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高考观后感
第1篇:纪录片高考观后感
纪录片高考观后感(一)
又逢六七八--观<高考>有感
乌云,暴雨。
似乎每逢高考,总会是这样低沉压抑的日子,像是考砸了也可以低下头来应景地抽泣,没关系,连天都为你叹息。
往年高考时,不知为何总会有些心悸,仿佛自己也幻化成考场上那一道眉头紧锁的身影。等到最后一天重幕落下了,也会不自觉地松开拳头,嘴角上扬。
而今年又有些不同罢,大概是真正成为高中生--一个高考预备队的成员了,才会觉得高考,真的,真的就离我那么近--明明自己还手忙脚乱错漏百出,再过700多天也是我上考场了。昨日熟见的学姐,日日定坐的教室,他们,就填满了我心心念念的神秘的高考图景。
难道高考,真的就这么简单么?
近日,cctv9播出了六集纪录片<高考>,从社会的不同横断面刻画了2023年的高考。里面的主人公不一而足,有"高考工厂"毛坦厂里苦苦复读的高四学生,有身处贫穷大山依旧成绩优异的少女,有随父母来到上海决意改变命运的"久牵"孩子,有随着留学大潮为sat日夜奔波的女孩,也有在*当下严峻的大环境里,还锐意改革的高校校长。
纪录片果真是个好东西,它没有感情,没有指向,只是最真实地反映不同的人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收获的体悟也各不相同。
最先给我深深震动的,是毛坦厂的孩子们。一个班近两百人在刺眼得发晕的白炽灯下埋头苦学,一张张麻木而呆滞的脸上写满了对制度的顺从。老师的教育没有人*,没有尊重,但对这些失去了第一次成为天之骄子机会的孩子而言,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同样,他们没有文化而敬畏高考的父母,更没有给他们选择的自由。正是所谓的最公正的高考门槛,才造就了这些最典型而最畸形的"*式教育"。
然而,还是有希望的吧?<高考>最突出的一点,是它的出发点是不同阶级不同境遇,而且它告诉我们底层劳苦*有烦恼,高处的新一代也在为更高的阶层奋斗、烦恼。最令人欣慰的是,它告诉我们阶级也是有流动*的,人生是可以因自己的选择而改变的。"久牵"孩子林兰兰只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在上海打工的家庭,但她抓住了老师给的机会,获取了uwc的录取通知书--要知道和她同样境遇的许多人只是草草读一个中专就外出打工。当她谈起人生,谈起未来时,脸上都在发着奇特的光芒。和第五集里从小接受英语浸泡,做好充分出国准备的女孩一样,即使出身贫寒,她也可以通过自己积极积极再积极的努力去到希冀的彼岸。这难道不是社会流动的最真实的体现吗?
个人最深的感受,还是再一次地感谢自己的幸运--我没有什么发了*的努力,顺风顺水地在这个小城成长,可以随心地了解这个世界,可以不把高考当作唯一的门槛。然而对于成千上万的一些阶层的孩子--原谅我用了这样一个残酷的说法,高考真的就是他们冲破人生境遇,竭力跳向上一个平台的阶梯。现在社会上常有"读书无用","取消高考"的论调,读来实觉很不可思议--当我们没有经历别人的人生时,又怎么知道这高考是如何改变千千万万家庭的命运呢?当然,没用什么是绝对的,高考失利,依旧可以快快乐乐地生活,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
只是,谁都知道,那些低着头从毛坦厂哭着走出去的孩子,大概这一辈子也就会像他们的父辈那样,永远地固定在脚下的位置了吧。
第2篇:《home》纪录片观后感
在这部影片里,我不仅感受到了摄影师对地球家园现状的不安及深切怜爱之情,还感受到了他那如天地般博大与宽广的胸怀。本来应该是一部充斥着批判和控诉的片子,但他却表现得异常冷静与平和,没有感
情的发泄,没有絮絮叨叨,有的只是陈列在我们眼前的真实画面和真实数据。电影展示了许多美景,如广阔的森林,无垠的平原,崎岖的山地,白茫茫的*川,和汹涌的瀑布(瀑布是在伊瓜苏瀑布拍的,非常壮观)。说句实话,我以前从没想象过地球原来是这么的美。可能是在城市憋得久了,只知道城市中的钢筋水泥。原来大自然是这么的美丽。可是,由于人类不断的破坏,大自然的美丽正在褪去。电影很直白地表现着自然被污浊的迹象。如乞力马扎罗山*川缩减,南极*原逐渐瓦解,大海上全是破碎的浮*。而工厂那些巨大的*囱则不断吐出污浊的*气,释放在空中,是这么的触目惊心! 工业*开始后人类发展发展的步伐也是越来越快,各个国家都在为自身的发展不断地索取资源,城市的扩张也是越来越快,于是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快,矿产的挖掘也是越来越快,树木倒下的也越来越多,而生物的死亡甚至灭绝,也是越来越快??自然已失去了她美丽的面貌。河流在断流,死海的海岸线又向后延伸;*川在溶解,喜马拉雅山的*川也已支撑不住;树木在倒下,亚马逊丛林的百年古木正被推土机推倒??时至今日,多少资源以被我们浪费,地球又还有哪些地方还没遭到人类的毒手!其实环境的污染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污染,也有人文环境的污染,电影不仅仅展示了自然被
污染,同时还展示了一些贫民区的情景,一样让人震撼与深思!拥挤的房屋,贫瘠的土地。"10亿人在饱受饥饿"看来不假。由于世界不停的发展,发展*家一味的求经济的发展,结果城市化是上去了,却是另类城市化。交通拥挤,贫民区依然破烂不堪。到处有人因为饮水肮脏和食物缺乏而死,而世界上也有人在浪费水,在浪费食物。 很多人都把这一现象归咎为人类发展的必要*,追求生活质量是人之天*的看法虽则荒谬,却因其强大的实利价值而为众多世人固守。其实,即便是眼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亦已饱受环境污染之苦。人们正在承受各种各样古怪疾病的折磨,这并不以富裕与贫困为界线。何况,任何稍有理*的人都会承认,一个人不可能只为自己活着。即使只为自己的后人考虑,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所谓生活质量而让后人们承受那污秽的水质、污浊的空气,以及因日益提升的海平面而不得不做[气候移民"。人们恢复理*,以头脑思考、而不再以感官思考,是时候了!自己的家园受了伤害如果还不去拯救,那么我们也都不配生活在地球上,那你只能承受自己的恶果,是生还是灭是由你自己掌控的!
每到这时候人类总是还抱着一份侥幸的心理:反正我又活不了这么长的时间,以后的事情我也参与不了,
现在该怎样就怎样吧,这便是最愚蠢、最自私的想法!我们关注环境不仅仅是为了当下我们自己的生存,更多的还是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传承我们的文化,这也是人类文明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