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的诗句古诗优选好句70句
1、《贺新郎·惆怅秦淮路》宋王奕
2、旧院风流数顿杨,梨园往事泪沾赏。
3、满山松柏成林,林下缀以繁花,堤岸间种桃柳,湖中一片荷香。——颐和园对联玉泉流贯颐和园墙根:殿阁嵯峨接帝京,阿房当日苦经营。只今犹听宫墙水,耗尽民膏是此声。颐和园绣漪桥: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绣漪桥,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之最南端,亦名锣锅桥,为自水路进入颐和园的门户。联语表现的是绣漪桥周围妩媚诱人的景色。上联写日景:桥宛如一弯黛眉镶嵌在银白色的湖面上,水中倒映着碧绿的万寿山影。下联写月色:水波粼粼,在皎洁如玉的月亮照耀下,湖面荡漾着金色的清波。螺黛,画眉之墨,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此指黛眉。将桥喻作美人之黛眉,将倒映之青山说成是浮在水面的碧岫,笔墨传神。一丸与千叠相对,足见桥之娇巧与湖之浩瀚。联语文辞瑰丽,构思奇巧,意境瑰美,就如一幅苍润秀美的水墨画。颐和园宜芸馆道存斋:霏红花径和云扫;新绿瓜畦趁雨锄联语清新幽雅:落英缤纷,花径霏红如霞,云雾之中,有人轻轻打扫;瓜田菜地,一片新绿如玉,细雨湿润,有人慢慢锄草。霏红,彩霞般的红色。联语用词简练,“趁雨锄”扣紧“宜芸馆”的命名,表现了清新素雅的风格和主人闲适的心境。颐和园月波楼:一径竹荫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沙月波楼,在颐和嗣昆明.湖中韵南湖岛上。联语描绘竹林、花枝、沙滩在月色笼罩下的微妙变化,使楼的周围、远近充盈着一片迷蒙幽静的气氛,意境十分柔和淡雅。“月笼沙”三字出杜牧《夜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联扣月波楼名,甚切。颐和园十七孔桥: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回兰桨,影翻明月照还空十七孔桥,横跨于颐和园昆明湖的东堤和南湖岛间,桥由十七个孔券组成,长150米,为颐和园中最大石桥。上联写水上之桥,下联写桥下之水。石桥宛若卧在水上吹不断的彩虹;兰桨使水波回旋,划碎映于水面明亮清澈的月亮。照还空,指桥的十七孔.联语描绘水波、明月,水天一色,使这座颐和园内最大的石桥富于神韵和气派。颐和园谐趣园饮绿亭:云移溪树侵书幌;风送岩泉润墨池一一爱新觉罗·玄烨谐趣园系北京名园颐和园中之园,原名惠山园。饮绿亭为其中一水榭,曾名水乐园。本联构思奇丽:溪边树梢上一抹彩云飘逸而来,好像触及书房的帷帘;山泉随风流至,仿佛润湿了屋中的砚台。……好多好多,受字数限制,供参考。
4、清代:王士祯
5、王谢,就是当年王导、谢安这些名臣。他们支撑着东晋的天下。
6、杜牧《泊秦淮》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借古讽今,批判当时统治者沉迷声色,不理朝政,奢靡腐朽的生活。
7、细柳如丝烟雨裁,媚香楼上梦秦淮。
8、元代:徐再思
9、新歌细字写冰纨,小部君王带笑看。
10、乌衣巷口夕阳斜。
11、关于颐和园的诗词如下: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百鸟似江南。
12、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13、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14、宋代:苏轼
15、关于南京的古诗,28个字
16、空留萦梦桃花扇。
17、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
18、灯红绿酒无觅处,
19、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0、《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21、朱雀桥、乌衣巷都是南京的古地名,沿用至今,在夫子庙一带。东晋时期的高门大户大多住在这里。
22、傅寿清歌沙嫩箫,红牙紫玉夜相邀。
23、朱雀桥边野草花,
24、乌衣巷作者:刘禹锡[唐]
2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6、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27、秦淮的怀古诗,收集整理几首如下:
28、泊秦淮唐杜牧
29、念奴娇·登石头城元萨都剌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30、唐代:刘禹锡
31、千载秦淮呜咽水,不应仍恨孔都官。
32、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唐朝·杜牧
33、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春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秦淮词(明末清初钱仲驭)春波几尺浴鹣鹣,姊妹同舟笑语添。每到日斜箫管发,一时人尽卷珠帘。秦淮斗草篇明吴兆乐游苑内花初开,结绮楼前春早来。春色染山还染水,春光衔柳又衔梅。此时芳草萋萋长.秦淮女儿多闲想。闲想玉闺间,罗衣正试单。芳风入户吹帷动,巧鸟当窗揽梦残。因娇丽曰长干道,相戏相要斗芳草。芳草币初齐,茸茸没马蹄。芳草远如雾,望望迷人步。绿将黄不辨名,和烟和雾那知数。凤凰台上旧时基,燕雀湖边当日路。结伴踏春春可怜,花气衣香浑作烟。谁分迟迟独落后,谁能采采不争前。袅袅桑间路,佳期何暇顾。悠悠秦淮水,远道不暇思。空生谢客西堂梦,徒怨湘娥南浦离。未鸣鶗鴂先愁歇,乍啭仓庚正及时。正及时,先愁歇。密取畏人窥,疾行防藓滑。入深翠湿衣,缘高香袭袜。搴若将何为,束刍欲待谁。茜红犹胜颊,荑白却惭肌。薛荔裁衣安可被,菖蒲结带岂堪垂。盈掬盈襜罗众芳,蛾飞蝶绕满衣裳。兰皋借作争衡地,蕙畹翻为角敌场。分行花队逐,对垒叶旗张。花花非一色,叶叶两相当。君有麻与枲,妾有葛与藟。君有萧与艾,妾有蘅与芷。君有合欢枝,妾有相思子。君有拔心生,妾有断肠死。赢归若个中,输落阿谁里。相向无言转自愁,芳坰雨忽疑秋。别本辞根何倚托,倾青委绿满郊丘。虽残已受妍心惜,纵贱曾经纤手摘。芍药多情且自留,蘼芜有恨从教掷。人生宠爱几能终,人心安能采时同。萦愁结念寻归径,接佩连裙趁晚风。情知朽腐随泥滓,会化深萤入幕中。西河.金陵怀古次美成韵彭孙贻龙虎地,繁华六代犹记。红衣落尽,只洲前一双鹭起。秦淮日夜向东流,澄江如练无际。百门外,枯杙倚,楼船朽橛难系。石头城坏,有燕子衔泥故垒。倡家犹唱后庭花,清商子夜流水。卖花声过春满市,闹红楼烟月千里。春色岂关人世,任野棠无主,流莺成对,衔入临春故宫里。金陵行送余局官作者:王冕朝代:元李白题诗旧游处,桃花杨柳春无数。六代衣冠委草莱,千官事业随烟雾。大江西下秦淮流,石头寂寞围荒丘。原田每每尽禾黍,青山不掩诸公羞。高楼如天酒如海,触景令人生感慨。红堕香愁燕子飞,风流王谢今安在?我欲去寻朱雀桥,淡烟落日风萧萧。交疏结绮杳无迹,但见野草生新苗。小儿纷纷竞豪纵,区区割据成何用?芙蓉水冷燕支消,千古繁华同一梦。伤今吊古如之何?头上岁月空蹉跎。君行喜有丝五紽,宦情不似诗情多。江南故事可知否?白云霙霙变苍狗。休论平生锦机手,浩歌且醉金陵酒。
34、《秦淮杂诗》
35、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36、《金陵五题·石头城》
37、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年代:元作者:王冕《送王克敏之安丰录事》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圣上喜迎新进士,民间应得好官人。江花绕屋厅事近,烟树连城野趣真。所愿堂堂尽忠孝,毋劳滚滚役风尘。年代:唐作者:何扶《寄旧同年》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年代:宋作者:汪洙神童诗节选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大比因时举,乡书以类升。名题仙桂籍,天府快先登。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众英。萤窗新脱迹,雁塔早题名。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门三汲浪,平地一声雷。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玉殿传金榜,君恩与状头。英雄三百辈,随我步瀛洲。慷慨丈夫志,生当忠孝门。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宫殿岧嶢耸,街衢竞物华。风云今际会,千古帝王家。
38、应叹青光冷铁甲,还怜碧血染金钗。
39、到诗人写此诗时,这些辉煌都不再了。
40、秦淮河畔水潺潺,
41、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
4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3、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44、莫问万春圆旧事,朱门草没大功坊。
45、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46、当年赐第有辉光,开国中山异姓王。
47、旧时王谢堂前燕,
48、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
49、飞入寻常百姓家。
50、惆怅秦淮路。慨当年、商女谁家,几多年数。死去方知亡国恨,尚激起、浪花如语,应不危攥又谁省、此时情绪。云盖拥,翠阴午。
51、樽前白发谈天宝,零落人间脱十娘。
52、以下三首均为清代王士祯所做:
53、舞榭歌台声慢慢。
54、如唐杜牧《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元傅若金《金陵晚眺》诗:“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既是这等,且到秦淮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清戴名世《种树说》:“顷余侨居秦淮之上,而城之西北多有间旷之地,居民多种树为生。”
55、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作。是一首七言绝句共28个字。表达了作者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朱雀桥边野草丛生,原来,在这里居住的王谢两家早已无踪无影,这里早就成了寻常百姓的居所。
56、七律秦淮怀古
57、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8、折桂令·问秦淮
59、唐刘禹锡的《乌衣巷》
60、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61、昨夜渡江何处宿,望中疑是秦淮。月明谁起笛中哀。多情王谢女,相逐过江来。
62、桃花曲唱清风怨,画舫船装明月哀。
63、秦淮杂诗·其八
64、清代:孔尚任
65、人月圆·甘露怀古
66、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
67、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
68、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那声音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
69、十八桥下萧声里,仙子凌波款款来。
70、作者:顾晓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