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与筷子的故事传说
第1篇:姜子牙与筷子的故事传说
传说姜子牙只会直钩钓鱼,其他事一件也不会干,所以十分穷困。他老婆实在无法跟他过苦日子,就想将他害死另嫁他人。
这天,姜子牙钓鱼又两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说:“你饿了吧?我给你烧好了肉,你快吃吧!”姜子牙确实饿了,就伸手去抓肉。窗外突然飞来一只鸟,啄了他一口。他疼得“啊呀”一声,肉没吃成,忙去赶鸟。当他第二次去拿肉时,鸟又啄他的手背。姜子牙犯疑了,鸟为什么两次啄我,难道这肉我吃不得?为了试鸟,他第三次去抓肉,这时鸟又来啄他。
姜子牙知道这是一只神乌,于是装着赶鸟一直追出门去,直追到一个无人的山坡上。神鸟栖在一枝丝竹上,呢喃鸣唱:“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可用手抓,夹肉就在我脚下……”姜子牙听了神鸟的指点,忙摘了两根细丝竹回到家中。这时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子牙于是将两根丝竹伸进碗中夹肉,突然看见丝竹咝咝地冒出一股股青*。姜子牙假装不知放毒之事,对老婆说:“肉怎么会冒*,难道有毒?”说着,姜子牙夹起肉就向老婆嘴里送。老婆脸都吓白了,忙逃出门去。
姜子牙明白这丝竹是神鸟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验出来,从此每餐都用两根丝竹进餐。此事传出后,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邻也纷纷学着用竹枝吃饭。后来效仿的人越来越多,用筷吃饭的习俗也就一代代传了下来。
这个传说显然是崇拜姜子牙的产物。与史料记载也不符。殷纣王时代已出现了象牙筷,姜子牙和殷纣王是同时代的人,既然纣王已经用上象牙筷,那姜子牙的丝竹筷也就谈不上什么发明创造了。不过有一点却是真实的,那就是商代南方以竹为筷。
姜子牙为啥叫“姜太公”
姜子牙,即吕尚,周初人。姓姜名望,字子牙,俗称姜太公。因祖先封于吕,所以叫吕尚。姜太公姜子牙是东海上(现今河南许昌,另一说法是安徽临泉姜寨)人士。在商朝时当过小官,商末民不聊生,纣王*年年,姜子牙辞官离开商都朝歌,隐居于蟠溪峡。并在磁泉边以长杆、短线、直勾、背身而钓的奇妙方式钓鱼。姜子牙隐居10年,当他83岁时,求贤心切的周文王再度到访,在文王诚意请求下,姜子牙被拜为司马,辅佐文王。因为周文王曾对姜子牙说:“您真是我的太公呀!”所以后人尊称姜子牙为姜太公、太公望。
第2篇:中*传说和筷子的典故
相传从前有座山,名叫常山。山上有座破庙,庙里住着个穷和尚。穷和尚每天下山化缘为生。
有次和尚得了疟疾,身上忽冷忽热,无钱医治,没过几天就瘦得皮包骨头。
有一天,和尚拖着病体下山化缘,他来到一家穷人门前。主人说:“我们也吃不上饭,刚煮了半锅野草根稀粥,谁吃了谁吐。你要是胃口好就吃吧。”和尚早就饿得头晕眼花,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气吃了两碗。奇怪的是和尚吃了这种野草根子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呕吐。
几天过去了,和尚的疟疾病一直没发作。和尚以为好了,挺高兴。可是,一个月后,他又发病了。和尚想:“上回吃了那种野草根煮的粥,病就不发作了,是不是那种草根能治疟疾呀?”他急忙去找那位施主,见面就问:“我上次在你家吃的那种草根,是在哪儿挖的呀?”
“那是我家不懂事的二呆子挖来的,有毒,一吃就吐。”
“让二呆子带我去行吗?我有用。”
二呆子是这家的儿子,看着有些傻气。他领着和尚上了山,找到一种开蓝花的野草,这种草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上还有锯齿。和尚挖了些回来,在庙里煮着吃了,第二天真没犯病。他又挖了许多,栽在庙前庙后的空地上。和尚一连吃了很多日子,疟疾病就这样除了根。
从此,和尚化缘时遇到疟疾病人,就用这种草根给他医治,治一个好一个。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说:“常山破庙里的和尚会治疟疾。”
一时间,方圆几十里内的人,都跑到破庙来求*。有的人还打听:“治疟疾的*草叫什么名字呀?”
和尚一想,这*草出在常山,就说:“叫它‘常山’吧!”
中医认为,常山味苦、*寒,主治伤寒引起的恶寒发热、温疟发热、鬼毒、胸中痰结、吐逆。
筷子习俗传佳话
筷子虽小,但在我国婚俗、礼俗、食俗中常唱主角。
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载:“龙身缩短,上骑一小孩,在堂前行绕一周,谓之麒麟送子。”解放前,常有扬州乡民到上海举着纸扎的麒麟挨户送子讨钱,见妇女吃饭即唱道:“小小牙筷七寸长,一头圆来一头方,少奶奶手里捧筷子,年底快生麒麟郎。”有时上海市民中不孕妇女会拔下麒麟头上的数根纸须。缠双筷子藏在枕头下,取“筷子”的谐音,以讨“筷(快)生贵子”的口*。
山东旧时流传认干亲的习俗。为便于孩子健康成长,婴儿一出世就拜干爹干娘,相传这样宝宝可消灾祛病。认干亲干儿三天之内不能吃自家的过年饺子,要吃只能由义父母送到家中。盛饺子必须用新碗,只有用新筷子吃干娘包的饺子,干儿子才能长得虎头虎脑、健壮无病,这种筷俗至今还在流传。康桥e家
湘黔雪峰山瑶族定情允婚时,宴请求婚初次登门的新婿,有多双筷子强制*塞入嘴巴的风俗。当岳父母招待送定情礼物的毛脚女婿酒宴后,女方的亲友、恭候多时的姑娘们立即手持竹筷蜂拥而上。有的抱腰、有的扯臂,然后另几个以筷子夹起一块块腊肉、一只只辣椒等,送进未来女婿的陪同后生嘴里。这种奇特的以筷撬嘴的习俗称“喜筷劝菜”。
三教九流指什么?
“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儒家者流、道家者流、*阳家者流、法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农家者流。流者,流派也。九流就是九流派学说(康桥e家)。
“三教”和“九流”的名称,在汉朝时并不含有贬义。自唐人撰《春秋谷粱序》中,把“九流”“异端”并列后,加之佛教、道教迷信日盛,后人就用“三教九流”来泛指社会上形形**、五花八门、各行各业各式人物,从此含有贬义了。
第3篇:筷子的传说教案
《筷子的传说》是个民间传说。课文介绍了传说中*人发明筷子的由来以及它的发展,还介绍了使用筷子的人数和区域。
一.教学要求
1.知道筷子是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年前发明使用的,知道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都喜欢用筷子吃饭,感受做一个*人的自豪。
2.会正确地拼读注音的字,能理解“传说、比赛、搅动”等词语的意思。
3.能运用本单元学到的默读方法边读边思考,自己读懂课文,并知道第2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4.找出有顿号的句子,初步了解顿号的用法,并试着将传说复述给家长听。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筷子的由来和传说。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筷子的由来。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平时吃饭要用哪些餐具?板书:筷子
“筷子”可以说是我们吃饭时常用的一种餐具。关于它,还有一个传说呢!同学们一定想了解吧。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2.理解“传说”的意思。(人们口头上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
二.初读课文
1.带着要求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音,读通课文。
(2)筷子是什么时候、什么国家的人发明的?
(3)传说中“筷子”是怎么来的?
(4)课文中说到的筷子有哪些种类?
(5)全世界使用筷子的人数有多少?他们大多生活在什么地方?
2.讨论交流。
(1)检查字词。重点:烫tang皇huang俩lia嫌xian
(2)分段读课文,回答问题。
三.学习第1、2段
1.朗读第1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a.用上“三千年前”“传说”“*人”“发明”“筷子”这几个词说一句话,要求不同于课文句式。
例:传说*人在三千年前发明了筷子。
传说*人是在三千年前发明筷子的。
传说是*人在三千年前发明了筷子。
传说筷子是*人在三千年前发明的。
筷子是*人在三千年前发明的,这是一个传说。
*人在三千年前发明了筷子,这是一个传说。
b.知道了筷子是*人在三千年前就发明了,你有什么感受?
c.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
2.默读第2段。边读边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讨论。
(1)这段共有几句话?哪几句话写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请你用上“先...接着...最后...”说说“快子”名称的由来。
再用上“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还因为...所以...”说说“快子”名称的由来。
(3)给“顺手”找近义词。
(4)朗读第2段。
3.感情朗读1、2两段。
四.作业练习
(1)渔夫喝稀饭不快,是因为()。
(2)一个渔夫得胜了,是因为()。
(3)渔夫把两根树枝起名叫“快子”,是因为()。
第2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知道顿号的作用;熟读课文,感受做一个*人的自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快子”的由来,那“快子”是如何成了“筷子”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筷子的传说》。
二.学习第3段
1.读通读熟第3段。
2.说说“快子”为什么成了“筷子”,想一想跟它的字形有什么关系。
3.填一填:筷子的种类很多,有()、()、()、()、()等。
4.课文中提到的筷子你见过吗?除了课文中讲到的筷子,你还知道有什么筷子?
5.讲解顿号的用法。(表示句中并列词或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想一想课文中“象牙筷”后面为什么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6.“嫌”是什么意思?想象皇帝会怎么嫌?
三.学习第4段
1.默读第4段。
2.朗读第1句话,说说明白了什么。指导读出自豪的感情。
3.找出课文中有“顿号”的句子,读一读。
4.出示以下词语进行语言转换训练:
使用筷子的人主要东方国家我国朝鲜日本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运用多种句式说话,并试着加上标点,说说为什么这样加。
5.朗读第4段。
四.回顾全文,指导复述。
1.说说学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请在课文中找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根据这些词语讲讲筷子的传说.
3.大声感情朗读全文。
五.作业练习
1.句子练习。
例:使用筷子的人大多生活在东方国家。
动物们喜欢生活在(?)。
(?)生活在海洋里。
(?)生活在(?)。
2.把筷子的传说讲给爸爸妈妈听。
[筷子的传说教案]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