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基础之狮子舞
民族舞基础之狮子舞
民族舞基础之狮子舞
狮子舞
我国舞狮子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仅仅有文字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在唐朝时期(公元618——公元907)狮子舞已被引入宫中,成为“燕乐”的一个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表演的时候会有140个人的合唱队,高唱“太平乐”以衬托气氛,当时宏大的规模可见一斑。
狮子舞分为两类:文狮、武狮。
文狮子一般是戏耍性的。擅长表演各种风趣喜人的动作,比如:挠痒痒、舔毛、抓耳挠腮、打滚、跳跃、戏球等等。
舞狮子则重在耍弄技巧。最普通的是踩球、过跷跷板、甚至要做武功性的表演,比如走梅花桩这样的高难动作。
经历了两千多年的狮子舞,各地都自成一派。少数民族也都有着不同风格的狮子舞。从南到北,远至西藏。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歌舞团、杂技团都把舞狮子作为传统节目来演出,并根据各行各业不同的特长进行加工、整理,成为我国舞蹈、杂技中的一个亮点。
1953年中国的狮子舞在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上荣获集体舞一等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