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姓的由来

1、寿命最长的孙姓名人是孙思邈。孙思邈是隋唐时医药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少年时立志学医,钻研了古代的医书和其他书籍,成为医道很深的医药学家。长期在民间行医,采药制药,并广泛收集民间有效而简便的药方,编成《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二书。后人尊称他为“药王”。他活了101岁,生于581年,卒于682年。

2、孙乙是姬姓孙氏的得姓始祖,孙书是妫姓孙氏的得姓始祖。

3、名声最坏的孙姓名人是孙毓汶。他是清末山东济宁人,字莱山,咸丰时中进士,历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中日甲午战争时,极力赞同李鸿章对外妥协投降政策,力主批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895年因军机大臣翁同和的反对被免职。

4、孙姓由来已久,姓源众多,据史书记载,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孙姓在《百家姓》中排第3位,在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2位。

5、孙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姓、妫姓和姚姓、芈姓及改姓等。

6、周文王第八子姬叔先被封于康,后又移封于卫,故史称卫康叔。

7、孙姓来源有三1、出自姬姓,为卫国国君康叔的后代。拒《元和姓篡》所载,周文王弟8子康叔为卫国国君,其九世孙叫惠孙,惠孙有个孙子乙,字伍仲,伍仲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孙氏。因此他又叫孙仲。孙仲的子孙世居汲郡,是为河南孙氏。

8、最年轻的孙姓名人是孙继先。他们1926年出生,1947年牺牲。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班长、排长,19岁时就已经是闻名全军的战斗英雄,爆破英雄。

9、百家姓中孙氏源于姬姓。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封康叔於卫(今河南淇县),建立卫国。春秋时,他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卫武公。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名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姓孙。因此武仲乙又称孙乙,他的后代就以孙为姓。

10、孙姓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与陈胡公,春秋时期卫国的孙乙与齐国的孙书为得姓始祖。孙乙是姬姓孙氏的得姓始祖,孙书是妫姓孙氏的得姓始祖。

11、孙姓的来源主要有三支,分别出自姬姓、芈姓和妫姓。

12、孙姓的由来

13、新中国的第一个女导演艺术家是孙维世。孙维世是四川南溪人,革命烈士孙炳文之女。1937年到延安。1939年到苏联学习戏剧。建国后历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副院长、中央实验话剧院副院长、总导演等职,导演了许多中外优秀剧目。

14、孙姓,中华姓氏之一,东吴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姓、妫姓和姚姓、芈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

15、孙姓家族名人之最

16、孙姓的另一支出自于楚国孙叔敖之后。春秋初期,楚国君王蚡冒有个儿子叫蒍章,生子蒍叔柏,孙蒍贾伯,曾孙蒍艾猎,艾猎即孙叔敖。叔敖,蒍氏,名敖,字孙叔,又字艾猎,史称孙叔敖。孙叔敖任楚国令尹一职时政绩卓著,后人为了纪念他,便以他的字“孙叔”之中的“孙”为姓氏了。

17、孙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子姓、姬姓、妫姓、姚姓、芈姓、冒姓、荀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与陈胡公,春秋时期卫国的孙乙与齐国的孙书为得姓始祖。

18、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孙叔敖时楚国期思人,字孙叔,在他任楚令尹时,因教化民众,曾在期思开发水利有功,而深得楚人的拥护,其子孙便以他的字命氏,也称孙氏。

19、孙氏简介[孙氏属地]太原郡,今山西太原,《百家姓》中注居乐安郡,即今山东广饶县。[孙氏来历]孙姓来源有三支。最早的一支来源于西周皇族。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等书的记载,孙是一个以字为氏的姓。

20、正色持衡,良史传名于晋室(孙咸)。

21、孙姓的发源大致有三支。一支出于姬姓。周代卫康叔的八世孙卫武共有个儿子叫公子惠孙。惠孙的孙子以祖父的字命氏,称孙氏,另一支出于芈(mǐ)姓。楚君后代;艹为吕臣有个孙子叫艹为敖,字孙叔,是楚国著名的贤臣,他教化民众,开发水利,功绩卓著,深得楚人拥护。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字命氏,也称孙氏。还有一支出于田氏。陈厉公的儿子陈完避难逃到齐国,改称田氏。田完的大夫,因为伐莒有功,齐景公把他封到乐安,赐姓孙氏。孙姓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居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县),一说居乐安郡(今山东广饶县)。古时常把孙姓称为兵家大族。春秋时有著名的兵法家孙武,军事家孙膑。三国时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领兵用兵,在江东建立吴国,称帝59年。

22、一、来源有三

23、孙姓的第三个来源出自齐国的陈敬仲之后。陈敬仲是陈厉公的儿子,后逃难到齐国,并改姓田,其四世孙生子齐桓子,齐桓子的第二个儿子名书,字子占,任齐国大夫,因为讨伐莒国立了大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以乐安(今山东惠民)作为食邑,从此以后,其后代就以孙氏为姓。

24、出自妫姓。春秋时,陈(为周武王灭商后所封的妫姓国)厉公的儿子叫陈完,因事逃到齐国后,改姓田,田完的5世孙无宇次子田书,为齐国大夫,因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后来齐国内乱,孙书的后人出奔吴国。吴将孙武,其后也。是为山东孙氏。

25、我国民主革命最伟大的先行者是孙中山。孙中山,原名孙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人,是中华民国的创始人。1905年他在日本组织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他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1925年3月在北京病逝。

26、孙姓氏起源:出自姬姓,为卫国国君康叔的后代。拒《元和姓篡》所载,周文王弟8子康叔为卫国国君,其九世孙叫惠孙,惠孙有个孙子乙,字伍仲,伍仲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孙氏。因此他又叫孙仲。孙仲的子孙世居汲郡,是为河南孙氏。  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孙叔敖时楚国期思人,字孙叔,在他任楚令尹时,因教化民众,曾在期思开发水利有功,而深得楚人的拥护,其子孙便以他的字命氏,也称孙氏。  出自妫姓。春秋时,陈(为周武王灭商后所封的妫姓国)厉公的儿子叫陈完,因事逃到齐国后,改姓田,田完的5世孙无宇次子田书,为齐国大夫,因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后来齐国内乱,孙书的后人出奔吴国。吴将孙武,其后也。是为山东孙氏。聚集地:迁徙分布  出自姬姓的孙氏,世居汲郡。出自安乐的孙氏,至孙武时逃至吴国。其后裔一支留居太原,一支徙居清河,一支徙居汝州郏城。在唐代中原孙氏曾两次向福建移民。唐之前,孙氏世居河南陈留,唐僖宗时孙利定居于江西宁都,传至孙承事,迁居福建长汀河田。其后裔孙友松再迁至广东紫金县,其后孙殿朝又迁至翠亨村,孙殿朝既孙中山的高祖。他的孙子孙敬贤有三子:长子达成、次子学成、三子观成。达成娶妻杨夫人,生三子:长子德佑、次子德彰、三子德明。德明就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据有关资料记载,台湾的孙氏皆来自福建泉州,而泉州孙氏系唐末自光州迁入。孙氏不仅在国内分布相当广泛,而且海外不少国家也有不少华人。  台湾的孙氏,人数也不算少,名列五十,多散居在台湾各地,较多的是嘉义县。台湾的孙氏,皆来自福建泉州,而福建泉州的孙氏又来自河南光州。迁居台湾的孙氏先人,是唐朝末年五胡乱华时,由世居河南光州的孙姓,南徙迁闽,移居福建泉州东涑门。以后,孙氏子孙一部分迁居艮邑的嘉禾,一部移居台湾。目前,台湾的孙姓,皆是这支河南光州孙氏的后代。  堂号  "平治堂":因为孙叔敖把楚国治理得民富国强。  "乐安堂":因为田书伐莒有功,被封于乐安。  "富春堂":大军事家孙武带着自己的13篇兵法见吴王,吴王用他为将。他带兵西破强楚,北威齐、鲁,战功赫赫。吴王把他封到富春,因叫富春堂,和乐安堂同宗。  "映雪堂":晋朝时候御史大夫孙康,幼时家贫,买不起油点灯,冬天下了大雪,他在院子里映着雪光读书,终于成了大名。历史名人:孙 武:春秋末期伟大军事家,齐国人,应用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编撰成《孙子兵法》,成为当时乃至今后的战争具有指导意义的兵学盛典。  孙 膑:战国时期军事家,孙武后裔。受庞涓暗害,受膑刑,故称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孙仲谋:既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具有雄才大略,骁勇无比,后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说。  孙思邈:唐初著名的医学家,著有《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后人尊为药王。  孙阳:春秋时人,是最早在史书上出现的一位孙姓名人,因以善相马闻名,后世也就以"伯乐"两个字来表示一个人的知人之明

27、孙姓家族专用楹联

28、奇才搜藻,金声播誉于天台(孙淖)。

29、兵家之姓——孙姓

30、孙姓家族历来喜欢将下面3位族中名人及典型事迹嵌作楹联,以事彰扬。见到下面这些孙姓家族专用楹联,主人一定姓孙。

31、--------------------------------------------------------------------------------

32、二、迁徙分布出自姬姓的孙氏,世居汲郡。出自安乐的孙氏,至孙武时逃至吴国。其后裔一支留居太原,一支徙居清河,一支徙居汝州郏城。在唐代中原孙氏曾两次向福建移民。唐之前,孙氏世居河南陈留,唐僖宗时孙利定居于江西宁都,传至孙承事,迁居福建长汀河田。其后裔孙友松再迁至广东紫金县,其后孙殿朝又迁至翠亨村,孙殿朝既孙中山的高祖。他的孙子孙敬贤有三子:长子达成、次子学成、三子观成。达成娶妻杨夫人,生三子:长子德佑、次子德彰、三子德明。德明就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据有关资料记载,台湾的孙氏皆来自福建泉州,而泉州孙氏系唐末自光州迁入。孙氏不仅在国内分布相当广泛,而且海外不少国家也有不少华人。

33、出自姬姓,为卫国国君康叔的后代。拒《元和姓篡》所载,周文王弟8子康叔为卫国国君,其九世孙叫惠孙,惠孙有个孙子乙,字伍仲,伍仲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孙氏。因此他又叫孙仲。孙仲的子孙世居汲郡,是为河南孙氏。

34、这是孙姓最早的一支来源。

35、出自妫姓。春秋时,陈(为周武王灭商后所封的妫姓国)厉公的儿子叫陈完,因事逃到齐国后,改姓田,田完的5世孙无宇次子田书,为齐国大夫,因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

36、我国最早最杰出的军事家是孙武。孙武是春秋末年齐国人,常称孙子,后来因为避乱到了吴国。他将自己写的兵书献给吴王阖闾,被任命为将军,他率领吴兵攻破楚国,威震诸侯。他写的兵书—《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时期有关作战的经验,提示了一些战争的重要规律师,是我国最早最杰出的军事著作。

37、望出太原,芳传虞坡(孙阳)。

38、名声最大的孙姓女名人是孙晋芳。她生于是1955年,上海人,为我国著名排球运动员。

39、他的八世孙卫武公生惠孙,惠孙的孙子武仲为了纪念祖父,就以祖父的字为姓氏,即孙氏。

40、后来齐国内乱,孙书的后人出奔吴国。吴将孙武,其后也。是为山东孙氏。

41、孙姓,中华姓氏之一,东吴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姓、妫姓和姚姓、芈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与陈胡公,春秋时期卫国的孙乙与齐国的孙书为得姓始祖。

42、百家姓中孙氏源于姬姓,其始祖是周文王的九世孙惠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