须和发出凛冽光芒的深黑眼珠,我就马上想起了鲁迅先生。他穿着那一袭长衫,拿着一只烟斗的样子,让我久久不能忘怀。那略呈暗黄的脸,却透出了无限的活力。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了自己美丽自由的童年,又用巧妙的笔触写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种种陋习,讽刺了当时所谓的“正人君子”、“社会名流”、“名人名教授”之流。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鲁迅先生对于教育的超前观念,以及对封建社会对孩子思想方面遏制的反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十分重视儿童的教育。在《五猖会》中,父亲对于年幼鲁迅的不了解,强迫鲁迅看会之前背诵《鉴略》,让幼年鲁迅从开始的“急切、兴奋”变成了“痛苦的扫兴Www.0279.NeT”。文章不但写出了当时父亲的封建家长地位,还反映出了当时旧社会教育理念的死板。幼年鲁迅只能阅读很枯燥的“四书五经”,没有任何儿童喜爱的书籍,也无权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为了满足自己对新世界和未知事物的探索,孩子们只能看着书皮上的文曲星图片默默发呆。
父亲不了解儿童的心理,只盲目地让孩子背书,这代表了当时大部分家庭的所作所为。鲁迅先生认为,学习不能死板,要有新的活力,应当给予儿童有趣的书籍,来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要慢慢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不能扼杀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性。
用一杆笔唤醒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用一杆笔讽刺封建社会的种种恶行,用一杆笔回忆童年自由快乐的往昔,这就是《朝花夕拾》,这就是鲁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