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诗歌精选102句

1、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2、唐代杜牧《泊秦淮》

3、晚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4、年代初期以徐志摩、闻一多等为代表的“新月派”。

5、在人类浩瀚的旗海中,

6、铭刻在近代中图的扉页

7、诗歌流派:

8、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北岛、杨炼、多多、顾城、江河、舒婷等为代表的“朦胧诗群”。

9、世纪初以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为代表的“尝试派”。

10、可以看到

11、腰上佩带的羽箭已长期凋零,只叹未到燕然山刻石记功名。想我老夫尚能横越那大沙漠,诸位何至于新亭落泪空悲鸣。

12、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周伦佑等为代表的“非非诗群”。

13、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14、带着不甘的目光

15、世纪初以陈昂、刘懿为代表的春草派诗歌。

16、关于五四“勿忘国耻”的诗:

17、宋代李清照《夏日绝句》

18、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19、冲破天际

20、我要用呐喊,

21、开遍了田野

22、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23、五四时期,日本的短歌、俳句和印度泰戈尔的《飞鸟集》,通过译介传入中国,产生影响。于是形成小诗派。

24、五四诗歌

25、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26、现代派——这一流派的诗歌成就较大,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深远。他们坚持“纯诗”的概念,主张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手法,重视诗的思维、情绪,但并不注重诗的音乐性和外在的格律形式。代表诗人有卞之琳、戴望舒、何其芳、废名、徐迟、林庚、金克木、玲君、施蛰存、路易士等。代表作品:卞之琳《断章》,戴望舒《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何其芳《预言》《花环》,废名《十二月十九夜》等。

2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8、世纪50年代以洛夫、张默和痖弦为代表的“创世纪诗群”。

29、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30、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31、让五四精神照亮前行!

32、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海子为代表的“神性写作”。

33、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34、我憎恨自己没有为了抗日事业而死,以至于今天感到如此的羞耻。

35、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韩东、于坚等为代表的“他们诗群”。

36、青春的热血

37、五四精神!

38、世纪30年代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

39、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40、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41、新月派——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写作。代表诗人是徐志摩、方令儒、朱湘、陈梦家、闻一多、林徽因等。代表作品:徐志摩《沙扬娜拉》《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静夜》,朱湘《采莲曲》等。

42、年,“五四运动”五周年,萧友梅写出了合唱《五四纪念爱国歌》,这是我国第一首以“五四”为题材的歌曲。萧友梅先生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是一位学贯中西的音乐家,是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他的不懈努力,为中国20世纪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肖友梅先生对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国第一个音乐学院的背景。意在缅怀前辈的事迹。激励我们为音乐教育事业而奋斗。

43、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4、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45、抗争的号角一旦吹响

46、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47、在浴火重生的阵痛中

48、始终闪烁着一面鲜明的旗帜,

49、近代吉鸿昌《就义诗》

50、那些在暗夜里不畏艰难、匍匐前进、寻找着光明未来的革命青年,

51、宋代陆游《夜泊水村》

52、世纪50年代以纪弦为代表的“现代派诗群”。

53、宋代陆游《示儿》

54、朝气蓬勃的人;

55、太多的苦难

5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57、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58、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59、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60、我的中国.

61、凤凰涅槃

62、湖畔派——因该流派诗人多聚集在西子湖畔而得名,是中国新诗最早的一个流派。爱情,是湖畔派吟唱的主要内容。代表诗人是冯雪峰、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等。代表作品:冯雪峰《伊在》《卖花少女》,汪静之《蕙的风》《我是死寂的海水》,应修人《含苞》,潘漠华《离家》等。

63、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64、这面旗帜里我们可以看到

65、贫病交加的中国

66、世纪40年代以穆旦、杜运燮、郑敏等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

67、年前后小诗盛行,主要作者除了冰心之外,还有宗白华、刘大白、刘半农、俞平伯、康白情、朱自清、沈尹默、郑振铎、王统照及湖畔派诗人,他们都写过小诗,但影响最大的是冰心,成为小诗派的代表诗人。

68、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69、压抑了太多的绝望与叹息

70、山河破碎,国难当头,国家都成了这样,我又何必珍惜我这颗头!

71、那是青春树立起来的旗帜;

72、年冬以后,很少再有小诗发表。小诗形式短小、精练,初创期的不少小诗包蕴有较深的哲理意味,并做到哲理与形象结合,情理交融,摆脱了概念化,大量运用疑问句式和设问句式,将新诗艺术推进了一步。

73、世纪初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五四派。

74、我虽有万死不辞的报国之志,却无奈双鬓巴自不能再转青。应牢牢记住常年江湖泊船处,卧闻寒州上新雁到来的叫声。

75、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76、为祖国富强、为民族振兴而作出的贡献,

77、宋代陆游《病起书怀》

78、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79、世纪50年代以覃子豪、钟鼎文和后起的余光中、罗门、蓉子为代表的“蓝星诗群”。

80、定然势不可挡

81、一代代优秀青年

82、向五四青年节敬礼

83、世纪30年代以以及以艾青、彭燕郊、牛汉、曾卓等为代表的“七月诗派”。

84、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85、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86、年代中期出现的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

8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8、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89、七月派——这一流派的诗人大多经历过人生的重大起落沉浮,深陷政治冤狱几十年,新时期得以“鲜花重放”,是跨越了三个时代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牛汉、艾青、罗洛、曾卓、绿原、鲁藜、彭燕郊、邹荻帆、胡风等。代表作品:牛汉《我的家》《半棵树》《华南虎》,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礁石》,邹荻帆《花与果实》《走向北方》,曾卓《栏杆与火》《悬崖边的树》,胡风《为祖国而歌》,绿原《惊蛰》,鲁藜《泥土》,彭燕郊《冬日》等。

90、五月的鲜花

91、用生命结束了战争,带来了和平。

92、小诗初起时,以其形式的短小精练、风格的含蓄隽永,给新诗坛带来新鲜感。一旦盛行,许多小诗艺术上缺乏锤炼,内容空洞、辞句粗劣、千篇一律、缺少创新,于是逐步淘汰。

93、清代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94、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95、满怀希望倔强的生长

96、九叶派——顾名思义由九位诗人组成。他们努力融合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现代诗歌的语言风格,追求诗歌的现实性、象征性和哲理性,注重诗人内心独特的感受。代表诗人有辛笛、陈敬容、郑敏、杜运燮、唐祈、穆旦、袁可嘉等。代表作品:陈敬容《珠和觅珠人》,穆旦《赞美》《森林之魅》等。

97、为踏循革命足迹、征服坎坷路途而付出的血与汗。

98、少年强则中国强

99、一代代热血青年

100、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101、象征派——早期现代诗歌的一个分支,更具有独立的象征主义特征。代表诗人是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胡也频、蓬子等。代表作品:王独清《但丁墓旁》,李金发《弃妇》《我背负了……》《里昂的车中》,胡也频《旷野》,穆木天《落花》《烟雨中》等。

102、由于小诗派不少作者脱离时代,诗作没有反映现实生活,艺术上直白浅露,最终导致它消亡。代表诗人和作品有冰心的《繁星》、《春水》,宗白华的《流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