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袁隆平作文600字

2023年5月22日,我国痛失了一位巨星,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他的去世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悲伤,更是遗憾。

袁隆平爷爷在1964年因为一次意外的发现,使他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二号,1975年研制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实验在中国是具有开创性的。但是世界上成功水稻杂交的是HenryHankB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但袁隆平爷爷在这个问题上也不断的钻研,最终也有了不少成就。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袁隆平爷爷,有一句话说:“我虽然是大年纪,但是我还没有痴呆,我仍然要继续钻研!”这令我非常感动,袁隆平爷爷其实早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可袁隆平爷爷没有放弃,坚持要研究出杂交水稻,这些都起源于19世纪中国一度闹饥荒,光河南就有上百万人因为饥荒而饿死,袁隆平爷爷那个时候虽然还小但那颗种子早已在他心里萌发,才使得1964年袁隆平爷爷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其实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生真的很幸福,以前的人吃上一口饭都不容易,而我们现在有肉有营养的蔬菜,还有新鲜的水果,更有甜甜的牛奶,都是因为国家的科技的发展。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少年儿童,虽然不能像袁隆平爷爷那样做出如此伟大的壮举,但是我们最起码能做到不浪费食物,不浪费每一粒米,从我做起!

虽然袁隆平爷爷不幸离去,但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荡漾着,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一定要像袁隆平爷爷一样,做一个爱国为国做出奉献的人!

篇二:致敬袁隆平作文600字

田芳菲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这一长串的荣誉都属于一个人——袁隆平爷爷。

除了这些成就,袁隆平爷爷还获得了11项国际大奖,连续当选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我猜,你肯定会疑惑,他怎么会获得这么大的成就呢?

袁隆平爷爷在中国率先开展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发育战略,解决了两系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2023年九月,“湘江两优900”(超优千号)在试验田内亩产1490。02公斤,创世界亩产记录。在这里,袁隆平爷爷占了一大部分功劳。在袁隆平爷爷和各位农学家的努力下,中国走出了“马尔萨斯陷阱”,粮食比人口增长快得多。

由于袁隆平爷爷的突出贡献,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史密特——CCP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你想想,袁隆平爷爷的贡献对于中国来说有多重要?能让天上的星星都有他的名字!

袁隆平爷爷在学术上一丝不苟、精于钻研,可他在生活中却是一位风趣幽默、和蔼可亲的老人。他下棋、打排球、拉小提琴、游泳样样在行。他最爱听的歌是《红梅花儿开》和《红色娘子军》,一听就是两个多小时,每次都高兴的像个孩子。袁隆平爷爷还会拿自己的钱给同事们发奖金,几百元、几千元、几万元……他还开玩笑说:“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我们要学习袁隆平爷爷一丝不苟、勇攀高峰、坚持不懈的精神,成为新时代优秀的少先队员!

篇三:致敬袁隆平作文600字

那一天,袁爷爷走了

朱雨然

“知道吗,袁隆平院士去世了!”

“不可能,早上不是刚辟谣吗?”我不以为然地反驳好友。

打开手机想告诉她是谣言,却当场愣住,映入眼帘的赫然是几个黑色大字“袁隆平去世”。

我连忙点进去翻看,直到看见央视新闻报道“5月22日下午1时07分,袁隆平院士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我才确信。

袁爷爷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一生成就数不胜数。

我记得看过采访袁爷爷的一段视频,记者问他是不是特别害怕老百姓吃不上饭的场景重现,袁爷爷听完,悠悠地回答了四个字“不可能了”。这短短四字,字字千钧。与他曾说过的另一句“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样掷地有声。我们要感谢袁爷爷,感谢他让这“不可能”成为现实。

沧海一粟花恨少,华夏粮食此无忧。当运送袁爷爷遗体的灵车缓缓从医院驶出,闻讯而来的百姓们,跟着灵车跑着,哭着,喊着,送袁老最后一程。路两旁的汽车不约而同地停下,自行让出一条道,司机们静静地坐在车里,集体鸣笛致敬。

这一幕不禁让我想起《有的人》中一句话,“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人民永远记住他。”是的,袁爷爷始终把老百姓吃饱饭的问题放在心上,一辈子在水稻试验田里耕耘,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你看,老百姓自发地从四面八方赶来,送别袁爷爷。

禾下乘凉一梦去,海内丰谷万世存。

袁爷爷是去向先前的国家领导人汇报工作了,向他们描绘今日之中国——老百姓衣食无忧,国家繁荣昌盛。

篇四:致敬袁隆平作文600字

5月22日,一位年龄高达91岁的爷爷去世了。他,就是我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上午时,微博官博号散布了虚假信息,只因袁爷爷去了医院,就为了蹭热度说袁爷爷去世了。但当下午一点半时再次看到这个信息时,我不知道是应该怎么办,手足无措。

袁隆平爷爷一直有两个梦,第一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高产更高产的梦。爷爷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爷爷始终都还在努力追求着他的两个梦。

袁爷爷说:“年纪大没关系,但是自己还没有痴呆,今后要向1300公斤冲刺。”爷爷最大的梦想就是把这个饭碗牢牢的端在中国人的手中。

为什么要立下这个梦呢?他1930年出生,那时很多人还吃不上饭,每天都要忍饥挨饿。“我真的见过满大街饿死人的情景”——于是,袁爷爷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农业。袁爷爷从一开始就把让更多人吃上饭作为自己的终身理想。

他在研究杂交水稻这十几年,他经历了失败,经历了人为破坏,经历了外界的质疑,也经历过田间山野的极端气候。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袁爷爷31岁的那一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了。这一年,也是中国杂交水稻元年。

这几年袁隆平爷爷也拯救了几千万人吃饭的问题。袁爷爷的梦想之路从未停过,袁爷爷他一生奋斗在田野。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杂交水稻产量甚至达到了1100公斤。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就在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时代的楷模、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华民族的拓荒人——袁隆平爷爷,与世长辞了,享年91岁。这是一代巨星陨落,但民族的梁永生。

我们要永远记住袁爷爷,能让十几万人吃上饭的袁爷爷。我们也一定要原爷爷那种精神,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冲向目标而努力!

篇五:致敬袁隆平作文600字

陈牧渊

记得在袁老去世那天的上午,我在虎扑上看到一条新闻:说是袁老去世的消息属于谣言,他本人在医院里但是身体状况不太好。下面一条评论:“这真是一个好消息。”我心中莫名地有一股踏实的感觉,看到袁老还活着,我也非常开心。

刚吃完中饭,妈妈对我说:“袁老先生去世了。”我想都没想,不以为然地回了一句“谣言”。但当妈妈把手机递给我看时,我便发现我错了。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发布了袁老去世的消息,打开虎扑,热榜第一写着的便是“袁隆平院士确认逝世。”一时间,疑惑,震惊,悲伤的心情涌上心头。明明在上午还是谣言,怎么现在就变成真的了?一想到这么一位伟人就这么活生生地走了,心里就堵得慌。

我的脑海中,浮现的满是袁老在稻田里辛勤工作的画面。小时候听到袁老的事迹,感觉他像个神仙,每隔几年就能让水稻不断地增产增收。只要有他在,咱们的粮食就永远也吃不完。长大了才发现,杂交稻产量一次又一次的飞跃都是袁老以及科研团队用一次次的实验和一滴滴汗水换来的。世界上没有什么神仙,有的只是像袁老那样,为了国计民生,为了让全国人民端好饭碗而不懈奋斗的科学家们。

袁老九十岁生日时曾说过他要奋斗到一百岁,他说这话的时候,我并没想到他会在不远的将来离我们而去。如今,袁老仙去,但他的精神将会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他所开创的杂交水稻事业不懈奋斗。

端在手里的饭碗,现在显得有些沉重。这里面装的不仅仅是米饭,还有袁老想让全国人民吃饱饭的一颗朴素而至诚的心。端好手中的饭碗,吃光每一碗饭,就是对袁老最好的致敬和缅怀。

篇六:致敬袁隆平作文600字

他这一生

户鹏博

他,外貌普通,但他多才多艺,会英语、游泳、拉小提琴……不过,最重要的是,他像风中的芦苇一样,坚强不屈,百折不挠。

钱,打乱不了他前进的步伐;别人的嘲笑,打退不了他坚定的思想;恶意的破坏,更比不上他奔跑的速度。

有一年,我们国家粮食不足,民众大乱,都产生了惊慌的心理,饿死的不计其数,国家很是不安宁。这一切都被袁隆平爷爷看在了眼里,他想:假如能培育出一种产量特别高的水稻,让大家都吃上饭,该多好啊!我想:他这种心忧天下,博大襟怀的精神,真让我佩服!

有了想法之后,便开始仔细地钻研。过了一阵儿,他终于有了点儿希望,找起了雄性不育株。在十四万株水稻中找一株,毫无疑问是大海捞针,可困难仍没有击退他。他手拿放大镜,在骄阳似火的天气下,在茫茫无尽的稻田里,去观察,去寻找,他先观察每一个花蕊上的雄蕊上有没有花粉,再上下抖一抖,判断是否正确才确定,再仔细的研究。就这样躬耕田野,脚踏实地寻找着,最后,终于寻找出了六株。

他有了想要的线索,又进一步地进行研究,加快了进度。

可有一天早晨,袁隆平爷爷来到田边一看,完了,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水稻被人拔了。他大喊道:“谁干的!这也是生命啊!”之后往水里一拍,溅他一身水,垂头丧气地走了。

他失望地转到海南,又一次种上了水稻,跟同伴们精心培养。终于,一种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被培养出来了,让更多的老百姓吃上了饭……

他这一生,就这样无私地奉献着。

“喜看稻菽千里浪,最是风流袁隆平。”我们要学习他的远大理想,有过硬的本领,做一个有使命担当的时代新人。

篇七:致敬袁隆平作文600字

张绮宸

袁隆平爷爷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我们的榜样。

袁隆平爷爷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会士,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还是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袁隆平爷爷曾经说过:“一粒小小的粮食既能绊倒一个大国,同样也能使一个大国进步。”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粮食对人民对国家是多么重要,如果没有杂交水稻,我们会怎么样?

在一次采访中,袁隆平爷爷提到了他做的两个梦,分别是“禾下乘凉梦”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在梦中,袁隆平爷爷与助手一同在稻下乘凉,禾穗如同葡萄一样硕大!

2023年9月8日,袁隆平爷爷获得了“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23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爷爷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2023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还为袁隆平爷爷授予了“共和国勋章”。

贾庆林评价袁隆平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

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也评价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爷爷一生不畏艰难,呕心沥血,甘于奉献,苦苦追求,解决中国人的粮食问题,为中国人做出了重大贡献。袁隆平爷爷,感谢您,我们爱您!

篇八:致敬袁隆平作文600字

在2023年5月22日下午1:07,湖南长沙的一个街道上,一辆灵车从医院里缓缓驶出,上站满了许多人,他们有的哭泣,有的献花圈,还有的再说:“袁爷爷,一路走好!看到这个画面,我不仅想到了袁爷爷的一些事情。

袁爷爷是我们全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研究出来的水稻数量多而且重量大,以保证让种植水稻的国家仅能解决温饱。但是在以前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却不是这样。

记得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当时的中国十分贫穷,解决温饱都十分的困难。因为当时的粮食十分难种,一亩地一年的收成不到300斤。一家人一年的收成在300斤,远远不能让家人们吃饱。

但是当袁隆平爷爷开始研究水稻之后,我们新中国的温饱问题是成功解决了!袁隆平爷爷在1961年7月的一天,在农田里发现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杂交水稻,于是开始了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就开始全身投入发明杂交水稻的实验中,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中先后发明了第一二种杂交水稻,产量不下100吨左右。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中国的温饱问题是成功解决了。

但是发明了第二代杂交水稻之后,袁隆平并没有停下来,开始发明了第三代,在后来的的几年中,袁隆平的团队不怕艰难,终于发明出了第三代杂交水稻,产量是接达到几千吨。

在袁隆平爷爷七八十岁的时候他还说要把杂交水稻搞到几万吨,他还说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把杂交水稻带到世界的梦想。

现在我体会到了粮食来的十分不容易,所以我要好好的珍惜粮食,不去浪费粮食,好好去吃我们身边的每一顿饭。

篇九:致敬袁隆平作文600字

2023年5月22日下午13:07,一个不幸的消息,在湖南长沙的某一所医院内传出,杂交水稻之父一袁隆平袁爷爷去世了,享年91岁,他是我们真正的英雄,向英雄致敬。

下午,我了解了袁爷爷的瓶身,背景,心愿,以及写的一首令人眼泪直流的诗,它就像一位英雄用了一生的时间研究杂交水稻,直到晚年才成功。他研发的杂交水稻,让我们中国几亿难民都吃上了粮食,我会在因食物不足而被饿死了。

1911年,袁爷爷出生了,直到1930年,19岁考上大学,看到许多人都因饥饿而死,雄心壮志的袁爷爷便选择了农业这条不归路。2023年,袁爷爷的杂交水稻试验田已经穿了15吨杂交水稻,并颁布了奖项。

袁爷爷曾在几次演讲上说明并解释了自己的心愿,袁爷爷的第一个心愿就是能够希望让全国人民不再因为粮食问题而担忧。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袁爷爷,您已经完美的做到了。

第二个心愿则是想法杂交水稻发展的重点发展到国外,这样的话,全世界人们都不会因为粮食而发愁。据我所知,现在袁爷爷的杂交水稻已经在美国等几个国家实行的大面积种植,现在在不远的将来,全世界人们都不会再次挨饿了。

一句妈妈,让我眼中的泪水喷发,一句我多想,让我眼旁泛起阵阵泪花。

在这个富足的时代,年少的我们并没有挨过饿,吃过苦,所以我们就了解不了袁爷爷的艰辛。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珍惜粮食,也是也是对袁爷爷在天之灵的一丝安慰。

可谓是天下乘凉梦一梦竹一声啊!我们要永远纪念他,怀念他,告别我们真正的英雄,去致敬,才会理解到袁爷爷是多么的高尚,多么的伟大。

篇十:致敬袁隆平作文600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题记

“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随着稻香河流一起奔跑……”我循环播放着这首歌曲,眼泪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袁爷爷和蔼可亲的笑脸在我的脑海中时隐时现,正是因为有你,今天才如此美丽!

1960年饥荒彻底爆发,许多人饿得面黄肌瘦。树皮,草根,被人们一扫而空,饿急了人们把皮带绳子煮软吃掉也不在少数,发生了易子而食的事。有不计其数的中华儿女倒在这片土地上,饥荒的魔鬼带走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民。

那年您是一名教师,本改手握粉笔等待桃李遍布天下。可您忧国忧民,毅然决定挑起为“让全国人民吃饱饭”担子,开始种植培育稻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稻种换了一批又一批,可仍没有让您满意的水稻,而您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反而更加努力。

可能是因为您这十年如一日的精神感动了老天吧,有一天,您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子。它肥嘟嘟的,稻粒粒粒分明,活像一个年画上的胖娃娃。您哟,笑得像个孩子合不拢嘴。后来您昼夜不分,拼命的研究稻谷,好像与死神赛跑,从死神手中再夺出几条鲜活的生命。最终,您成功研究出了人工杂交水稻。

您说,您有两个愿望,一个是让全世界人吃饱饭,一个是能在禾下乘凉。为了满足您的愿望,国家破例为您颁发了无证驾驶证书,好方便您去观察水稻。可是悲剧还是会发生,2023年5月23日,您永远离开了我们……噩耗像瘟疫传遍了全世界,人人悲痛欲绝!

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播撒智慧,收获富足,您奉献了生命,让我们吃饱了饭菜,您用生命感化着全世界。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袁爷爷,因为有您,今天世界才如此美丽,我宁愿相信是天上闹饥荒了,天上需要您。袁爷爷,一路走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