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句精选汇总213句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孔子·励志·立志·论语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解释: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就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地方:选择他们的优点来提升自己,看到他们的缺点来修正自己。”

6、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7、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8、孔子·感恩父母·感恩·父母

9、孔子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10、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11、(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12、正能量·论语·古代·中国

1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14、学习·孔子·论语·诚信

15、(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7、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18、诚信·孔子·诚实守信·诚实

1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0、解释:把辛辛苦苦学到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心里,勤奋的学习就不会感到厌烦,教导别人也不会倦怠,对于这样来说我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21、孔子语录: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22、孔子语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

23、(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2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5、(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26、(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27、孔子语录: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28、(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29、孔子语录: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30、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孔子的名句精选

3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2、(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3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34、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35、”老子:“那就索性放弃吧,名爵者,公器也,不可久居。”

36、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37、(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38、解释:三个人在一起走路一定有一个人是我的老师,我们可以把好的东西学到,然后把不好的东西改掉

39、孔子语录: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40、(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41、(《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42、(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43、(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44、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45、时间·孔子·惜时·论语

46、(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47、孔子语录: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孔子《论语》

48、(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49、哈哈,这是我看到最好笑的题目了。孔子跑官要官十四年,连叛十二国君主。为了当官,他连自己鄙视的乱臣都想勾结,他哪来的“忠”?

50、孔子语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51、(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52、(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53、学习·孔子·坚持·勤奋

54、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55、——孔子

56、孔子语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57、孔子·论语·国学

58、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5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孔子的名句精选

61、孔子语录: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6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3、(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64、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65、孔子语录: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6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6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6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0、孔子语录: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71、民无信不立。

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3、孔子:“可丘毕竟不能像葫芦一样挂在门楣上无用于世。”

74、诚信·孔子·诚实·诚实守信

75、孔子语录: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76、(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77、孔子·论语·生命·中国

78、孔子语录: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7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8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2、孔子语录: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83、(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84、(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8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6、孔子语录: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8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88、孔子语录: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89、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90、孔子语录: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孔子的名句精选

9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92、(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9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96、(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97、孔子语录: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

9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9、(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100、(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10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2、孔子的名言精选原文:

103、解释:孔子学习名言我教给你了很多的知识,如果你学会了知道了就是知道了,如果你没有学会不知道那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智慧

104、孔子·论语·学习·勤奋

105、老子:“那就不要在意天下的误解吧,富人赠人以金,我没有金子,就送你这几句话吧。”

106、孔子语录: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107、“因材施教”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这是孔子在教育上的主张之一。“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108、孔子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109、我们看看事例吧。孔子在《论语》中曾先后多次赞颂伯夷、叔齐,评价伯夷、叔齐“古之贤人也”,“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并评价夷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似乎很想学习伯夷、叔齐宁死不事二主的高风亮节。但是——

110、孔子·论语·父爱·亲情

111、孔子说:仲由啊,我教给你的,你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112、解释:学习的时候不能光一味的学习新的东西,我们要经常的复习下学过的东西,这样做才是非常开心快乐的事情

113、孔子·理想·论语·法律

1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5、孔子语录: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116、(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17、(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118、(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119、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120、孔子语录: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孔子的名句精选

121、(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122、《论语为政篇》中

123、公山弗扰是鲁大夫季氏的家臣,当是时费邑宰,他反叛自己的主人,这是不符合孔子的伦理观的。

12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125、这种回答近乎狡辩,实在是太苍白了。按照他的这种说法,可以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只要我自己坚持自己的东西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我不跟用我的坏人同流合污就行了,这实在是有些有悖于他的学说,谁能相信他的这一套理论呢,给自己到坏人那儿做官找这样貌似有理、实则很糊涂的理由。如果他生在抗战时期,日本人给他官做,他也会为日本人卖命的!不过他的后裔替他圆了这个汉奸梦,当国人在流血抗战时,孔家后人宴请日军共度新年,还拍照留念。

126、孔子语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127、(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28、孔子·中国·正能量·论语

12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30、(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13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132、老子:“孔丘啊,当今之世王纲失序,礼乐纷乱,你还要推行礼乐仁义吗?”

133、(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134、孔子语录: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135、孔子·文明·礼貌·礼仪

136、(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37、孔子·论语·道德修养·诚信

138、(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139、在这章经文中,孔子阐明了对待学习的态度,反映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他认为,知道的就说知道,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140、孔子·论语

141、(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42、解释:一味的学习不懂得思考的人会变得僵硬,只会思考不懂得学习的人会落后与别人

143、(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14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5、(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146、(《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14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148、孔子语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14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5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的名句精选

15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5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53、(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154、不学礼,无以立。

15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56、解释:去复习旧的东西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新的道理,这样以来你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157、孔子语录: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158、《论语》六则

159、孔子语录: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160、(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161、(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162、孔子语录: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163、《春秋》相传是孔子编纂的,他对《诗》(即《诗经》)做过整理工作,记载孔子事迹的书有《论语》《孔子家语》等

164、孔子语录: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165、孔子语录: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166、孔子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167、(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168、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说明他在少年时期就立志向学,胸怀远大抱负和理想,并终身为之奋斗和努力。

169、孔子:“先生微言大义,吾道一以贯之,先生的道是大道无形,不限于世间万物,而我的道则只在人间。”

17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71、(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72、虽然因为战乱,他没能去成。但由此可以看出,一旦听说有人请他做官,孔子所有的坚持都可以为之退避了,这是很荒唐的,与他自己的理论背道而驰。

173、“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树立了远大志向之后还要勇敢面对千磨万击。

174、如孟子所言:“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也”,志连着气,志向坚定了就要一鼓作气去实现目标,有了浩然志气才能屹立于天地之间。

175、(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17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77、孔子语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178、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179、(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180、在《论语》的另一则里,晋大夫赵简子的家臣佛肸请孔子,孔子又要去,又是子路这样劝说孔子:“从前我听老师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品德高尚的人是不会去的。’如今佛肸盘踞在中牟邑谋反,您却要去,怎么能说得过去呢?”孔子是这样回答的:“是的,我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但是,你应该想一想,最坚硬的东西,能够因磨损而变薄吗?肯定是磨不薄的。最洁白的东西,能够用颜色把它染黑吗?肯定是染不黑的。我难道是匏瓜吗?哪里能够只是被悬挂着而不让人食用呢?”

孔子的名句精选

18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2、儒家还讲究“持志”,即确立志向之后要坚定不移,持之以恒,不能彷徨不定,时过志迁。

183、喜欢知识的人不如爱知识的人,爱知识的人不如以知识为乐的人

184、孔子语录:《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185、孔子语录:《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186、孔子:“丘惭愧,一无所成。

187、孔子·论语·宽容·正能量

188、孔子语录: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189、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9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9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92、(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193、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19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195、孔子语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196、孔子:“苛政猛于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言必行,行必果

197、“因材施教”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这是孔子在教育上的主张之一。“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198、孔子·学习·论语·勤奋学习

19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01、言必信,行必果。

202、孔子语录: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203、所以孔子才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坚定的志向是高贵人格的尊严所在。

204、(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20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06、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207、公山弗扰占据费邑,起兵造反,反叛季氏,他招请孔子去帮忙。孔子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兴奋的坐不住了,就准备去,他的高足子路很不乐意,说道:“没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氏那里呢?”孔子说:“那个叫我去的人,难道是白白叫我去吗?假如有人用我,我将使周文王、武王的德政在东方再度兴起啊!”

208、孔子语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209、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210、过去的一切就好像这流水一样,每天不分昼夜的流动着

孔子的名句精选

211、老子:“无用,安知不是大用,弱则生,柔则存,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上善若水啊。”

212、(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21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