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的3种训练方法 (菁选2篇)

短跑的3种训练方法1

  短跑是需要进行速度训练的,先是准备活动,各种拉长活动、协调练习、冲跑或弹性跑;速度练习,30米、60米、80米、100米、150米,除了锻炼跑的专门活动,还可以进行:悬垂举腿或仰卧起坐有利于提升快速力量、中力量;

  2、耐力锻炼

  耐力对于短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首先还是进行准备活动,每天慢跑半小时,期间不能停止,注意呼吸均匀、步伐均匀,稳住速度,跑时保持重心略微前倾,就可一直比较松地跑步,然后进行上肢力量以及级跳锻炼,最后就是利用橡皮条进行抗阻力练习。

  3、速度耐力的训练

  越野跑或球类活,各种拉长活动、协调练习,然后是进行沙袋摆腿,100米、200米间歇跑或不同跑距的组合跑,最后就是卧推或抓举的上肢力量练习。

  经过不断的训练,你的体能肯定会**提升,这些训练都是为短跑做的准备,只要具备以上锻炼,才有足够的力量去短跑,当你拥有足够的能力以后,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短跑技巧,这样才能够跑得出色。

  跑前注意做简单的热身操,如脚部的热身和缓和运动,加强对膝关节的热身,因为跑步对膝关节压力是比较大的,如果不活动一下,一下子是很难承受那么大的冲刺压力;注意枪声,在准备时候不能分心,一听到枪声立马起跑,跑步时应该穿钉鞋,冲刺终点要用前倾身体发冲刺,只要头部过线了,就算是过了终点;跑步时要相信自己,按自己的节奏跑,不要受别人的干扰。

短跑的3种训练方法2

  1、速度训练

  短跑是需要进行速度训练的,先是准备活动,各种拉长活动、协调练习、冲跑或弹性跑;速度练习,30米、60米、80米、100米、150米,除了锻炼跑的专门活动,还可以进行:悬垂举腿或仰卧起坐有利于提升快速力量、中力量;

  2、耐力锻炼

  耐力对于短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首先还是进行准备活动,每天慢跑半小时,期间不能停止,注意呼吸均匀、步伐均匀,稳住速度,跑时保持重心略微前倾,就可一直比较松地跑步,然后进行上肢力量以及级跳锻炼,最后就是利用橡皮条进行抗阻力练习。

  3、速度耐力的训练

  越野跑或球类活,各种拉长活动、协调练习,然后是进行沙袋摆腿,100米、200米间歇跑或不同跑距的组合跑,最后就是卧推或抓举的上肢力量练习。

  经过不断的训练,你的体能肯定会**提升,这些训练都是为短跑做的准备,只要具备以上锻炼,才有足够的力量去短跑,当你拥有足够的能力以后,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短跑技巧,这样才能够跑得出色。

  跑前注意做简单的热身操,如脚部的热身和缓和运动,加强对膝关节的热身,因为跑步对膝关节压力是比较大的,如果不活动一下,一下子是很难承受那么大的冲刺压力;注意枪声,在准备时候不能分心,一听到枪声立马起跑,跑步时应该穿钉鞋,冲刺终点要用前倾身体发冲刺,只要头部过线了,就算是过了终点;跑步时要相信自己,按自己的节奏跑,不要受别人的干扰。


短跑的3种训练方法 (菁选2篇)扩展阅读


短跑的3种训练方法 (菁选2篇)(扩展1)

——短跑的训练方法 (菁选3篇)

短跑的训练方法1

  一、起跑专门练习方法

  1、蹬、抽练习

  在起跑专门练**,侧重点应放在起跑第一步,运动员听到“预备”时,臀部抬起略高肩,重心放在支撑臂上,肩前移超过起跑线。当听到鸣枪或“跑”时,摆动腿迅速蹬离起跑器,积极前摆。当摆动到最高点时,积极主动下压,距起跑线1~1。5脚落地,上肢摆动协调配合,一臂折叠前摆,另一臂蜇叠向后抽,尽量缩短下肢蹬离起跑器和上肢摆动时间,使身体在极短时间内摆脱静止状态,如同离弦之箭迅速向前跑出,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有利条件。

  2、身体前倾倒练习

  (1)听信号前倾倒练习:站立式起跑,听到信号之后上体积极前倾倒,直至身体失去*衡之后,摆动腿积极前摆下压迅速向前跑出30~40米。此练习要求运动员第一步要快,第二迅速向前跑时身体要有一定的倾斜度,重心由低向高慢慢抬起。

  (2)应答发令信号的练习:蹲踞式起跑,要求运动员起跑时把***集中到对信号的应答动作上,即“应答发令信号的训练”,使运动员掌握对发令信号的应答动作,消除起跑的“抢跑”侥幸心理,提高起跑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听到信号之后,下肢蹬,上肢用力向后抽,身体向前具有一定的前倾角度,迅速向前跑出30~40米。实践证明,短跑运动员在起跑时把***集中到对信号应答动作上,比把***集中到对感短信号上的反应潜伏期缩短50~70毫秒。

  二、高抬腿行进间向前跑练习

  行进间高抬腿跑作为一个下肢力量练习是行之有效的,但作为短跑专门练习方法其收效甚微。纵观世界田径运动的动向,运动员由步频快逐步走向步幅大。据统计,我国运动员步幅最大在2.41米,其**运动员可达2.46。百米可用44~46步完成,作为教练在高抬腿行进间跑练**,应该提倡行进间高抬腿大步跑,加大步幅,使其和跑有机联系起来,可利用跑格或放置海绵块,要求具有一定的步幅跑完规定的距离(男2.20~2.30米,女2.05~2.10米)海绵块。

  三、后折叠行进间跑练习

  通过高速摄影机拍摄优秀运动员侧面运动轨迹观察可以看到,后蹬结束以后,摆动腿以膝关节为轴,迅速折叠,脚跟几乎和运动员臀部距离为零,这样缩短了运动员小腿旋转半径,加快角速度,为高抬大腿,减少空气阻力,加大两腿夹角创造有利条件。而**运动员,摆动腿折叠不紧,加大旋转半径,同样的速度,其半径越小,旋转越快。针对这样的差别,*时训练时,强迫运动员有目的、有意识缩小折叠半径,使其和快速跑有机关系,以减少运动员能量消耗,更好地储备速度。

  四、快速反应练习

  短跑运动员应具备极高的的应速度,对信号在短时间内作出快速反应。如:起跑要求运动员在极短时间内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像离弦之箭一样快速向前跑出,在练习方法上应加强以下练习:

  1、反向频率练习:让运动员背对起跑钱,作碎步练习,动作轻松松自然,富有弹性,快速频率练习以30秒为宜,听到信号后,快速作出反应,马上转身向前疾跑30~40米。

  2、侧向原地高抬腿跑:让运动员侧对起跑线作原地间高抬腿跑练习,一边侧向向前行进,另一方面,大腿屈膝高抬,要求运动员频率快,摆动幅度大,当听到信号后,马上转身向前加速跑30~40米。

  3、后踢腿反向练习:让运动员背对起跑线,做后踢腿,练习折叠跑,听到信号后马上转身加速向前跑出30~40米。

  五、上肢力量练习

  田径运动员上肢力理相对下肢力量来说是比较弱,具体反映在运动员途中跑和最后冲刺阶段上肢摆动无力。如何去摆脱这困境,技术上应加强运动员冲刺能力的训练,力量上应加强上肢力量的训练。**运动员卧推可以举起自身重量,我国运动员在上肢力量上就和外国运动员有一定差距。实践证明,人体运动是上、下肢协调运动和发展的,作为短跑项目,上肢如同划船用的双浆划的越快,船才能在水中行进的更快。

  作为短跑技术,上肢能摆动多快,下肢就能摆动多快,作为短跑专门技术练习方法,在做力量练习时可利用卧推、行进间推小车、杠铃向上提拉翻腕、背向拉皮筋都可以加强,别忽视了上肢力量练习,应给予一定的时间。加强上肢力量练习,再加上技术上练习,上、下肢协调发展才是最根本的东西,运动员成绩才能有所提高,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六、髋关节灵活性练习

  髋关节从解剖学结构上看是股骨头和髋臼构成,其关节窝深,关节囊壁较紧较厚,并受到许多有力的韧带加固,因此关节较牢固,导致了关节活动灵活性较差,从训练角度和人体结构要求上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要求固定有利于人体正常站立行走,另一方面要求关节灵活,有利于运动。作为运动员,髋关节要灵活,有利于各项技术的完成。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左腿向身体右前方迈出,大腿屈膝高抬,小腿自然下垂,身体保持重心向前,脚后跟先落地,然后右腿向身体左前方迈出,连续向前走,熟练之后垫步进行练习。

  2、左、右交叉步,两腿前后交叉进行,两臂侧*举,上体保持不动,下肢前后移动,不要出现跳步,速度由慢到快,节奏鲜明。

  3、跨栏步坐压腿:跪撑挺髋,仰卧挺髋练习。

  4、手扶肋力进行各种形式踢腿练习,如:左、右侧摆、后摆,左、右转髋练习,上体保持正直,以身体躯干为轴左、右转髋,开始练习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

  5、坐在垫子或草地上,两腿伸进,尽量分开,体前躯在同伴帮助下完成练习。

短跑的训练方法2

  短跑是典型的速度、力量性项目,是属于极限强度的项目。运动过程时间短,强度大;在运动中,肌肉表现的最大收缩力量、最快收缩速度和快速力量耐力是短跑的技术和肌肉工作的共同特点。参训学生要具有较高的全面身体素质和专项训练水*,还要有较为完善的技术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

  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工作以及体育训练工作,我总结出了一套短跑训练方法。

  1、反复放松大步跑60~100米,体会途中跑的五点动作要求。

  要求:大小腿屈膝叠紧,跑成直线,摆动,着地方向正,落地轻,有弹性。

  2、“同步并列”中速反复跑80~100米,体会摆臂摆腿和着地技术要领。

  “同步并列”是指并列同步节奏向前跑进的一种练习方法。一般用二人为一组互帮互学掌握和改进技术,要求两人步长接近,由其中技术好者带技术差者跑。运用中,还要根据不同的训练阶段,针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组合,如用动作幅度大、放松协调好的带动动作幅度小、情绪紧张的队员。总之,用技术上的长处和优点去带动和影响同伴的错误动作的改进。

  要求:动作轻快,有节奏,放松,协调。

  3、由慢到快逐渐地,均匀地加速跑60~80米,掌握途中跑的五点要求。

  要求:认真注意跑的正确动作,并能把正确动作带进快速跑中不使动作变形。

  4、“同步并列”加速跑60~100米,体会大幅度自然快跑的技术。

  要求:逐渐地均匀地加速跑出较大速度时,坚持用大幅度轻松快跑15~20米再放松跑下去。

  5、“同步并列”上坡加速跑60~80米,体会“抬腿送髋”的技术。

  要求:加速均匀,逐渐加大向前用力的动作速度。

  6、从站立式姿势出发,逐渐加大跑速,发挥最大速度后,借助惯性快跑20~30米,掌握大幅度放松快跑的`技术。

  要求:动作放松自然,富有弹性。

  7、加大步长跑。

  (1)定距减速大步跑60米。

  (2)定步增距大步跑30或40米。

  (3)后蹬跑转入放松大步跑。

  (4)放松大步上坡跑。

  要求:要自然大步跑,不要跳着跑,更不要踢小腿,蹬摆充分,幅度大。

  8、快速跑,由站立式或半蹲式姿势出发,一开始就像跑50米一样尽快发挥出最大速度,主要改进起跑的加速跑技术。

  要求:加大摆臂和抬腿的力量,带动蹬地腿后蹬要充分,跑的距离一般为20米、30米或50米。

  9、变速跑:逐渐加快速度跑——顺惯性跑——加速跑——逐渐到放松慢跑。

  要求:加速和变换速度的节奏要明显。

  10、“行进间”跑30~60米体会大幅度持续快跑的技术,发展绝对速度。

  要求:逐渐加大速度后,保持最大速度跑一定距离。

  11、下坡跑50~60米。

  要求:快速摆腿摆臂,腾空后两大腿积极并拢,动作要放松。

  12、两手撑地,一腿后伸,另一腿前抬,膝盖尽量靠近胸部,听信号快速启动跑出。

  要求:完成动作的速度快,动作准确。

  13、俯卧撑:听信号迅速蹲起起跑练习。

  14、两腿*行站立,整个身体前倾,维持不住*衡时,快速向前跑出。

  要求:摆臂抬腿要快,臂部不能后坐。

  15、原地快速高抬腿,听信号快速向前跑出。

  16、慢跑中听信号作单臂支撑半蹲式起跑练习。

  17、“行进间”弓箭步走,上体前倾头稍低,听信号迅速跑出

  18、听口令做单臂支撑半蹲式起跑练习。

  19、听发令起跑30~60米。

  要求:严格遵守听枪起跑,养成听枪起跑的习惯,跑时轻快,稳定,直线性强。

  20、在60~100米的距离上,每隔30米划一终点线,连续做冲刺撞线练习。

  21、从直道进入弯道跑30~60米练习。

  22、从弯道进入直道跑30~60米练习。

  23、弯道蹲踞式起跑3~60米练习。

  24、弯道起跑150米。发挥最大速度后利用惯性的快速跑和下弯道入直道的“自然跑进”练习。

  25、支撑高抬腿快速跑练习。

  要求:抬腿要高,后蹬要充分,两腿交换频率要快。

  26、台阶跑练习。

  27、行进间半高抬腿快跑30米练习。

  28、间歇跑150米或200米。

  29、用不同强度反复跑,如70~85%强度100~500米反复跑,85~90%强度100~200米反复跑,90~95%强度30~100米反复跑。

  30、模拟跑:(30米+50米),(50米+80米),(80米+100米)。

  要求:组内间歇1~2分钟,组间间歇心率降到120次每分钟,每一练习强度接近自己的最好成绩。

  注意事项:

  (1)掌握好合理跑的技术。

  (2)短跑的训练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

  (3)技术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要穿**行。

  (4)要掌握好训练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节奏。

  (5)多采用跑的专门练习,改进跑的技术。

  (6)在训练中,要提高跑时的放松能力。

短跑的训练方法3

  一、后蹬跑

  动作要领

  1、上半身正直或稍前倾,两臂自然摆动。

  2、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出,由干躯干扭转,侧髋带动大腿充分前送。

  3、在摆腿的同时,另一条腿要积极的往下压,足前掌要着地,然后膝、踝关节缓冲,迅速转入后蹬。

  4、后蹬时摆腿送髋动作在先,膝踝蹬伸在后,腾空阶段重心向前性好,腾空时要放松,两腿交替频率要快。

  二、小步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肩放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2、髋、膝、踝关节放松,迈步时膝向前摆出,髋稍有转动。

  3、当摆腿的膝向前摆动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扒地式着地,着地时膝关节伸直,足跟提起,踝关节有弹性。

  三、后踢小腿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2、足前掌着地,离地时足前掌用力扒地,离地后小腿顺势向后踢与大腿折叠,膝关节放松,足跟接近臀部。

  四、折叠腿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

  2、后蹬结束立即向前上方抬大腿和收小腿、膝关节放松、大小腿充分折叠,边折叠边向前摆动。

  3、在摆腿折叠前摆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着地、膝关节缓冲。

  短跑的技巧

  站立式起跑

  双脚前后开立,距离一脚到一脚半,屈膝降重心,身体力行前倾,前腿异侧臂屈肘在前,后臂于身后,听到"跑"的口令后,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前冲出去。重点:重心前移。难点:快速起动。

  途中跑

  途中跑是短跑全程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一段。其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跑。摆动腿的膝关节,迅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摆出,支撑腿在摆动腿积极前摆的配合下,快速有力地伸展髋,膝和踝关节,蹬离地面,形成支撑腿与摆动腿协调配合动作。

  ★腾空阶段

  小腿随时着蹬地后的惯性和大腿的摆动,迅速向大腿靠拢,形成大小腿边折叠边前摆的动作。与此同时,摆动腿以髋关节为轴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随摆动腿下压的惯性,自然向前下伸展,准备着地。

  ★着地缓冲阶段

  着地动作应是非常积极的,在途中跑时,头部正直,上体稍有前倾。两臂前后摆动要轻快有力。

  弯道跑

  从直道进入弯道跑时,身体应有意识地向内倾斜,加大右腿的蹬地力量和摆动幅度,右臂亦相应地加大摆动的力量和幅度,有利于迅速从直道跑进弯道。

  弯道跑中,身体应向圆心方向倾斜。后蹬时右腿用前脚掌的内侧用力,左腿用前脚掌的外侧用力。弯道跑的蹬地与摆动方向都应与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趋于一致。

  终点跑

  终点跑是全程跑的最后一段。任务是尽力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过终点。

  ★终点跑的技术

  要求在离终点线15—20米处,尽量保持上体前倾角度,加快两臂摆动的速度和力量。在跑到距离终点线一步时,上体急速前倾用胸部或肩部撞终点线,并跑过终点,然后逐渐减慢跑速。


短跑的3种训练方法 (菁选2篇)(扩展2)

——提高体能的训练方法 (菁选2篇)

提高体能的训练方法1

  1、放松和柔韧性协调性训练

  (每次约2分钟)主要有定量(400米-600米)慢跑夹杂转体和一个(30-50米)冲刺是热身,使身体预热,有运动感,血液加速呼吸微急促,肌肉和关节受力。

  2、关节和韧带的牵引和放松运动

  (每次约3分钟)主要有8-10个身体放松运动为主,各8个8拍。 主要目的是活动关节拉开关节韧带,防止在训练比赛中出现因准备不充分而引发的运动伤害。

  3、持续奔跑(后)和爆发能力(先)训练

  (每次约15分钟)主要有30-50米的启动训练和短距离折返以及反应训练为主,锻炼队员在比赛中的反应能力和瞬间爆发能力。持续奔跑能力的训练是队员坚持比赛,在比赛中保证技术战术动作完成不变形走样的关键,是一个队员比赛能力的根本体现和要求。在训练的结束阶段进行,主要为长距离的持续奔跑训练结合冲刺训练。主要有1000-1500米跑结合200米冲刺训练(2-3组,中间休息2分钟)

  4、无氧负荷和对抗性训练

  (每次约10分钟)目的是训练队员在负重或干扰情况下做技术动作的能力,和进攻防守当中身体对抗的能力,以及在非常规情况下做出非常规动作的能力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主要训练队员的负重能力,和抗冲击能力以及高速无氧情况下的反应能力。

  5、保护性防护训练

  (每次约5分钟)主要是训练队员的协调能力和高速对抗条件下的自我保护能力,以翻跟头和跨越障碍的能力以及常规自我保护动作。

  体能的六大要素

  1、心血管耐力:心、肺、血管去运输含氧的血液给正在工作的肌肉进行能量新陈代谢的能力。

  2、肌肉强力与耐力:前者是全力作阻力运动的能力,后者是长期肌肉重复收缩的能力。

  3、柔韧性:是利用肌肉在整个范围内运动的能力。

  4、敏捷性:是大小肌肉群的可操作性与协调性。

  5、力量:它被定义为力乘以距离除以时间。

  6、*衡性:指运动中保持*衡的能力。

提高体能的训练方法2

  1、波比跳:

  上体前驱手撑地,跳起两腿伸直成俯卧撑姿势,两腿伸直后再回到最初手撑地的`姿势,然后再返回到直立姿势。重复练习20秒,返回到直立姿势后加入向上跳跃动作,再回到直立姿势。

  2、蹲跳+转体:

  背部保持挺直姿蹲下,屈膝90度膝盖不要超出脚尖,从半蹲姿势开始尽全力腾空跳起并在空中转体90度,面向左或者右着地,再跳起并在空中转体90度,重复练习20秒。

  3、登山式:

  手撑地,两手间距与肩同宽,成俯卧撑姿势,左膝弯曲向前,左脚着地,膝盖不要超出手臂,右腿充分伸直,蹬脚,使身体稍微有腾空,在空中做左右**替动作,脚的交替动作要有节奏,重复动作20秒。

  4、后仰上踢腿:

  两手触地,指尖朝前,两手间距略比肩宽,臀部抬起左脚着地右腿伸直,向上抬起,然后左脚蹬地,臀部抬起,腾空时左右**替,之后右脚着地左腿伸直,向上抬起,两腿交替做,有节奏的练习20秒。

  5、左右跳步→原地高抬腿跑:

  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右左右左交替跳4次,腾空的脚向后瞪起,轻快的做动作。第4次跳完后,两腿并拢并原地做高抬腿跑动作,大腿抬高,左右各做4次。重复练习动作20秒。


短跑的3种训练方法 (菁选2篇)(扩展3)

——藏獒训练方法及训练原则 (菁选2篇)

藏獒训练方法及训练原则1

  机械刺激法。机械刺激法是利用器具,在藏獒不听指令时用来**其行为的方法。最常用的是牵引带(狗链)。在獒犬随行和受训时,主人要掌握方向的主导权。如果不按主人的意图行事,可以拉牵引带,迫使不能做违背主人意愿的事。

  食物刺激法。食物刺激法是在獒犬受训成功或吸引其***时给予食物奖励,调动训练积极性。如果只训练,忽视奖励,獒犬会觉得训练是一件极没有意义的事,一切训练**都是徒劳的。食物可以刺激獒犬的条件反射,让它知道如果听话就有好处。

  机械刺激和奖励结合训练法。这种方法是在獒犬拒绝接受训练时用机械法强迫其按指令行动,同时在动作成功或有起色时要给予奖励。如果机械刺激强度过大,过频繁,会使獒犬产生相反的反射,从每次受训开始就恐惧、躲避,记不住动作的要领。奖励虽然是必须的,但要适量,如果奖励过多会影响正常食欲,也不利于以后的训练。可以结合抚摸和口头表扬,达到奖励的目的,主人要真情流露。

  摹仿训练法。摹仿训练法是让受训獒犬观看一只训练有素的獒犬是如何接受训练并得到奖励的,从中受到影响和启发。这种方法可以生动有效的让獒犬明白要做什么,训练效果有时是机械刺激法所不及的。小威盛受到威盛的影响和启发,在训练时更加容易。

藏獒训练方法及训练原则2

  一 循序渐进

  任何一种犬的训练,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藏獒的训练更是如此。因为藏獒不易接受训练,条件反射建立慢,所以训练过程中必须逐步提高,不能急于求成。

  二因犬制宜

  依据不同藏獒的自身性格、素质特点和神经类型,在训练方向、训练科目选择上和训练进度上,要因犬制宜,分别对待。对不同类型及行为反应的犬应分别对待,有以下几种分类: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混合型、被动防御较强型、主动防御较强型、食物反射较强型、探求反应较强型。实际训练藏獒过程中,将藏獒归属为混合型、主动防御较强型、食物反射较强型三种类型。

  三巩固提高

  因为藏獒在训练中建立条件反射慢,容易消退。所以在训练中,要不断巩固藏獒已形成的能力,在巩固的基础上,增加训练的内容和难度。巩固是指加强藏獒能力的'稳定性和基础的扎实性,提高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和突破。但需注意提高是有限度的,不能超出藏獒自身的生理活动极限。


短跑的3种训练方法 (菁选2篇)(扩展4)

——合唱的音准训练方法3篇

合唱的音准训练方法1

  (一)合唱队员发声技巧影响合唱音准

  发生技巧是影响音准的一个因素。如果唱的时候力量过大,音量过大而人的气息**不足,就会使合唱中的音高偏低。反之则是,如果用力过猛,就会是合唱时音高偏高。在很多合唱的团队中,很多为了追求合唱的音量而严加训练,非常容易导致音高不准,使合唱训练中的音准很难掌握。

  (二)合唱队员共鸣体的调节影响合唱音准

  如果合唱队员共鸣体的调节不恰当,也会从音准方面体现出来。如果声音过于尖细,或者缺少低泛音的嗓音,合唱队就可能会出现音准偏高,并导致音高偏高;反之,松散的或者缺少高泛音的嗓音则可能导致音准偏低。即便是合唱队中在音高上不存在这方面

  (三)合唱队员的声区影响合唱音准

  对于初学合唱者而言,很多人还不能自如地调节自己的声区。原因在于,一是尚未掌握转换声区的技巧,缺少相关的练习;二是没有掌握**与音高有关的声带张力的技巧。当合唱队员从重声区过渡到轻声区的时候,声带肌肉的拉力会变大,这就容易造成音高的偏高,很多初学者都会有这种现象的出现,即使是那些听音能力很高,本身的音准很好的人也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合唱队员必须经过长期而刻苦的练习,才能做到**地掌握和运用气息、声区和共鸣体,并能合理地将其搭配在一起才有可能掌握合唱中的音准。

  (四)合唱队员的个体状态影响合唱音准

  一个人的声音会受其情绪、身体健康情况、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合唱教学中,这些个体队员的因素同样会影响合唱整体的音准问题。在兴奋和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合唱的队员会出现音高偏高的现象,消沉、压抑的情绪则会使队员的音准发生偏低现象。人的声音震动频率受到人的情绪影响是非常大的,无论是队员个人的因素,还是合唱队的外部原因,只要影响到队员的情绪,就对合唱的音准造成一定的影响。


短跑的3种训练方法 (菁选2篇)(扩展5)

——哈士奇的训练方法和饲养方法3篇

哈士奇的训练方法和饲养方法1

  吃饭训练

  准备笼子笼子是幼犬休息和吃饭的地方,家中无人或者主人在家比较忙,没有时间陪幼犬玩耍又怕幼犬捣乱的情况下可以把幼犬放进去休息。

  并且幼犬有随地捡东西吃的习惯,如果将她散放在家中的话,很可能会吃到危险物品而生病。有些幼犬还喜欢啃咬家具和地板,所以为了保护您的家具,最好把幼犬关起来。

  喂食问题幼犬刚到家时,不要着急喂食,在笼子内准备一碗清水即可。在进行笼内训练时,如果幼犬安静,则可以喂食作为奖励。

  3个月以下的幼犬,1天喂食4次,将适量的狗量用温开水或骨头汤泡软了喂。食物最好以狗量为主,不喂或者少喂零食,以免造成挑食的毛病。切忌把幼犬喂得太饱,这样会造成拉稀甚至降低免疫力。

  零食和玩具是在幼犬训练的时候用的,幼犬要得到他们必须付出代价,不能让她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零食和玩具,这样就会降低幼犬的服从性。零食以鸡肉,小粒的**或者狗饼干为主,不能喂细小的鸡骨头等容易划破肠胃的东西。玩具以会叫的球,铃铛等不容易啃坏和吞下的东西为主。

  排泄训练

  排泄训练幼犬一般是在睡觉和吃饭之后进行排泄。如果主人进行了有效的笼内训练,那么幼犬会习惯在笼子里吃饭和睡觉,这时就可以进行排泄训练了。

  幼犬不喜欢在自己睡觉的地方排泄,一般情况下会出笼子排泄。主人可以事先在笼子外铺很多报纸,把幼犬放出来之后让她在铺了报纸的地方活动,直到她排泄为止。

  当幼犬排泄之后,主人应及时的夸奖、抚摸幼犬,并且奖励给她零食或玩具。如果幼犬尿错了地方,也不要惩罚她,把尿清理掉,并且用除臭剂把味道除掉即可。

  在训练的时候,注意:做对了要及时奖励,做错了不要惩罚。这样坚持几天,幼犬就会在铺报纸的地方排泄,这时再慢慢减少铺报纸的数量,再坚持几天,再把报纸铺到厕所或者比较容易打扫的地方(不能离笼子太远)

  由于幼犬的排泄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经常会有憋不住乱拉的情况,那么主人就要坚持训练,巩固效果。当幼犬5、6个月大的时候,她就会习惯在外排泄,至此排泄训练结束。

  禁止咬人训练

  .禁止咬人训练幼犬多有咬人的坏习惯,经常会把主人的手咬破。在咬人训练中,要让幼犬懂得“No”这个口令。

  方法如下:当主人陪幼犬玩耍,幼犬张嘴想咬人的时候,主人马上严厉地说“No”,然后把幼犬放在一边不理她。过5分钟之后再去陪她玩,如果她还会咬人,继续说“No”,并且马上不理她。

  重复几次,幼犬就会慢慢明白咬人是不对的。如果幼犬在和人玩耍时没有张嘴,就要轻柔地夸奖她,抚摸她,慢慢的纠正幼犬咬人的习惯。

哈士奇的训练方法和饲养方法2

  哈士奇幼犬的喂养主要分为幼犬营养补充和哈士奇幼犬的日常饮食两方面。

  对于哈士奇幼犬来说,适量的钙质补充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样才可以让幼犬更加健壮,经济好容许的话,可以购买宠物专用的超能钙 鲨鱼软骨粉,每天3-5g;也可以在药店购买人用的“ 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每日早晚各半支。需要注意的`是,幼犬在四个月左右开始换牙,这期间一定要停止补钙,不然的话非常容易让幼犬长出双排牙。

  喂养得好的哈士奇,有了营养均衡的食物,小狗会长得肌肉饱满,骨骼健康,皮毛光滑。蛋白质可助生长发育, 细胞**的再生以及维持新陈代谢的不断进行,必要的脂肪酸可使狗的皮毛富有光泽,碳水化合物可以增加狗食物的分量,并帮助肠的正常蠕动有了营养均衡的食物,小狗会长得肌肉饱满,骨骼健康,皮毛光滑。

  幼犬发育的不同阶段,其身体各部的生长能力是不*衡的。在出生后的头3个月,主要增长躯体、增加体重,从第4个月开始至6个月,主要生长体长,7个月以后主要增长体高,这就要根据犬体不同 发育阶段所需要营养物质,确定饲喂的饲料种类和数量。从幼犬脱离母犬而进入**生活以后,在整个生长发育时期,均需供给充足而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如粮食、瘦肉、牛奶、蛋、蔬菜、鱼干油、骨粉等,并要做到定时定量。

  2~3月龄的幼犬,每天喂4~5次,每只幼犬日量标准是瘦肉200克,奶300克,蛋1个,大米250~500克,蔬菜250~300克,食盐3~5克,并补给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超能钙一类的钙粉等。如有条件的话可给幼犬一些猪、牛的软骨吃,但不要喂鸡骨头。8月龄以后,就可根据 成年犬的饲料日粮标准饲喂了。


短跑的3种训练方法 (菁选2篇)(扩展6)

——形体舞蹈基本训练方法 (菁选2篇)

形体舞蹈基本训练方法1

  1.腿部力量和柔韧性的练习

  (1)跪坐压脚背练习。

  (2)直角坐于地毯上,勾、绷脚面练习,挺胸收腹。

  (3)面对把杆双手扶把,提踵、落踵练习。

  (4)直立体前屈双手抱膝练习,双膝伸直。

  (5)直角坐于地毯上,向前压腿练习,双膝伸直。

  (6)大分腿坐于地毯上,向前、向侧压腿练习,双膝伸直,上体尽量贴近地面。

  (7)面对把杆站立向前压腿练习。保持挺胸收腹,立腰、立背形态,压腿时,腹部尽量贴近大腿。

  (8)侧对把杆站立向侧、向后压腿练习。向后压腿时抬头。

  (9)地面上仰卧向前踢腿练习。

  (10)地面上侧卧向侧踢腿练习。

  (11)地面上俯卧向后踢腿练习。

  (12)双手直臂撑地,双膝跪地向后、向侧踢腿练习。

  每个练习重复6~8次。

  2.腰部力量和柔韧性的练习

  (1)跪姿向后下胸腰练习,保持抬头挺胸形态。

  (2)背飞:俯卧在地毯上,头和双腿伸直尽量向上抬起。

  (3)双手放肩上坐在地毯上,向左向右扭腰练习。

  (4)侧卧在地毯上,向前屈膝收腿、含胸,向后伸腿、展胸练习。

  (5)双膝跪地双手撑地含胸、低头、弓背,挺胸、抬头、踏腰练习。

  每个练习重复6~8次。

  3.胸、腹部力量练习

  (1)俯卧撑

  (2)斜卧撑

  (3)仰卧起坐

  (4)两头起:双手上举仰卧*躺在地毯上,上体和双腿同时向上抬起。

  (5)收腹剪腿:仰卧*躺,双腿略抬离地面,两腿上下交替练习。

  (6)仰卧*躺在地上,模拟骑自行车练习。

  4.肩部力量和柔韧性练习

  (1)双臂摆动绕环练习。

  (2)压肩韧带:面对肋木,两手臂伸直放在肋木上,上体前倾压肩。保持抬头、挺胸、踏腰的形态。

  (3)背对肋木站立,双手体后握肋木,向前下拉肩练习。

  (4)双手持木棍,手臂伸直向前、向后转肩练习。

  舞蹈教学常用术语

  1、基训

  指以舞蹈演员或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2、主力腿

  指动作过程中,或者形成姿态时,支撑身体重心的一条腿,称主力腿。

  3、动力腿

  指与主力腿相对而言,非重心支撑的一腿为动力腿,可做各种屈伸,摆动等动作。

  4、起泛儿

  舞蹈俗语,指动作前的准备姿势,技巧前的准备动作,都称作“起泛儿”。

  5、法儿

  指舞蹈时是否得法,即动作是否符合规律,是否有韵味。

  6、韵律

  指在舞蹈动作中,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造成欲左先右,欲纵先收,以及动与静,上与下、高与低,长与短等辩证的规律,形成了舞蹈动作的韵律。

  7、身段

  指演员在舞台表演或训练中,各种舞蹈的形体动作的统称。从最简单的比拟手势到复杂的武打技巧,如:坐、卧、行、走、甩袖、亮相等都称为身段。

  8、形体

  指演员的身体形态。通用在戏剧中,尤为话剧和电影所常用。话剧和电影演员的身体训练和舞蹈训练称为:形体训练,这种课程称为:形体课。

  9、舞蹈动作

  指经过提炼和美化,有节奏,有规律的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

  10、造型

  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艺术**之一。在舞蹈中人们将雕塑性强的动作姿态称为“造型”。

  11、亮相

  指剧中主要人物第一次上场(有时也用于下场)或—段舞蹈,武打完毕之后,在—个短促的停顿中所做的姿态叫亮相,它也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程式动作。

  12、**

  此处指舞蹈训练课目的一种。即使舞姿静止在一个动作上,训练肢体的**力量和能力。

  13、身韵

  即舞蹈的“身法和韵律”。其基本的动作元素有提、沉、冲、靠、含、仰、移等。它是**舞蹈中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技法,体现了**古典舞蹈风格的特征。

  14、中间训练

  即站在训练场地中间做练习。是相对“扶把训练”而言。

  15、留头、甩头

  身体开始转动而头仍留向原方位不动,称“留头”。头从一方位迅速转向另一方位称“甩头”。例如“转圈”、“翻身”动作,开始转体时“留头”,当身体转动约180°时,再迅速甩头360°,以**旋转方向、增强动力。甩头也是亮相时的常用动作。

形体舞蹈基本训练方法2

  1.腿部力量和柔韧性的练习

  (1)跪坐压脚背练习。

  (2)直角坐于地毯上,勾、绷脚面练习,挺胸收腹。

  (3)面对把杆双手扶把,提踵、落踵练习。

  (4)直立体前屈双手抱膝练习,双膝伸直。

  (5)直角坐于地毯上,向前压腿练习,双膝伸直。

  (6)大分腿坐于地毯上,向前、向侧压腿练习,双膝伸直,上体尽量贴近地面。

  (7)面对把杆站立向前压腿练习。保持挺胸收腹,立腰、立背形态,压腿时,腹部尽量贴近大腿。

  (8)侧对把杆站立向侧、向后压腿练习。向后压腿时抬头。

  (9)地面上仰卧向前踢腿练习。

  (10)地面上侧卧向侧踢腿练习。

  (11)地面上俯卧向后踢腿练习。

  (12)双手直臂撑地,双膝跪地向后、向侧踢腿练习。

  每个练习重复6~8次。

  2.腰部力量和柔韧性的练习

  (1)跪姿向后下胸腰练习,保持抬头挺胸形态。

  (2)背飞:俯卧在地毯上,头和双腿伸直尽量向上抬起。

  (3)双手放肩上坐在地毯上,向左向右扭腰练习。

  (4)侧卧在地毯上,向前屈膝收腿、含胸,向后伸腿、展胸练习。

  (5)双膝跪地双手撑地含胸、低头、弓背,挺胸、抬头、踏腰练习。

  每个练习重复6~8次。

  3.胸、腹部力量练习

  (1)俯卧撑

  (2)斜卧撑

  (3)仰卧起坐

  (4)两头起:双手上举仰卧*躺在地毯上,上体和双腿同时向上抬起。

  (5)收腹剪腿:仰卧*躺,双腿略抬离地面,两腿上下交替练习。

  (6)仰卧*躺在地上,模拟骑自行车练习。

  4.肩部力量和柔韧性练习

  (1)双臂摆动绕环练习。

  (2)压肩韧带:面对肋木,两手臂伸直放在肋木上,上体前倾压肩。保持抬头、挺胸、踏腰的形态。

  (3)背对肋木站立,双手体后握肋木,向前下拉肩练习。

  (4)双手持木棍,手臂伸直向前、向后转肩练习。

  舞蹈教学常用术语

  1、基训

  指以舞蹈演员或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2、主力腿

  指动作过程中,或者形成姿态时,支撑身体重心的一条腿,称主力腿。

  3、动力腿

  指与主力腿相对而言,非重心支撑的一腿为动力腿,可做各种屈伸,摆动等动作。

  4、起泛儿

  舞蹈俗语,指动作前的准备姿势,技巧前的准备动作,都称作“起泛儿”。

  5、法儿

  指舞蹈时是否得法,即动作是否符合规律,是否有韵味。

  6、韵律

  指在舞蹈动作中,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造成欲左先右,欲纵先收,以及动与静,上与下、高与低,长与短等辩证的规律,形成了舞蹈动作的韵律。

  7、身段

  指演员在舞台表演或训练中,各种舞蹈的形体动作的统称。从最简单的比拟手势到复杂的武打技巧,如:坐、卧、行、走、甩袖、亮相等都称为身段。

  8、形体

  指演员的身体形态。通用在戏剧中,尤为话剧和电影所常用。话剧和电影演员的身体训练和舞蹈训练称为:形体训练,这种课程称为:形体课。

  9、舞蹈动作

  指经过提炼和美化,有节奏,有规律的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

  10、造型

  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艺术**之一。在舞蹈中人们将雕塑性强的动作姿态称为“造型”。

  11、亮相

  指剧中主要人物第一次上场(有时也用于下场)或—段舞蹈,武打完毕之后,在—个短促的停顿中所做的姿态叫亮相,它也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程式动作。

  12、**

  此处指舞蹈训练课目的一种。即使舞姿静止在一个动作上,训练肢体的**力量和能力。

  13、身韵

  即舞蹈的“身法和韵律”。其基本的动作元素有提、沉、冲、靠、含、仰、移等。它是*舞蹈中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技法,体现了*古典舞蹈风格的特征。

  14、中间训练

  即站在训练场地中间做练习。是相对“扶把训练”而言。

  15、留头、甩头

  身体开始转动而头仍留向原方位不动,称“留头”。头从一方位迅速转向另一方位称“甩头”。例如“转圈”、“翻身”动作,开始转体时“留头”,当身体转动约180°时,再迅速甩头360°,以**旋转方向、增强动力。甩头也是亮相时的常用动作。


短跑的3种训练方法 (菁选2篇)(扩展7)

——播音发声共鸣的特点及训练方法 (菁选2篇)

播音发声共鸣的特点及训练方法1

  一个人的发音器官是天生的,没有办法改造,只能从使用方法上去想办法,而人体发音的共鸣腔也是天生的没有办法改变,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共鸣的调节,经过后天的训练加以改善,掌握共鸣的调节是扩大发声效率,改善声音质量的重要环节。

  播音发声有自己的共鸣特点,是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的声道共鸣方式。声道是人类发声的共鸣器官,在喉以上有喉腔、咽腔、口腔和鼻腔,喉以下的胸腔也起着重要的共鸣作用。其中口腔共鸣对于言语发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口腔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有声语言,不能发挥口腔共鸣的作用,就不可能使字音圆润动听,而且喉腔、咽腔共鸣以及鼻腔、胸腔共鸣就无从发挥其作用,所以我们说播音发声的共鸣效应,最主要的就是口腔共鸣,其它腔体的共鸣必须在口腔取得良好共鸣的基础上实现。

  口腔共鸣使声音明亮结实、字音圆润动听。它是在吐字的过程当中完成的,它不能脱离吐字而单独存在。播音发声对 共鸣的要求首先是保证字音清晰条件下的美化,所以也是要以口腔共鸣为主,泛音共鸣适量;其次是声音不失朴实、自然、大方,所以播音发声要灵活地变化各种共鸣的'比重,善于运用胸腔共鸣,并且使用微量的鼻腔共鸣。

  播音发声的整体感觉应该是:像一根弹性的声柱,有胸部的**,垂直向上,到口咽部流动向前,挂在硬腭的前部,透出口外。通过共鸣的调节**,可以使声音具有高低、强弱、圆展等等不同的变化,有助于达到感情和声音色彩的**。但是这里我们一定要注意,这种调节应该是具有整体观念,也就是说共鸣器官是一个整体,各共鸣腔是根据声带发出的具有各种不同频率的基因而产生共鸣的,同时声音在各共鸣腔中的扩大和美化,这种作用又是相互影响的,任何一种声音的发出都少不了高、中、低音三种共鸣效应。它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多少而已,而要把它们分清,那是不可能的。采用混合**共鸣发出的声音自然、均匀、流畅,为扩展音域、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播音发声共鸣的特点及训练方法2

  一个人的发音器官是天生的,没有办法改造,只能从使用方法上去想办法,而人体发音的共鸣腔也是天生的没有办法改变,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共鸣的调节,经过后天的训练加以改善,掌握共鸣的调节是扩大发声效率,改善声音质量的重要环节。

  播音发声有自己的共鸣特点,是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的.声道共鸣方式。声道是人类发声的共鸣器官,在喉以上有喉腔、咽腔、口腔和鼻腔,喉以下的胸腔也起着重要的共鸣作用。其中口腔共鸣对于言语发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口腔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有声语言,不能发挥口腔共鸣的作用,就不可能使字音圆润动听,而且喉腔、咽腔共鸣以及鼻腔、胸腔共鸣就无从发挥其作用,所以我们说播音发声的共鸣效应,最主要的就是口腔共鸣,其它腔体的共鸣必须在口腔取得良好共鸣的基础上实现。

  口腔共鸣使声音明亮结实、字音圆润动听。它是在吐字的过程当中完成的,它不能脱离吐字而单独存在。播音发声对 共鸣的要求首先是保证字音清晰条件下的美化,所以也是要以口腔共鸣为主,泛音共鸣适量;其次是声音不失朴实、自然、大方,所以播音发声要灵活地变化各种共鸣的比重,善于运用胸腔共鸣,并且使用微量的鼻腔共鸣。

  播音发声的整体感觉应该是:像一根弹性的声柱,有胸部的**,垂直向上,到口咽部流动向前,挂在硬腭的前部,透出口外。通过共鸣的调节**,可以使声音具有高低、强弱、圆展等等不同的变化,有助于达到感情和声音色彩的**。但是这里我们一定要注意,这种调节应该是具有整体观念,也就是说共鸣器官是一个整体,各共鸣腔是根据声带发出的具有各种不同频率的基因而产生共鸣的,同时声音在各共鸣腔中的扩大和美化,这种作用又是相互影响的,任何一种声音的发出都少不了高、中、低音三种共鸣效应。它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多少而已,而要把它们分清,那是不可能的。采用混合**共鸣发出的声音自然、均匀、流畅,为扩展音域、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短跑的3种训练方法 (菁选2篇)(扩展8)

——牧羊犬的训练方法与饲养方法 (菁选2篇)

牧羊犬的训练方法与饲养方法1

  吠叫

  先要让犬坐下,将牵引带的一端拴在牢固的物体上面,发出“叫”的口令以及手势(右手半伸,掌心向下,对着犬做抓握地动作3~4次),与此同时用食物在犬面前引诱,由于食物的刺激会引起犬的兴奋,但是又吃不到食物,犬便会吠叫。初期应在吠叫后给予食物奖励,以后要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取消奖励,以养成只听口令还有看手势就可以吠叫的要求。

  此外,也要培养犬对衔不着或者是衔不动的物品以发出吠叫的方式表示的能力。为此,可以利用最能够引起犬兴奋的物品,将其放在犬衔不到的地方,令犬去衔取,并且发出“叫”的口令,例如能叫立即给予奖励,并且将物品拿出让犬衔取。这样反复地训练,即可以培养出犬对衔不着或是衔不动的物品以吠叫形式表示的能力。

  安静

  在训练边境牧羊犬此动作时,另一人先要以鬼祟的动作接近犬,当犬欲叫的时候,主人应当发出“静”的口令,与此同时要做出手势(把右手置于嘴前,伸出食指,和鼻成一直线),并且轻击犬嘴,禁止犬叫出来,以保持安静。

  禁止

  据资料所示,训练此动作目的是为了纠正犬乱咬人、畜(禽)还有制止犬随地捡食以及不吃生人给予的食物,以防止发生意外地事故。

  前来

  此科目训练的目的是能够让犬在任何情况之下,可以根据主人的手势以及口令,很顺利地来到主人左侧然后坐下的能力。在训练时,先要唤犬名从而引起犬的注意,接着发出口令“来”,右手要做来的`手势(右手要向前*伸,随即自然地放下),与此同时左手拉训练绳并且向后退,以使得犬前来,当犬来到主人面前时,要及时奖励它,这样经过反复地训练,犬便可以按口令前来。但是提醒您应当注意,有的犬通常听到口令后或是看到手势而不前来,若出现此种情况,主人必须要有耐心和信心,想办法采取一切足以可以使犬兴奋的动作,比如后退、拍手蹲下还有向相反方向急跑等,以促使犬前来,切不可以用很突然的动作去抓犬或是追捉,否则的话会使犬受到影响。有的犬受到了新异刺激之后,不但不前来,反而会到处乱跑。这时要抓住训练绳,并且用威胁的口令,右手要做前来的姿势,令犬前来,当犬来到身边的时候,要及时进行奖励。

  随行

  此科目训练的目的是能够养成犬根据主人的指挥,靠近主人左侧然后并排前进的能力,并且保持在行进中而不超前、不落后的正确姿势。在训练的时候,先要在清洁*坦地面,令犬先游散一会儿,用手拉住其牵引带,唤犬名从而引起犬的注意,再发出口令“靠”的同时,用左手将牵引带向前拉,接着较快的步伐前进,每次行走要不少于100米。当犬出现超前或者是落后的情况时,应立即发出“靠”的口令给予纠正,并且拉牵引带1次,以给犬刺激。为了能够形成手势的条件反射,可以用右手拉好牵引带,并且放长一些,当犬一旦脱离了正确位置的时候,在发出“靠”口令的同时,使用左手拍一下自己的左大腿,这样经过反复多次地训练,即可以形成条件反射。当犬可以不用牵引带而根据口令正确随行时,可以进行变换速度以及方向的训练甚至是较复杂环境的训练,当犬受到新异刺激而不执行口令时,即可以发出威胁音调的口令,并且配合使用猛拉牵引带的刺激进行纠正。

  衔取

  衔取为多种使用科目训练的基础,同样也是玩赏犬经常会训练的一个动作,其主要目的是训练犬把物品衔给主人。衔取训练是较复杂的一种动作,包括“衔”、“来”、“吐”、“鉴别”等内容,所以,在训练时一定要分步进行,逐渐形成,不可以操之过急。

  首先要训练其养成“衔”和“吐”口令的条件反射。训练方法要根据犬的神经类型以及特殊情况分别进行对待,据了解,通常多用诱导以及强迫的方法。

  在使用诱导法训练的时候,宠物王建议您,要选择清静的环境以及容易引起犬兴奋的物品。右手要持该物品,然后迅速地在犬面前摇晃几下,以引起犬的兴奋,随之将其抛出1~2米远,再立即发出“衔”的口令,在犬到达要衔的物品以前欲衔取的时候,接着重复发出“衔”的口令,例如犬衔住物品,要给予“好”的口令以及抚摸奖励,让犬口衔片刻(大约30秒钟左右),即发出“吐”的口令,主人接下物品之后,应该给予它食物奖励。反复进行训练后即可以形成条件反射。

  有的犬须要使用强迫法进行训练。此时,令犬坐于主人地左侧,并发出“衔”的口令,右手持物,左手则扒开犬嘴,把物品放入到犬的口中,然后使用右手托住犬的下颌。在训练初期,在犬衔住几秒钟之后即可以发出“吐”的口令,把物品取出,并且给予奖励。当反复训练多次以后,即可以按口令进行“衔”、“吐”地训练。在此基础之上,接着进行衔取抛出物以及送出物品的能力,以使得训练犬具有鉴别式还有隐蔽式衔取的能力。在训练衔取抛出物的时候,要结合手势(右手应指向所要衔取的物品)进行,当犬衔住物品以后,可以发出“来”的口令,吐出物品之后要给予奖励。比如犬衔而不来,则应当利用训练绳掌握,令犬前来。

牧羊犬的训练方法与饲养方法2

  饮食:小狗需要一天喂三次,直至其六个月大。早上8点、中午2点、下午8点是最好的喂食时间。六个月大的小狗实施一天两次喂食计划。一岁大的狗实施一天一次喂食计划。狗食量的大小应跟据狗的食预和体重进行调整。潮湿的食物应加一点热水,但不是沸水,总是确保狗有新鲜的水喝。

  不要给狗吃得太多,并且不要喂食剩下的饭菜。奖励它的时候应该喂一些狗饼干或掰成小块的蔬菜水果。狗不在乎他们得到的是小块或大块的奖励,他们要的仅仅是奖励。给小的健康的奖励食品可以防止你的狗摄取更多卡路里。

  不要给小狗喂食。其蛋白质的含量往往过高而导制狗的骨骼生长问题。相反,你应该选择一些高品质的成年狗的食品,蛋白质的含量不超过24%。不要喂便宜的食物,否则在将来,狗会出现一些健康问题,你会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

  在刚开始喂食时,避免食物中有谷类食品和麦夫,并且还要注意狗食中不含有大麦及动物的边脚料(如鸡嘴、脚等)如果你选择喂一种与众不同的食物喂你的小狗,你最好让它渐渐的适应,否则在消化方面会有不良反应。

  开始新旧食物交替喂食,大约一星期左右,则可开始喂食新食物。加一点没有味道的(无任何香料的)、纯的酸乳菌,能帮助小狗避免胃痛。这项措施必须在任何转换**的时候采用,甚至是一些成年的狗,突然改变狗的食谱,会造成胃胀气和腹泻。


短跑的3种训练方法 (菁选2篇)(扩展9)

——篮球训练方法

篮球训练方法1

颈后负重深蹲:深蹲是反应身体素质水*的硬性指标之一,重点训练股四头肌及臀肌,旨在提高伸膝伸髋能力。对于篮球运动而言,下肢力量是一切的根源,是跑、跳的力量基础。**著名篮球训练师有句很著名的话:“全场48分钟内,你触球并使用上肢的时间可能占全部时间的四分之一都不到,但在48分钟内你无时无刻都需要使用你的双腿“。下肢力量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悬垂提拉、直腿硬拉:悬垂提拉是培养肩关节与髋关节协调做功能力的训练方法,从动作轨迹上看是模仿篮球场上的起跳动作,能够增加弹跳高度,提高起跳速率;直腿硬拉则是重在增强股后肌群及臀肌力量,提高奔跑速度及启动速率。

悬垂提拉

直腿硬拉

膝上翻、高翻:这两个动作虽然属于力量举及Crossfit的训练动作,但对篮球运动亦具有实战意义。除了模拟起跳动作轨迹提高弹跳之外,还能够训练到多关节协调发力及对爆发力的使用。

膝上翻

高翻

力量举组合练习:比膝上翻和高翻增加了站姿推举,彻底完**体将重物从“拉起”到完全“推起”的整个运动轨迹。完成这一过程的协调程度和速率反映了身体多关节协调发力的能力水*。进行该项训练除了提高力量水*外,更重要的是显著提升神经对肌肉的**能力,这是竞技对抗运动的必备素质。

Step 1. 提拉

Step 2. 膝上翻+颈前深蹲

Step 3. 颈前推举

台阶练习、正弓箭步、侧弓箭步:台阶练习、正侧弓箭步都旨在提高髋肌肌群能力,提高整体髋关节在不同发力方向的力量水*。

台阶练习

正弓箭步

侧弓箭步

山羊挺腰:罗马椅挺腰能够提高臀肌上侧竖脊肌、多裂肌及下背部肌群的**能力,提高奔跑、跳跃、扭转时身体的`稳定性。


短跑的3种训练方法 (菁选2篇)(扩展10)

——跑步速度训练方法

跑步速度训练方法1

  经过一个冬天的慢跑之后,你是否已经跃跃欲试,想最大程度激活自己的能量?神马?这段时间并没有安排马拉松赛?没有关系!速度训练带来的益处并不是只有在马拉松赛时才能得到体现。前奥运会马拉松运动员Nicole说,“速度训练能提高速度,增加身体肌肉水*、增强关节灵活度、并且增加燃烧热量。”那么,还等什么?赶紧运用下面对于耐力跑初学者的速成指导,行动起来吧!

  关于速度的问题

  要跑得更远,你更应该花时间来提升自己的速度。运动生理学家乔纳森博士说,“速度训练必须要有针对性和专业性。(你应该遵循适合自己的方法)”在锻炼中提升速度,能更有效的练就肌肉系统,并且利用糖原的酵解生成乳酸获得能量。这并不是说,只有跑马的人才能从中受益。那些把跑步当作业余消遣的人——包括健身和减肥人群——也可以从快跑中各取所需。

  根据2004年锡拉丘兹大学的研究,跑步比走路每公里多消耗50%的卡路里。速度训练之后,新陈代谢速率也会在更长的时间恢复到*静水*。实验显示,在45分钟的快速骑车运动后,新陈代谢速率曲线延长到了14个小时,这段期间比*时多燃烧37%的卡路里!

  什么时候开始提速?

  96年奥运会马拉松运动员Spangler说,如果你每周跑3次并已经坚持了3个月,你可以开始尝试速度训练了。但那些初学者和伤愈复出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增加一个月。“有氧基础锻炼期”十分重要,因为提高速度对身体的结缔**有较高的要求,要确保你拥有了一个强大的肌肉骨骼系统。不过在基础训练期加入一些速度训练也是非常有用的,像六组30秒的加速跑。“我发现这种方法可以让跑者不知不觉的提高速度,也不会对双腿造成太大的压力。”

  保持训练专注度

  Spangler说,资深跑者的速度锻炼应当尽可能的模拟比赛时的状态。首先应当注重耐力和速度两方面。您在跑步中可以加入两个间歇跑锻炼;一个是以比赛的跑步状态为基准的间歇跑锻炼,另一个是全力间歇跑锻炼;前者是为了适应比赛节奏,后者是为了锻炼冲刺阶段。推荐半马和全马跑者做一下这个锻炼:以跑马配速跑4英里(约6.5公里),然后快跑6次200M来感受如何调节速度。

  对于不参赛的跑者,教练也建议他们多尝试速度训练。“开始的时候可以引入一些小强度的速度训练,这样可以跑的更快,也使过程不那么枯燥。”Hunt推荐10组30秒10*30秒快跑,然后进行2分钟的恢复慢跑。或者,10*60秒快跑,然后2分钟的恢复跑。不需要天天锻炼,频率保持在每三天进行1次。“你不需要每次做太多,能保持这个频率就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