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古诗赏析
第1篇:《破阵子》古诗赏析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郦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译文]池塘里浮动着点点青苔,绿叶下传来黄莺的叫声。暮春天气,白昼渐渐延长,纷飞的柳絮轻轻飘荡在空中。
[出典]北宋晏殊《破阵子》
注:
1、《破阵子》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巧笑东郊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2、【注释】①新社:即春社,祭祀土神的日子。②巧笑:天真无邪的笑。③逢迎:彼此问候嬉戏。④疑怪:怪不得。⑤斗草:女子采百草为游戏。⑥破阵子: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⑦双脸:指脸颊。
3、清明时节,海棠、梨花刚刚完事,柳絮却开始飞花。春社将近,已见燕子回来,初闻黄鹂娇声,天气也就转暖了。闺中少女,此时应换了薄装,停了针线,赶节郊游踏青。看那两位邻家少女,在桑林路边相逢,说着笑成一朵花。
4、晏殊,北宋前期词坛开风气的重要人物。他一生沉浸于舞?歌筵、花前月下,满眼歌舞升平的盛景,生活如锦缎般柔美华丽。他听着晨钟暮鼓,赏着春花秋月,一草一木都能激起他的无限遐想。他的词含蓄婉丽,不染俗尘,字里行间透着君子风、富贵气。他也有感伤,他也有悲慨,但他不是李后主,他也不是秦少游,只是将自己的哀伤,在一定范围内隐约地表达,让读者细细品味,静静思索,默默感悟。
5、晏殊一生富贵,没有遭到大的挫折。他热衷于饮宴,经常与张先、宋祁等人饮酒赋诗,畅饮达旦。他的词吸收了温庭筠、韦庄的长处,又得冯延巳的“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境界,有“导宋词之先路”、“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美誉。
6、晏殊的词并不全是写离愁别恨的,也留下了不少描写旖旎风光、欢愉情趣的词,《破阵子》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7、社日是我们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春秋各一次,称为春社和秋社。燕子通常是春社来,秋社去,因此,古人常称燕子为社燕。社日,特别是春社,是宋代的一个非常盛大的节日。这时新燕归来,邻里聚会,在一起欢宴畅饮,非常热闹。晏殊根据这天的一个生活片断,用白描的笔调,生动的语句,写下了这首洋溢着纯真、活泼、青春、欢快的词。为我们呈现出一幅社燕归来、梨花飘落、池上碧苔、叶底黄鹂、柳絮飘飞、少女巧笑的美丽画面。
8、二十四节气,春分连接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恋的时节。春已中分,新燕将至,此时恰值社日也将到来,古人称燕子为社燕,以为它常是春社来,秋社去。词人所说的新社,指的即是春社了。那时每年有春秋两个社日,而尤重春社,邻里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极一时一地之盛。闺中少女,也“放”了“假”,正所谓“问知社日停针线”,连女红也是可以放下的,呼姊唤妹,门外游玩。词篇开头一句,其精神全在于此。
9、按民族“花历”,又有二十四番花信风,自小寒至谷雨,每五日为一花信,每节应三信有三芳开放;按春分节的三信,正是海棠花、梨花、木兰花。梨花落后,清明在望。词人写时序风物,一丝不苟。当此季节,气息芳润,池畔苔生鲜翠,林丛鹂啭清音。春光已是苒苒而近晚了,神情更在言外。清明的花信三番又应在何处?那就是桐花、麦花与柳花。所以词人接着写的就是“日长飞絮轻”.古有诗云:“落尽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可以合看。文学评论家于此必曰:写景;状物!而不知时序推迁,触人思绪也。
10、当此良辰佳节之际,则有二少女,出现于词人笔下:在采桑的路上,她们正好遇着;一见面,西邻女就问东邻女:“你怎么今天这么高兴?夜里做了什么好梦了吧!快说来听听!”东邻笑道:“莫胡说!人家刚才和她们斗草来着,得了*头呢!”
“笑从双脸生”五字,再难另找一句更好的写少女笑吟吟的句子来替换。何谓双脸?盖脸本从眼际得义,而非后人混指“嘴巴”也。
11、这首词以美丽的春*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游春图,充满着青春的欢乐气息。
12、词的上片写景,用笔轻淡。首句用燕子、梨花带出新社和清明这两个春光最美的时节。“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两句用对偶句描绘出人物所处的环境:园中的池塘边疏疏落落地点缀着几点绿苔,新绿的枝叶里,时而有黄鹂在婉转地鸣叫。“日长飞絮轻”写春之悠长,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寂寥的长日里,只有柳絮在空中悄悄地飘飞。
13、词的下片写人,笔调活泼。面对美丽的春光,少女耐不住长日的寂寞,走出小园,沿着小路采摘桑叶,恰好看见东邻的女伴带着天真无邪的笑容迎面走来。后三句写斗草游戏。斗草赢了东邻女伴,使得这位少女心花怒放。她忽然想起怪不得昨夜做了一个好梦,原来是今天斗草要赢的预兆。想着想着,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这三句话,一方面写出少女的天真纯洁,另一方面又透出平日的寂寞孤独。
这首词纯用白描,活泼朴实,展示了古代深闺少女的寂寞心境和纯洁美好的心灵。
14、此词,美在情景,其用笔明丽清婉,秀润无伦,而别无奇特可寻之迹;迨至末句,收足全篇,神理尽出,天时人事,物态心情,全归于此。
第2篇:宋词破阵子赏析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宋*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
1.陈同甫:陈亮,字同甫,*弃疾挚友之一。*弃疾作此词寄陈亮,以共勉。2.八百里:牛名,《晋书》、《世说新语》中都有记载。亦兼指连营之广,语意双关。3.麾下:指部下。麾:*旗。4.炙:烤肉。5.五十弦:泛指*中乐器。翻:演奏。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歌。6.沙场:战场。7.点兵:检阅*队。8.作:像,如。9.的卢:一种烈*快马。相传刘备在荆州遭遇危难,骑的卢马“一跃三丈”而脱离险境。10.霹雳:惊雷,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11.了却:完成。12.天下事:此特指恢复中原之事。13.赢得:博得。14.身后:死后。15.可怜:可惜。
诗句大意:
带着醉意挑亮灯火,端详心爱的宝剑,朦胧入梦,似乎回到了当年的战场,只听见各*营响起了雄壮的号角之声。(借酒消愁,挑灯看剑,梦回*营。)
部下的官兵们分享着烤熟的牛肉,*乐器演奏着雄壮的*歌。秋高气爽,威武的*队整齐地排列着,接受检阅,准备出征。(梦境中,*营中一片豪迈热烈景象,*容雄壮,士气高昂。)
战斗开始了,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驰,拉弓*箭,弓弦响如惊雷。(描写惊险的战斗场面,展现驰骋疆场的抗金英雄形象。)
替君王完成了收复失地、统一天下的大业,生前死后都赢得一个为国建功立业的美名。(战斗获胜,理想实现,意气风发。)
一梦醒来,看看自己,可惜啊,头发都白了,理想还是未能实现!(梦醒,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理想在现实中破灭,无限悲愤。“可怜”一词将词的“雄壮”之风转为“悲壮”。)
主题思想:
通过现实与梦境的鲜明对比,抒发了词人不灭的抗金之志和报国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第3篇:《破阵子》宋词赏析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郊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晏殊词作鉴赏
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二十四节气,春分连接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恋的时节。春已中分,新燕将至,此时恰值社日也将到来,古人称燕子为社燕,以为它常是春社来,秋社去。词人所说的新社,指的即是春社了。那时每年有春秋两个社日,而尤重春社,邻里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极一时一地之盛。闺中少女,也“放”了“假”,正所谓“问知社日停针线”,连女红也是可以放下的,呼姊唤妹,门外游玩。词篇开头一句,其精神全于此。
按民族“花历”,又有二十四番花信风,自小寒至谷雨,每五日为一花信,每节应三信有三芳开放;按春分节的三信,正是海棠花、梨花、木兰花。梨花落后,清明望。词人写时序风物,一丝不苟。当此季节,气息芳润,池畔苔生鲜翠,林丛鹂啭清音。春光已是苒苒而近晚了,神情更言外。清明的花信三番又应何处?那就是桐花、麦花与柳花。所以词人接着写的就是“日长飞絮轻”。古有诗云:“落尽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可以合看。文学评论家于此必曰:写景;状物!而不知时序推迁,触人思绪也。
当此良辰佳节之际,则有二少女,出现于词人笔下:采桑的路上,她们正好遇着;一见面,西邻女就问东邻女:“你怎么今天这么高兴?夜里做了什么好梦了吧!快说来听听!”东邻笑道:“莫胡说!人家刚才和她们斗草来着,得了*头呢!”“笑从双脸生”五字,再难另找一句更好的写少女笑吟吟的句子来替换。何谓双脸?盖脸本从眼际得义,而非后人混指“嘴巴”也。故此词,美情景,其用笔明丽清婉,秀润无伦,而别无奇特可寻之迹;迨至末句,收足全篇,神理尽出,天时人事,物态心情,全归于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