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萤夜读的诗句诗意 囊萤夜读的整首诗的意思

  囊萤夜读的诗句诗意,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典内容。欢迎大家学习参考,如果觉得不错,一定要记得收藏保存,避免以后找不到了,下面为具体内容。

  囊萤夜读的诗句诗意 1

  1、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同学们,《凿壁偷光》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匡衡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亮,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一个洞以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

  3、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自己解决生字:

  4、点名读,齐读。

  5、预设交流

  6、正确朗读《铁杵成针》,认读“卒”,会写“逢卒”2个字。

  7、释题:“铁杵”是什么意思?“铁杵成针”又是什么意思呢?(“铁杵”,是“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的意思。“铁杵成针”就是把铁棒磨成绣花针的意思。

  8、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9、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0、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1、同桌互相讲故事。

  12、学会故事中的生字新词,了解故事的内容。

  13、导入: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它们有的庄重严肃,有的机智幽默,而且大多数的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有趣的成语故事,大家想不想看?这个成语故事的名字叫做“铁杵成针”。(板书课题:铁杵成针)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去观看。

  14、全班汇报。

  15、积累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

  16、李白是唐朝非常著名的大诗人,可他小时候却非常的顽劣,成绩并不好,是什么事情让李白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变得勤奋好学起来呢?课件。出示思考题。

  17、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读书的人有很多,我们再来看看下一个故事,边看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古人读书很勤奋?

  18、认读“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囊萤夜读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等词语。

  19、正确、流利地朗读《囊萤夜读》,认读“恭、勤、焉”3个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0、这个故事就是《囊萤夜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个小故事。(板书:囊萤夜读)

  囊萤夜读的诗句诗意 2

  21、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三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2、理解文本,探究交流。

  23、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24、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5、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出示:

  26、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可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27、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8、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29、指导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

  30、认读“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囊萤夜读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等词语。

  31、正确、流利地朗读《囊萤夜读》,认读“恭、勤、焉”3个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32、这个故事就是《囊萤夜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个小故事。

  33、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三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4、理解文本,探究交流。

  35、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36、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7、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出示:

  38、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可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39、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40、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囊萤夜读的诗句诗意 3

  41、指导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

  42、学习成语故事《铁杵成针》,理解成语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43、出示阅读提示,指名读要求

  44、看图猜成语,说意思。

  45、导入

  46、学生观看视频《铁杵成针》。(思考:是什么事情让李白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变得勤奋好学起来呢?)

  47、学生观看视频《悬梁刺股》,指名回答。

  48、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49、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50、这是一篇文言文。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51、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52、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

  53、读写训练,朗读全文

  54、学习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5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铁杵成针》这个故事?

  56、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57、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弃”是“放弃”的意思,“之”在文中指“老婆婆”;“还”是回去,到学校去的意思。

  58、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能轻言放弃,要坚持就会成功。)(板书:不轻言放弃,坚持就会成功)

  59、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又少,能做到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就已经很不容易。教学中把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教学中我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其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60、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囊萤夜读的诗句诗意 4

  61、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62、这是一篇文言文。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63、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64、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

  65、读写训练,朗读全文

  66、学习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67、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铁杵成针》这个故事?

  68、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69、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弃”是“放弃”的意思,“之”在文中指“老婆婆”;“还”是回去,到学校去的意思。

  70、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能轻言放弃,要坚持就会成功。)(板书:不轻言放弃,坚持就会成功)

  71、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又少,能做到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就已经很不容易。教学中把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教学中我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其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72、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

  73、欣赏故事。

  74、成语计算题。

  75、同学们,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谁来说说看。(指名学生自由回答)

  76、指名学生回答。

  77、小结:面对学习,古人从来不懈怠,《悬梁刺股》的故事在三字经中也有记录了。

  78、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79、探究学习,体会其中的道理。

  80、补充文言文知识:文言文人们通常说古文。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他们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去传承民族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

  囊萤夜读的诗句诗意 5

  81、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拿笔划分节奏。

  82、从以上词语的解释中,理解了词语,找出文中描写车胤动作的词语,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车胤什么品质?

  83、师:课文虽然很短,但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学生动笔写感受。然后交流。)

  84、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85、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86、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87、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88、“铁杵磨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89、在教学中我还注意了以下问题:

  90、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91、探究学习,体会其中的道理。

  92、补充文言文知识:文言文人们通常说古文。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他们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去传承民族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

  93、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拿笔划分节奏。

  94、从以上词语的解释中,理解了词语,找出文中描写车胤动作的词语,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车胤什么品质?

  95、师:课文虽然很短,但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学生动笔写感受。然后交流。)

  96、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97、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98、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99、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100、“铁杵磨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囊萤夜读的诗句诗意 6

  101、在教学中我还注意了以下问题:

  102、师: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后来人们把这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加以锤炼,便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中华语言文化的精华,背诵下我们积累的成语。)

  103、小组讨论交流。

  104、走进成语故事,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105、小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了解几个有关学习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

  106、小结。是呀“铁杵成针”的故事也是对他后期的学习影响很大。也从这个故事中,李白也明白了这个道理。

  107、师领读,生齐读。

  108、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109、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10、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1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112、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同学交流。

  113、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文。(生齐读课文。)

  114、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则文言文《囊萤夜读》,了解了关于“热爱读书”的一段佳话。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则文言文《铁杵成针》。(板书课题:铁杵成针)齐读课题。

  115、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16、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117、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118、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19、在这课的教学中,我还有意地传授了一点儿文言文知识,以后对孩子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120、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囊萤夜读的诗句诗意 7

  121、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22、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23、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124、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同学交流。

  125、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文。(生齐读课文。)

  126、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则文言文《囊萤夜读》,了解了关于“热爱读书”的一段佳话。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则文言文《铁杵成针》。(板书课题:铁杵成针)齐读课题。

  127、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28、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129、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130、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31、在这课的教学中,我还有意地传授了一点儿文言文知识,以后对孩子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132、学生起头,背诵成语接龙。(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积累更多的成语,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精神。)

  133、小组内先分工排练。

  134、了解有关学习的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的内涵。

  135、故事一《铁杵成针》

  136、故事二《悬梁刺股》

  137、板书设计

  138、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139、同学们,《凿壁偷光》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匡衡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亮,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一个洞以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

  140、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自己解决生字:

  141、点名读,齐读。

  142、预设交流

  143、正确朗读《铁杵成针》,认读“卒”,会写“逢卒”2个字。

  144、释题:“铁杵”是什么意思?“铁杵成针”又是什么意思呢?(“铁杵”,是“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的意思。“铁杵成针”就是把铁棒磨成绣花针的意思。

  145、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146、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47、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48、同桌互相讲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