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与孙策励志文章
第1篇:周瑜与孙策励志文章
孙策是孙坚的长子,母为吴夫人,甚至有吴夫人梦怀日月,而生孙策、孙权的传闻。孙策容貌俊美,*格阔达,喜欢说笑话,十几岁时在寿春结交名士,名声渐渐传播开了,周瑜慕孙策之名,专程到寿春拜访。
周瑜是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周、孙两人同岁,且均少年有志,英达夙成,因而于寿春一见如故,便推诚相待。
竹影斑驳,两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相对而坐,孙策投了箸,行了散棋,抬起头微笑地看向对面的少年,少年挑眉“成枭而牟,呼五白些。”带着些许笑意,拿起一旁的茶壶给两人填满茶水,一室茶香盈满室,“你输了。”孙策失落地叹气,但下一秒接着兴致勃勃拉着少年再比一局。两人切磋棋艺,总是周瑜赢得多一些。两人也时而一同读书,一同讨论天下大事,孙策在排兵布阵,统帅*队上总有精明睿智的见解,但他每每都会惊叹于周瑜独到的见闻,明明时局混乱不堪,听完周瑜的想法后,他却有了一种前途似锦,未来可期的想法,与周瑜比学问,他还是自愧不如。但孙策还是有扳回一局的时候。周瑜自小就精熟知晓音乐,即使酒过三巡,只要曲子*错,都逃不过周瑜的耳朵,而且他丰姿俊雅,被*东人称为“美周郎”,每有宴饮,陪宴抚琴的歌女们为了让周瑜看她们一眼,就常常故意*错。孙策就时不时不怀好意地摸摸下巴,伸出胳膊捣几下周瑜:“曲有误,周郎顾啊,哈哈哈!”周瑜面上即使是波澜不惊,眼中的窘迫却被有心人尽收眼底。
两人自成年,分开的时间要比相见的时间多的多,孙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自己这位兄弟,到处打听周瑜的事,听闻他美誉盛传,受人赏识,也是真心替他高兴甚至为之骄傲,但内心的担忧越发深沉,“他会不会与自己渐行渐远,甚至兵戈相见?”“伯符,袁术是当世豪杰,他许我功名,赏识我的愚钝才华,我不好拒绝。”孙策攥紧了手中的信纸,手心不禁生了汗“但,我看袁术此人有勇无断,非治乱之主,相信伯符也不会诚信归顺于他,我向他寻了居巢县长的官职,我在*东等你回来。”孙策感觉眼泪在眼眶打转“公瑾,你真是……”
建安三年,周瑜与新结交的好友鲁肃一同行回吴郡,心中除了有即将见到挚友的喜悦,也有怕时隔多年,孙策的身边早已换了知心人的担忧。“公瑾!”道路另一段率先行来一道熟悉的身影,周瑜看着策马匆匆奔来的孙策,不禁失笑“他还是当初那个真*情的少年啊!”但紧接着他就呆在了原地,看到了被少年远远甩在身后的,浩浩荡荡的仪仗队,华丽的车马,喧嚣的乐队,繁多的礼品,以及一块恢弘的匾额,“伯符你这是?”孙策伸出双手紧紧拥抱着他“公瑾雄姿英发,才能绝伦,与我有总角之好,骨肉之情。在丹阳时,率领兵众,调发船粮相助于我,使我能成就大事,论功酬德,今天的赏赐还远不能回报你在关键时刻给我的支持呢!”周瑜失了声,反手紧紧抱住好兄弟。
建安五年,周瑜在书房读书,却怎么也静不下心,甚至感觉到一阵一阵的心慌,因为今天孙策又去游猎了。这也难怪周瑜会担心,虽说伯符武功盖世,聪明绝顶,但是他对身边人提防不够,又过分信任自己的能力,周瑜总得时时刻刻提醒他树立危机意识,保全好自己,每次听他要出行游猎,都得将他身前身后的侍从好好嘱咐一遍,不要跟丢了他们兴致勃勃到忘乎所以的主上。“先生,先生不好了!主上他中箭了!”书房外急匆匆跪倒一个小厮,周瑜只觉得眼前一黑,跌坐在地。
“伯符!”孙策一只眼被箭贯穿,艰难地睁开另一只眼睛,模糊地看到了自己最好的兄弟面*惨白,泪水流下那双悲痛绝望的眼眸,“公瑾,以后的路我不能与你一同走了,可惜我们的大业还没有完成。”鲜血染红了孙策年轻的脸庞“谢谢你,还有,*苦你了!”“伯符!”周瑜紧握着孙策逐渐*凉的双手,近乎绝望地哭嚎……
左右近臣皆沉浸在悲伤中,没有人知道该如何安慰这位失去挚友,悲痛欲绝的周郎,这时有位少年堪堪擦掉眼泪,目光坚定决绝的走上前,“先生节哀,我已经处置了刺客,三人为许贡的门客,为报仇而来。还望先生一定保重身体,兄长说了,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公瑾!当世乱局还得靠先生来支撑啊!”
周瑜回过头用哭红的眼望着来人,“伯符?不是,是伯符的弟弟孙权。”孙权脸上是同样的悲痛,但他眼中坚定的火焰像极了他的兄长。“是了,我还不能垮下,我定要完成与孙策共同的志向!”周瑜不舍地松开孙策的手,努力站稳身体毅然地说:“率领*东之众,与两阵间一决胜负,与天下英雄争衡,你不如伯符,但要任用贤能,让上下将官都各尽其心,以得*东平安,伯符不如你,中原地区*,我们以吴越之众坐拥*东,足以静观其变,我会好好辅佐你!”
“伯符啊,从今以后的路,我要自己走了。”
第2篇:与周瑜对话
梦中,我漫步在*边,恍惚间,看到了身披战*,剑眉朗目的周瑜。我被他深深的吸引住了,看他指挥若定,潇洒从容,一股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大都督,你可曾想到过你这辉煌的一生,让多少人为之慨叹,又让多少人为之震撼。你的丰功伟业是无法仅用几个词,几句话所能描述的。
你自幼便与孙策相识,后来孙策脱离袁术,你毫不犹豫地主动投奔了他,可见你是何等的重情重义。你与孙策结为了生死之交,想当年,小乔初嫁了,那一天的你雄姿英发,真是羡煞旁人。孙策英年早逝后,你又继续辅佐他的弟弟,一生兢兢业业。
你相貌英俊,让多少女子为之倾心。得知你酷爱*琴,琴妓们都故意将曲谱*错,只为博得你多看一眼。文武双全的你还有什么不完美之处呢?我想就算有,赤壁之战也为你填平了这不足。
当刘备说起兵太少之时,你却霸气地答复足矣。你不仅胆识过人,才智也非他人所能及。你仅在“谈笑间”,便使得“强虏灰飞*灭”。因为你,赤壁之战得以以少胜多,也因为你,曹阿瞒在此战后一直不敢南下,从而阻断了他的统一之路。
你的谋略中无不透露着你那先发制人,锐意果敢的气质。你不仅拥有武将的豪迈英气,还具备文人的俊朗儒雅。这种刚柔的恰到好处的结合就这么在你的身上发生了,这更增加了人们对你的赞美。可奈何天妒英才,赤壁之战两年后,年仅三十六岁的你便因病去世了。
可令人气愤的是,《三国演义》对你的形象做了大量的扭曲贬低。你是如此的完美,可作者仅仅为了美化诸葛亮,便夺走了你的诸多功劳,也掠去了你的优秀品质。原本与你毫无过节的诸葛亮却成了你的死敌,原本宽宏大量的你却变得心胸狭隘,连最后的病逝,也成了被诸葛亮活活的气死。更甚的是,作者还逼迫你说下了“既生瑜何生亮”这种如此诋毁你形象的话语。
但小说终究只是小说,它再怎么扭曲,也无法夺走属于你的辉煌的赤壁之战,更无法改变人们对你的倾佩之情。想北宋词人苏轼游赤壁时,便发出了“大*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感叹。
梦醒了,发现枕边已被泪水浸湿,这是为周都督流的泪,但我知道,在另一个世界,一个英魂仍骑着战马,驰骋于属于他的那片沙场之中。
@_@我是分割线@_@
第3篇:梦与想励志文章
梦想,是指人的最高的理想状态。这种状态的美好,使得数以亿计的人们为之努力而奋斗。
但真正能实现的又有多少。这个问题的*虽然残酷,但也是无疑的。那就是极少数人才可以实现真正名为梦想的东西。
也许也有许多没有上进心,或是其他懒人会说,他们的梦想不过是吃的好,睡的好亦是其他什么容易实现的目标。
而且可能已经实现,那么这些梦想可以称之为实现了吗。在我看来这些只配称为目标,而不是梦想。
目标是指现实中有现实意义,的短暂的努力方向。这而梦想虽也是立足于现实情况但又是在起基础上进行升华的。
但同样的梦想也如艺术一样神秘莫测。但虽然说它神秘,但也不尽然因为你是这梦想的创造者。没有人比创造者还了解所被创造出的东西。
因此梦想并不遥远,它也许就在你的身旁只不过被你无视罢了。但也许只是也许,你也不可大意,要以孔子那般,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步骤一样才可以抓住那梦想的一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