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安全知识
第1篇:应急救援安全知识
应急救援安全知识
一。选择题
1。<安全生产法>第六*条规定,(a)级以上地方各级**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县b。市c。省d。地区
2。在应急管理中,(c)阶段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并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a。预防b。准备c。响应d。恢复
3。(a)应急机构是整个应急救援系统的重心,主要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救援行动,为现场应急救援提供各种信息支持等。
a。应急救援中心b。应急救援专家组c。消防与抢险d。信息发布中心
4。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b)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尽可能、尽快地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害人员。
a。应急救援专家组b。消防与抢险c。医疗救治d。洗消去污组织
5。应急预案是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的反映,它的内容包括:
①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②事故发生前的各种应急准备③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恢复以及预案的管理与更新。以下那一个描述是正确的?(d)
a。只包含①b。包含①、②c。包含①、③d。包含①、②、③
6。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和通讯装备的使用,属于应急训练的(a)
a。基础培训与训练b。*训练c。战术训练d。其他训练
7。建立应急演练策划小组(或领导小组)是成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的关键,为了确保演练的成功,(a)人不得参与策划小组,更不能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
a。参演人员b。模拟人员c。评价人员d。观摩人员
8。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d)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构成。
a。属地为主b。公众动员c。法制基础d。分级响应
9。属地为主强调(a)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
a。安全第一b。第一反应c。以人为本d。第二反应
10。(b)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分级响应b。统一指挥c。公众动员机制d。以人为本
11。在高温场所,作业人员出现体温在39℃以上,突然昏倒,皮肤干热、无汗等症状,应该判定其为(b)。
a。感冒b。重症中暑c。中毒
12。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的第一步应该是(a)。
a。观察伤者有无意识b对出血部位进行包扎c。进行心脏按摩
13。在下列确认患者有无意识的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c)。
a。在患者耳边呼叫b轻轻拍打患者肩部c。用力敲打患者头部
14。以下(a)症状应判断为患者无呼吸?
a。胸部有起伏,但口鼻处感受不到空气进出
b。感到患者呼吸急促
c。感受患者口鼻处空气进出较弱
15。以下(a)方法不利于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
a。下颚向胸部靠近b。下颚抬高,头部后仰c。解开衣领、松开领带
16。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以下(c)表述是错误的?
a。吹气时,要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子
b。每次吹气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隙
c。每分钟吹气次数不得超过10次
17。进行心脏按摩时,应用(b)放在按压位置。
a。手背面b。手掌掌根部位c。手掌指端部位
18。对*进行心脏按摩时,*作人员肘部要伸直,用身体的力量将患者胸部向下按压约(b)厘米。
a。1~2b。3~5c。5~7
19。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时,在以下(c)情况下可以停止进行。
a。*作人员疲劳的b。患者有一定反应c。呼吸和心跳均得到充分恢复
20。以下物品中(a)不能用作止血带。
a。铁丝b。领带c。毛巾
21。搬运交通事故伤员,(c)是正确的?
a。随意搬抬伤员b。两人或多人抬伤员
c。首先固定伤者颈部,由4-5人同时平抬起伤者,使伤者脊椎姿势固定不动
22。发现人员触电,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b)。
a。呼叫救护人员b。切断电源或使伤者脱离电源c。进行人工呼吸
23。当被烧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应该是(a)。
a。以最快的速度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b。立即用嘴吹灼伤部位
c。包扎后去医院诊治
24。使冻伤人员的冻伤部位解冻时,应该用下述(b)方法?
a。火烤气b。不超过40℃的温水浸泡c。不低于50℃的热水浸泡
25。有异物刺人头部或胸部时,以下(c)急救方法不正确?
a。快速送往医院救治b。用毛巾等物将异物固定住,不让其乱动
c。马上拔出,进行止血
26。发生手指切断事故后,对断指处理下列方法中,(b)是正确的。
a。用水清洗断指后,与伤者一同送往医院
b。用纱布包好,放入清洁的塑料袋中,并将其放入低温环境中,与伤者一同送往医院
c。把断指放入盐水中,与伤者一同送往医院
27。头部发生创伤的人员,在接受医生检查前,采取下列急救措施中,(b)是不正确的。
a。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b。给伤者服止痛片止痛
c。运送途中应把伤者的头转向一侧,便于清除呕吐物
28。当有异物进入眼内,采用以下方法中,(a)不正确。
a。用手揉眼,把异物揉出来b。反复眨眼,用眼泪将异物冲出来
c。用清水冲洗眼睛
29误服强*后,以下方法中,(c)急救方法不正确。
a。口服牛奶或豆浆,并速送医院抢救
b。口服花生油,并速送医院抢救?
c。大量喝水,并速送医院抢救
30。发现煤气中毒人员,采取以下行动中,(a)急救方法是正确的。
a。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并将病人送到新鲜空气环境
b。在现场拨打电话求救c。在现场马上给伤员做人工呼吸
31。全国通用的医疗急救电话为(c)。
a。114b。122c。120
32。对于脊柱受伤的伤员,采取下列运送方法中,(c)搬运是正确的。
a。一人背负运送
b。二人抬运,一个抱头,一个抬腿
c。多人搬运,保持伤员身体平直,动作均衡
33。眼睛被消毒液灼伤后,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b)。
a。点眼*膏b。立即开大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c。马上到医院看急诊
34。浓硫*洒在皮肤上,应该采用下述(c)方法。
a。马上用水冲洗。b。去医院
c。用干净布或卫生纸将硫*粘下,并迅速用大量凉水冲洗皮肤
35。以下(c)出血最具危险*,如不及时处理将造成生命危险。
a。毛细血管出血b。静脉出血c。动脉出血
36。腹部创伤患者在医生诊治前,如其口渴应(c)。
a。可让其喝水b。可让其喝葡萄糖溶液c。可用水湿润其嘴
37。当身上的衣服烧着后,以下灭火方法中,(c)做法是正确的。
a。快速奔跑呼救b。用手扑打火焰c。就地打滚,压灭火焰
38。对胸壁有破口、肺部漏气的开放*气胸,以下方法中,(b)急救方法是正确的。
a。保持原状
b。用灭菌纱布趁胸腔内气体排出伤口时,迅速覆盖伤口,并包扎
c。对破口进行消毒
39。下列(a)情况不宜采用胸外心脏按摩。
a。心跳停止并有助骨骨折的b。触电后心跳停止的c。心肌梗塞病人
40。以下(a)急救措施对解救休克病人有作用。
a。掐"人中"穴(位)b。人工呼吸c。心脏按摩
41。以下(c)情况不宜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a。触电后停止呼吸的b。高处坠落后停止呼吸的c。硫化*中毒呼吸停止的
42。游泳时不慎溺水,救上岸首先要(b)急救。
a。控水b。保持溺水者呼吸道通畅,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c。检查溺水者有无外伤
43。以下(c)不是休克病人可能出现的症状。
a。脉搏微弱b。血压下降c。尿量增多
44。施行人工呼吸时,当患者出现极微弱的自然呼吸时,应(a)。
a。继续进行人工呼吸,且人工呼吸应与其自然呼吸的节律一致
b。继续进行人工呼吸,但人工呼吸应与其自然呼吸的节律相反
c。立即停止人工呼吸
45。毛细血管出血,应使用以下(a)进行止血。
a。普通包扎法b。指压包扎法c。对破口处进行消毒
46。以下(c)方法不是伤口包扎的目的。
a。止血b。减少细菌感染c。止痛
47。发生骨折后,应及时将断骨固定,固定时应保持(c)。
a。尽可能紧b。尽可能松c。松紧适当,以不影响血液流通为宜
48。搬运脊柱骨折患者,下列搬运工具中,(b)不宜使用。
a。床板b。软担架c。门板等长宽木板
49。物体刺入眼睛中,以下措施中,(a)急救方法不正确。
a。马上把刺入物拔出
b。用纸杯等物盖在眼睛上,保护眼睛不受碰触
c。送医院急救,途中尽量减少震动
50。对电击所至的心搏骤停病人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法,应该每分钟挤压(a)次。
a.60-80b.70-90c.80-l00
51。搬运脊椎骨折病人严禁使用软担架的原因是(a)。
a。使骨折加重,脊髓神经受损b。造成颈部损伤c。病人感到不舒服
52。重一点的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不少于(b)分钟。
a.20b.30c.40
53。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采取下列(b)方法?
a。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
b.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
c.用*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
54。*口对口人工呼吸每分钟应为(b)次。
a.10-12次b.16-18次c.18-24次
55。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d)。
a。触电的方式b。人体电阻的大小
c。触电电压的高低d。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施行紧急救护
56。避免手部皮肤接触有机溶剂,应采取(c)措施。
a.佩带胶皮手套b.使用金属容器来盛装溶剂
c.佩带胶皮手套及用防腐蚀金属容器盛装溶剂
57。工作现场发现有人受重伤时,现场人员首先应(c),临阵不乱。
a.带伤者到急救站
b.安慰伤者等待救援人员赶到
c.保持镇静,立即派人通知负责人及急救员
58。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采用(b)的方法。
a.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
b.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
c.用*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
59。下列(a)方法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a.个体防护b.隔离c.避难d.救援
60。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b)。
a。被人践踏b。窒息c。烧伤
61。以下几种逃生方法中,(c)是不正确的。
a。用湿毛巾捂着嘴巴和鼻子
b。弯着身子快速跑到安全地点
c。躲在床底下,等待消防人员救援
d。马上从最近的消防通道跑到安全地点。
62。发现人员触电时,应采取(b),使之脱离电源。
a.立即用手拉开触电人员
b.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
c.用铁棍拨开电源线
63。配电室的门必须向(c)开,以便发生事故时疏散。
a.内外两面b.内c.外
64。公园景区游船、客运索道、滑道遇有(a)时需停运。
a。4级风b。5级风c。6级风
65。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在场人员要(a)。
a。按顺序迅速撤离现场b。争先恐后逃跑c。围观看热闹。
66。有人散步时突然摔倒在地,呼吸心跳停止,在场人员应(a)。
a。就地将病人放在木板或地面上,进行心肺复苏,并向120呼救
b。立刻将病人送到附近医务室或医院
c。立即将病人抬到救护车上
二。填空题
1。发现患者无意识时,如果没有呼吸则应进行(人工呼吸),如果没有脉搏则要进行(心脏按摩)。
2。进行心脏按摩时,要注意保持好节奏,每分钟的按压速度一般为(80~100)次左右。
3。心跳停止、(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固定被称为死亡的三大特征。
4。发现急症患者后,应对患者进行体温、(脉搏)、血压及瞳孔的检查,以便初步判断病情。
5。对怀疑心跳停止的急诊病人,应检查(颈动脉),以判断心跳是否停止。
6。根据出血的颜*和状态可以判断出血的种类,如流出的血液呈暗红*,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则应该是(静脉出血)。
7。使人窒息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氧气)不足。
8。常用的用于包扎伤口的材料物品有(三角巾)、绷带、纱布等。
9。如果是上股受伤出血,应尽量把受伤部位置于高于(心脏)的位置,以减少出血。
10。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容易引发(中暑),所以在此环境中工作的人们应注意通风、补充淡盐水和控制劳动强度。
11。对溺水所致呼吸心跳骤停者,其紧急处理措施是:(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12。正常人的两眼瞳孔等大等圆,遇光亮会迅速(缩小),垂危病人,两幢孔可能不等大等圆,或对光线刺激无反应或反应迟钝。
13。下图所示为(避险处)的指示标志。
14。当人误食有毒食品时,应及时对其进行(催吐),如用手指轻碰病人
咽后壁,从而使其将胃内容物排出。
15。把溺水人员救上岸后,一是要迅速清除其口鼻内的污物,打开气道;二是要马上进行(控水),使溺水者呼吸道和肚子里的水排出来;同时根据其心跳与呼吸情况,决定是否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16。触电紧急救护法时,首先应进行(触电解救);然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三。判断题
1。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不能同时进行,必须先进行人工呼吸,再进行心脏按摩。(×,可以同时进行)
2。在选用止血方法时,不管是大出血,还是一般出血都应首先选用压止。(√)
3。冻伤患者急救时,可让患者多多喝酒。(×,不能让其多饮酒)
4。当有*子、木棒等物刺入腹部时,在急救时应立即拔除,然后再送往医院救治。(×,送医院前,不能冒然将异物拔出)
5。腹部受伤的患者,如果没有医生的许可,不要饮水和进食。(√)
6。对于骨折伤员,可以给其口服止痛片等,以减轻伤者的痛苦。(√)
7。煤气中毒是二氧化碳中毒,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人员死亡。(×,为一氧化碳中毒)
8。身上着火后,应迅速用灭火器灭火。(×,不能用灭火器灭火)
9。身上着火被熄灭后,应马上把粘在皮肤上的衣物脱下来。(×,不能急于将衣物脱下来)
10。在伤员急救过程中,如果医务人员有限,要分清主次,对危及生命的重大受伤首先处置,一般小伤放在后面处理。(√)
11。头部受伤并有脑组织流出时,应及时将脑组织送回脑内,并进行包扎。(×,不能将脑组织送回脑内,会造成感染,加重病情)
12。计算病人呼吸一般以一分钟为计算单位,并且一吸一呼应算作两次。(×,一吸一呼应算作一次)
13。进行人工呼吸前,应先清除患者口腔内的痰、血块和其他杂物等,以保*呼吸道通畅。(√)
14。在心脏停止跳动的1分钟内,可以叩击患者心前区,以恢复其心跳。(√)
15。高层楼着火后,楼上的人要马上乘电梯逃离。(×,火灾时,不能乘电梯)
16。对于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危急病人,要尽量避免在现场对其进行急救,而应及时去医院救治。(×,应尽可能进行现场急救,以争取进行医院救治的时间)
17。进行心脏按摩时,按压深度不能超过2厘米,否则会造成患者肋骨骨折。(×,一般应达到3~5厘米)
18。皮肤烧伤后如有水泡,应及时将水泡刺破,以利于其恢复。(×,一般不将其刺破)
19。创伤伤口内有玻璃碎片等大块异物时,到医院救治前,切勿擅自取出,以免使创伤加重,出血增加。(√)
20。长期困在黑暗中的人员,在救出重见光明前,应用灯光照*检查其双眼视力,以免失明。(×,长期处于黑暗中的人员不能一下子接触强光,否则会失明)
四。问答题
1。对重症中暑者,应如何急救?
答:对高温昏迷者,治疗以迅速降温为主,对循环衰竭或患热瘟孪者,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和防治休克为主。
2。拨打急救电话应该讲清的事项有哪些?
答:简要准确地讲清需要急救的确切地点、联系方法(如电话)、具体行走路线、伤害事故*质、病人症状和程度、现场情况等。
3。高处坠落如何处理?
答:(1)坠落在地的伤员,应初步检查伤情,不乱搬摇动,应立即呼叫救护车。
(2)采取救护措施,初步止血、包扎、固定。
(3)昏迷伤员要保持呼吸道畅通。
(4)怀疑脊柱骨折,按脊柱骨折的搬运原则。切忌一人抱胸,一人抱腿搬运;伤员上下担架应由3-4人分别抱住头、胸、臀、腿,保持动作一致平稳,避免脊柱弯曲扭动加重伤情
4.有人低压触电时怎么办?
答:先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再对伤者进行急救。
5.外伤的急救步骤是什么?
答:止血、包扎、固定,送医院。
6.电击伤如何切断电源
答:用木棍或其他绝缘物挑开病人身上的电线或电器,关闭总电源开关。
7。易发生地震的城市,市民家中应备防震包,包内应有什么?
答:手电、多功能小*、结实的绳子、矿泉水、饼干、罐头以及急救*品等。
8。遇到水灾,在洪水到达之前,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选择逃生的路线和要到达的目的地,避免路线太远。暴雨过后,不要徒步涉过水流很急、水深已过膝盖的小溪。
第2篇:应急救安全知识
应急救援安全知识
1。<安全生产法>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2。在应急管理中,响应阶段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并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3。应急救援中心应急机构是整个应急救援系统的重心,主要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救援行动,为现场应急救援提供各种信息支持等。
4。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消防与抢险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尽可能、尽快地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害人员。
5。应急预案是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的反映,它的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2)事故发生前的各种应急准备(3)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恢复以及预案的管理与更新。
6。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和通讯装备的使用,属于应急训练的基础培训与训练
7。建立应急演练策划小组(或领导小组)是成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的关键,为了确保演练的成功,参演人员不得参与策划小组,更不能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
8。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分级响应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构成。
9。属地为主强调安全第一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
10。统一指挥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11。在高温场所,作业人员出现体温在39℃以上,突然昏倒,皮肤干热、无汗等症状,应该判定其为重症中暑。
12。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的第一步应该是观察伤者有无意识。
13。确认患者有无意识的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用力敲打患者头部。
14。胸部有起伏,但口鼻处感受不到空气进出症状应判断为患者无呼吸
15。下颚向胸部靠近方法不利于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
16。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1)吹气时,要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子;(2)每次吹气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隙。
17。进行心脏按摩时,应用手掌掌根部位放在按压位置。
18。对*进行心脏按摩时,*作人员肘部要伸直,用身体的力量将患者胸部向下按压约3~5厘米。
19。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时,在呼吸和心跳均得到充分恢复情况下可以停止进行。
20。领带、毛巾能用作止血带。
21。搬运交通事故伤员,首先固定伤者颈部,由4-5人同时平抬起伤者,使伤者脊椎姿势固定不动
22。发现人员触电,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切断电源或使伤者脱离电源
23。当被烧伤时,以最快的速度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
24。使冻伤人员的冻伤部位解冻时,应该用不超过40℃的温水浸泡
25。有异物刺人头部或胸部时,(1)快速送往医院救治(2)用毛巾等物将异物固定住,不让其乱动
26。发生手指切断事故后,用纱布包好,放入清洁的塑料袋中,并将其放入低温环境中,与伤者一同送往医院
27。头部发生创伤的人员,在接受医生检查前:(1)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2)运送途中应把伤者的头转向一侧,便于清除呕吐物
28。当有异物进入眼内:(1)反复眨眼,用眼泪将异物冲出来(2)用清水冲洗眼睛29误服强*后,口服牛奶或豆浆,并速送医院抢救或口服花生油,并速送医院抢救
30。发现煤气中毒人员,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并将病人送到新鲜空气环境
31。全国通用的医疗急救电话为120。
32。对于脊柱受伤的伤员,采取多人搬运,保持伤员身体平直,动作均衡
33。眼睛被消毒液灼伤后,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立即开大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
34。浓硫*洒在皮肤上,应该用干净布或卫生纸将硫*粘下,并迅速用大量凉水冲洗皮肤
35。动脉出血最具危险*,如不及时处理将造成生命危险。
36。腹部创伤患者在医生诊治前,如其口渴可用水湿润其嘴
37。当身上的衣服烧着后,就地打滚,压灭火焰
38。对胸壁有破口、肺部漏气的开放*气胸,用灭菌纱布趁胸腔内气体排出伤口时,迅速覆盖伤口,并包扎。
39。心肌梗塞病人不宜采用胸外心脏按摩。
40。掐
41。硫化*中毒呼吸停止的不宜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42。游泳时不慎溺水,救上岸首先要保持溺水者呼吸道通畅,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急救。
43。脉搏微弱和血压下降是休克病人可能出现的症状。
44。施行人工呼吸时,当患者出现极微弱的自然呼吸时,应继续进行人工呼吸,且人工呼吸应与其自然呼吸的节律一致
45。毛细血管出血,应使用普通包扎法进行止血。
46。止血和减少细菌感染是伤口包扎的目的。
47。发生骨折后,应及时将断骨固定,固定时应保持松紧适当,以不影响血液流通为宜
48。搬运脊柱骨折患者,下列搬运工具中,软担架不宜使用。
49。物体刺入眼睛中,(1)用纸杯等物盖在眼睛上,保护眼睛不受碰触
(2)送医院急救,途中尽量减少震动
50。对电击所至的心搏骤停病人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法,应该每分钟挤压60-80次。
51。搬运脊椎骨折病人严禁使用软担架的原因是使骨折加重,脊髓神经受损
52。重一点的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不少于30分钟。
53。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
54。*口对口人工呼吸每分钟应为16-18次。
55。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施行紧急救护
56。避免手部皮肤接触有机溶剂,应佩带胶皮手套及用防腐蚀金属容器盛装溶剂
57。工作现场发现有人受重伤时,现场人员首先应保持镇静,立即派人通知负责人及急救员
58。个体防护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60。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窒息
61。发生火灾时几种逃生方法
(1)用湿毛巾捂着嘴巴和鼻子
(2)弯着身子快速跑到安全地点
(3)马上从最近的消防通道跑到安全地点。
62。发现人员触电时,应采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63。配电室的门必须向外开,以便发生事故时疏散。
64。公园景区游船、客运索道、滑道遇有4级风时需停运。
65。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在场人员要按顺序迅速撤离现场。
66。有人散步时突然摔倒在地,呼吸心跳停止,在场人员应就地将病人放在木板或地面上,进行心肺复苏,并向120呼救。
67、2023年6月6日,***、国家主席、**主席*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始终把*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68、<中华*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由中华*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于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69、<中华*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70、*办公厅设置*应急管理办公室,是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
71、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国家应急领导机构为*安委会,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具体承担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工作。
72、**十六届六中全会六中全会把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纳入了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战略部署之中。
73、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74、中华*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国家、省、市三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国家、区域、骨干*应急救援体系列为公共服务重点工程。
74、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既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75、<安全生产法>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76、在应急管理中,响应阶段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并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77、应急救援中心应急机构是整个应急救援系统的重心,主要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救援行动,为现场应急救援提供各种信息支持等。
78、<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79、坠落防护应通过采取消除坠落危害、坠落预防、坠落控制等措施来实现。
80。如不能完全消除和预防坠落危害,应评估工作场所和作业过程的坠落危害,选择安装使用安全带、安全绳、缓冲器、抓绳器、吊绳、锚固点、安全网等。
81、自动收缩式救生索应直接连接到安全带的背部d形环上,一次只能一人使用,严禁与缓冲安全绳一起使用或与其连接。
82、在屋顶、脚手架、贮罐、塔、容器、人孔等处作业时,应考虑使用自动收缩式救生索
83、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消防与抢险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尽可能、尽快地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害人员。
84、每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制定书面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所有相关人员都应熟悉应急预案。
85、应急预案是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的反映,它的内容包括:
①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②事故发生前的各种应急准备③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恢复以及预案的管理与更新。
86、<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此而降低其*、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87、<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88、当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时,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89、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90、生产经营单位未制定应急预案或者未按照应急预案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事故救援不力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91、对深度超过1。2m,可能存在危险*气体的挖掘现场,应进行气体检测。
9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
93、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和通讯装备的使用,属于应急训练的基础培训与训练。
94、建立应急演练策划小组(或领导小组)是成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的关键,为了确保演练的成功,参演人员人不得参与策划小组,更不能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
95、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分级响应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构成。
96、属地为主强调第一反应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
97、公众动员机制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98、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
99、<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示标识和中文*示说明。*示说明应当载明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100、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101、<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需要进入存在高毒物品的设备、容器或者狭窄封闭场所作业时,必须设置现场监护人员和现场救援设备。
102、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应该是高挂低用。
103、胸部有起伏,但口鼻处感受不到空气进出症状应判断为患者无呼吸。104、下颚向胸部靠近不利于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
105、高处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衣着轻便,禁止穿带钉易滑的鞋。106、进行心脏按摩时,应用手掌掌根部位放在按压位置。
107、搬运交通事故伤员,首先固定伤者颈部,由4-5人同时平抬起伤者,使伤者脊椎姿势固定不动。
108、发现人员触电,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切断电源或使伤者脱离电源。
109、当被烧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应该是以最快的速度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110、使冻伤人员的冻伤部位解冻时,应该用不超过40℃的温水浸泡。
111、对*进行心脏按摩时,*作人员肘部要伸直,用身体的力量将患者胸部向下按压约3-5厘米。
112、脚手架管理实行绿*和红*标识:绿*表示脚手架已经过检查且符合设计要求,可以使用;红*表示脚手架可能是不合格,除搭设人员外,任何人不得攀爬和使用。113、。领带和毛巾能够用于作止血带。
114、有异物刺人头部或胸部时,应快速送往医院救治或者用毛巾等物将异物固定住,不让其乱动。
115、在坑、沟槽内作业应正确穿戴安全帽、防护鞋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不应在坑、沟槽内休息,不得在升降设备、挖掘设备下或坑、沟槽上端边沿站立、走动。
11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11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利用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等航运渠道运
输剧毒化学品。
118、误服强*后,应大量喝水,并速送医院抢救。
119、发现煤气中毒人员,采取以下行动中,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并将病人送到新鲜空气环境中。
120、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121、对于脊柱受伤的伤员,多人搬运,保持伤员身体平直,动作均衡。
122。眼睛被消毒液灼伤后,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立即开大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
122、头部发生创伤的人员,在接受医生检查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和在运送途中应把伤者的头转向一侧,便于清除呕吐物。
123、当有异物进入眼内,用清水冲洗眼睛。
124、浓硫*洒在皮肤上,应该用干净布或卫生纸将硫*粘下,并迅速用大量凉水冲洗皮肤。
125、动脉出血最具危险*,如不及时处理将造成生命危险。
126、在进入受限空间进行救援之前,应明确监护人与救援人员的联络方式。获得授权的救援人员均应佩戴安全带、救生索等以便救援,如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应携带气体防护设备,除非该装备可能会阻碍救援或产生更大的危害。
127、当身上的衣服烧着后,应就地打滚,压灭火焰。
128、对胸壁有破口、肺部漏气的开放*气胸,应用灭菌纱布趁胸腔内气体排出伤口时,迅速覆盖伤口,并包扎。
129、心跳停止并有助骨骨折的情况不宜采用胸外心脏按摩。
130、掐
131、硫化*中毒呼吸停止的情况不宜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132、。由于脑细胞耐缺氧最差,因此当缺氧4-6分钟时,脑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死亡。133、。搬运脊椎骨折病人严禁使用软担架的原因是使骨折加重,脊髓神经受损。
134、在脚手架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应根据需求设置安全通道和隔离区,隔离区应设置*戒标志,禁止在安全通道上堆放物品材料。
135、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
136、*口对口人工呼吸每分钟应为16-18次次。
137、。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施行紧急救护。
138、避免手部皮肤接触有机溶剂,应采取佩带胶皮手套及用防腐蚀金属容器盛装溶剂措施。
139、工作现场发现有人受重伤时,现场人员首先应保持镇静,立即派人通知负责人及急救员,临阵不乱。
140、配电室的门必须向外开,以便发生事故时疏散。
141、个体防护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142、。对天然气中毒的患者,应采取仰卧位,头侧向两边*放置。
第3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公司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尽快控制事态,尽量减少损失,尽早恢复正常施工秩序,特制定此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定义、编制依据及原则
1、定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公司为减少事故后果而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是进行事故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
2、编制依据:公司施工生产过程中潜在危险源和事故后果分析。
3、编制原则:
1)、预案是针对可能造*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又具有突发*的事故、灾害,如触电、机械伤害、坍塌、火灾及自然灾害等。
2)、预案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财产安全和环境防护,尽量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损失。
3)、预案是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4)、预案要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作*。
5)、预案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公司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机构公司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机构图:
1、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人员组成:由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及公司安检科人员组成,工程管理部是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常设办公机构。
2、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人员组成:项目部经理(段建锋)、主管安全的副经理(段*涛)、专职安全员(司留战)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1)、事故现场抢险组人员组成:由项目部安全负责人任组长,作业队负责人、*工长等相关人员组成。
2)、事故现场救护组人员组成:由项目部领导任组长,相关人员组成。
3)、事故现场保护组人员组成:由项目部骨干任组长,现场保安人员组成。
4)、事故现场通讯组人员组成:由项目部行政负责人任组长、现场其他应急小组负责人组成。
三、公司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职责
1、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职责:
1)、负责事故救援的整体指挥;
2)、负责建立公司网络系统,保*与各分公司、项目部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并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的汇报工作;
3)、负责成立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对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进行监督。
2、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工程事故救援的全面指挥;
2)、负责所需救援物资的落实;
3)、负责与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联系及情况汇报。
4)、负责与相邻可依托力量的联络求救;
5)、负责指挥处理紧急情况,保*突发事件按应急救援预案顺利实施;
6)、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保护、救护及通讯工作;
7)、负责所需材料、人员的落实;
8)、负责与上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联系及情况汇报;
9)、负责与相邻可依托力量的联络求救;
10)、负责工程项目生产的恢复工作。
4、项目部应急*组职责:
1)、事故现场抢险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紧急抢险工作,包括受困人员、现场贵重物资及设备的抢救、危险品的转移等。
2)、事故现场救护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紧急救护工作,及时组织护送重病伤员到医疗中心救治。
3)、事故现场保护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人员的清点及疏散工作。
4)、事故现场通讯组职责:负责收集相关单位部门的通信方式,保*各级通讯联系畅通,做好联络工作。
四、工作要求
1、相关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整体配合、协同作战、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2必须确保应急救援器材及设备数量充足、状态良好,保*遇到突发事件时各项救援工作正常运转。
3、各应急小组成员必须落实到人,各司其职,熟练掌握防护技能。
4、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必备的资料与设施:
1)、数量足够的内线和外线电话、或其它通讯设备;
2)、危险品数据库:危险品的名称、数量、存放地点及物理化学特*;
3)、救援物资数据库: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名称、数量、型号大小、状态、使用方法、存放地点、负责人、及调动方式;
4)、现场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5)、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实施方案。
6)、各*小组人员联络方式、现场员工名单表、各宿舍人员登记表;
7)、上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急服务机构的联系方式。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应急*组人员应立即开展工作,及时发出*信号,互相帮助,积极组织自救;在事故现场及存在危险物资的重大危险源内外,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初期能采取的各种紧急措施,如紧急断电、组织撤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