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亲的古诗20首
第1篇:关于母亲的古诗20首
《游子吟/迎母漂上作》——(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别老母》——(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思母》——(宋)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唐)孟浩然
十五*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上别,谁不仰神仙。
《凯风》——(先秦)佚名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慈乌夜啼》——(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燕诗示刘叟》——(唐)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墨萱图·其一》——(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岁暮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百年三万六千朝,
夜里分将强半日。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无乐声。
《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邶风凯风》——诗经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豫章行》——(唐)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鬓成斑。
《忆母》——倪瑞?
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送母回乡》——(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谁氏子》——(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西上辞母坟》——(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将归旧山留别孟郊》——(唐)鲍溶
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
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
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
蚕桑能几许,衣服常着新。
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勤。
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第2篇: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0首
1、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端午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f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3、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4、端阳采撷
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5、午日观竞渡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6、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7、屈原塔
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8、端午日赐衣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9、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0、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11、五日(选一)
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北海西头。
12、浣溪沙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3、端午感兴
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山如此故都何。
14、端午日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5、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
徐夤
五月巴陵值积*,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
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16、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7、节令门。端阳
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18、端午病中止酒
杨万里
病里无聊费扫除,节中不饮更愁予。
偶然一读香山集,不但无愁病亦无。
19、端午行
叶适
仙门诸水,会流下瓦h沟。
中有吊湘客,西城南北楼。
旗翻稻花风,棹*梅子雨。
夜逻无骚音,绛纱蒙首去。
20、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顾太清
薰风殿*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k。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第3篇:关于秋天的古诗20首
导语:秋风萧瑟,层林尽染,一片金黄;阳光下,走在这密林之中,确有一番别样味道。接下来小编分享了关于秋天的古诗20首,你们都记住了吗?
1、《山居秋暝》
文/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
文/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
文/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文/唐·李白
*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虹。
人*寒橘柚,秋*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
文/唐·孟浩然
移舟泊*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
文/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
文/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
文/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
文/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
文/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
文/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连波,波上寒*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
文/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白发征夫泪。
13、《秋波媚》
文/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柳,曲*池馆,应待人来。
14、《秋月》
文/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5、《秋夜曲》
文/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6、《秋风引》
文/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7、《秋词》
文/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赠元九》
文/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9、《初秋》
文/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20、《秋晚*上遣怀》
文/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树,鸦噪夕阳沙。
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