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男子汉
我们家的男子汉(精选17篇)
我们家的男子汉 篇1
6
教学目标
1.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描写。
2.体会“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1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3.学习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细致地观察和细腻地描写和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
讲解这篇课文时,首先要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从而抓住关键语句具体地复述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深入研究文章主体部分安排材料的顺序和特点,进而了解文章的主旨,有关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完成。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一提“男子汉”,我们的头脑中就会马上联想到。顶天立地、敢说敢为、正直无私、胸怀宽广等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忆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看一看和我们印象中的男子汉有何不同。(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1。)
王安忆,当代著名女作家。其小说《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文中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运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4.文中的“男子汉”具有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5.文中“他向往着去少林寺当和尚。可是我告诉他,’当和尚不能吃荤。他说:“‘用肉汤拌饭可以吗?“不可以。“那么棒冰可以吃吗?’他小心地问,是问‘棒冰’,而不是冰淇淋,甚至不是雪糕。”加点词“小心”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神态?
6.找出自学的疑难问题。
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
嗫嚅 倔强 有力 胆怯 沮丧 轮廓 风靡 恍惚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学生进行纠正。
2.刻画人物性格特征采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要求:能找出各种描写对应的句子。
3.文中“男子汉”具有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明确:(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4.“小心”一词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神态?
明确:(“小心”刻画了“男子汉”既想到少林寺去当和尚又舍不得不吃冷饮的心态。为了去少林寺,他已经决定忍痛割爱不吃冰淇淋、雪糕了,但连棒冰都不准吃,他就不能忍受了。“小心”就表现了“他”在提问时的这种希望得到肯定答复的心态和神情。)
5.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和同桌进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6.重点研讨“他对父亲的崇拜”这部分。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4。)
①本部分明写了哪两方面的事?
(爹有一次,他很不乖,我教训他,他火了,说:“我叫爸爸打你。”我也火了,说:“你爸爸,你爸爸在哪儿?”他忽然低下了脑袋,嗫嚅着说:“在安徽。”加点词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神态?
(2)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新 课 标 第一网
明确:
(①爸妈拌嘴时总是站在妈妈一边攻击爸爸;又总觉得爸爸是无所不能。
②表现了“他”内心的沮丧、空虚和想说又吞吞吐吐不敢说的神态。)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不必只局限于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部分。
七、布置作业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板书设计
我们家的男子汉
王安忆
性格:逐渐成熟 自主自立 刚强
描写: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生动 风趣 幽默
我们家的男子汉 篇2
教学目标:
1、能自主识字,积累词语,理解“让男子汉们自己好好儿地长吧”等句子的含义。
2、能根据课后“学习小建议”自主阅读,知道课文描写了小男子汉“吃饭爽气”、“崇拜父亲”、“要求独立”等事;知道这是个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孩子。
3、了解文中小标题的作用,并能学习课文的写法,以“他真是个男子汉”为题说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让男子汉们自己好好儿地长吧”等句子的含义。
2、解文中小标题的作用,并能学习课文的写法,以“他真是个男子汉”为题说一段话。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会男子汉形象。
1、体会父母对孩子慈爱的目光。
⑴请学生概述《父亲的谜语》和《看不见的爱》两课的主要内容。
⑵教师引语总结:亲人们用慈爱的目光关注着孩子的成长。作家王安忆也同样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出示课题)我们家的男子汉(齐读课题)
2、作家以姐姐的孩子为主人公,塑造了一个普通的男孩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男子汉气概。
(板书:男孩——男子汉)
二、品词赏句,细品男子汉气概。
1、梳理作家的写作思路。
⑴自读全文,思考:作家通过哪几个方面写了小男孩的男子汉行为?
⑵交流反馈,随机板书:对食物、对父亲、对独立。
2、谈谈对男子汉的个性见解。
⑴你们觉得作家笔下的小男孩是不是男子汉?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事例谈谈看法。
⑵随机交流反馈,用一个词概括小男孩的男子汉行径 。
预设1:对食物——
(写了四件事:①吃小笼包子;②编谜语;③吃大拇指;④想去少林寺。)
(关注)通过保姆之口,概括了小男子汉吃饭的特点——爽气。然后用略带夸张的语言具体写了小男子汉“吃”的特点、样子。吃饭的特点:量很多,范围广,吃得极有滋味。“什么都要吃”具体说明了范围广,“叫人看了不由得也会嘴馋起来”则从侧面生动表现了“有滋味”之“极”。特别是“当实在不能吃了时候,他便吃自己的大拇指,吃得十分专心,以至前边的嘴唇都有些翘了起来”一句,还有与大人们的对话,能否去少林寺一段,真令人忍俊不禁,指导学生着重朗读。
预设2:对父亲——
(关注)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两方面的事情。①爸爸妈妈拌嘴时,站在妈妈一边攻击爸爸,这是男孩子的天性所致,并不影响他对父亲的崇拜;②觉得爸爸是“无所不能”的(理解词语“无所不能”)。主要注意作者的用词,以“攻击”、“阵线”、“求援”、“冤案”、“对证”、“了结此案”等,以夸张或反语等,凸现出小男子汉鲜明的形象。
预设3:对独立——
主要以具体的事例,①不让人搀手(略写);②要自己买东西(详写)抓住小男子汉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写了他的可爱、有独立性,体会他从“胆怯——沮丧——耐心等待”的成长过程。(理解“沮丧”,思考:他沮丧什么?)
预设4:男孩?男子汉?
也许个别孩子会认为作家笔下描述的只是男孩子的行为,没有真正的男子汉气概。
(关注)主人公是一个儿童,从年龄和体魄上是称不上一个男子汉的。可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渐渐显露出了男子汉的意志、品质的萌芽,所以,他算是一个男子汉,一个小男子汉。同时“男子汉”也使课文增加了童趣和幽默感,也寄寓了作者对男孩的期望。
三、总结提升,深化男子汉内涵。
1、小组合作,用“他真是一个男子汉。 ”介绍一下作家笔下的男子汉。(每组分别从文中三个不同的方面综合起来说。)
2、难怪作家说——(出示最后两节)
(1)自读最后两节。
(2)质疑。
预设1:为什么说“神秘地”一点一点儿鲜明,突出,扩大,再扩大?
预设2:为什么说“这真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任何艺术还要艺术。”?
预设3:如何理解“让男子汉们自己好好儿地长吧!”(板书:男子汉们)
……
(3)结合文本释疑、存疑,体会父母等亲人对孩子关爱和期待的目光。
3、回忆一下学过的课文中你认为又男子汉气概的人物,说说“我心目中的男子汉”。
四、联系实际,具化男子汉行径。
1、说说“我身边的男子汉”。
2、抓住典型事例写一写“我身边的男子汉”。
板书设计:
我们家的男子汉
(小男孩)
他对食物感兴趣 执着
他对父亲很崇拜 帮助弱小
他对独立有要求 渴望独立
唉,让男子汉们自己好好地长吧!
教学效果反馈:
本文教学我以学生自学为主,围绕“你们觉得作者笔下的小男孩是不是男子汉?”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各抒己见,一方面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对中心的感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和组织材料的方法。
质疑的环节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使学生在释疑、存疑的过程中体会父母等亲人对孩子的关爱和期待。
我们家的男子汉 篇3
班级 姓名
一、整体感知
1. 课文的标题是“我们家的男子汉”,但写的却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子,这是为什么呢?读读想想,说说你的高见。
2. 课文分为开头语、主体部分、结束语三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大意,你一定不会感到为难吧。
二、重点研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3题
当他满了两周岁的时候,……淹没在济济的人群里了。
1. 选文写了哪两件事?这两件事表现了小男孩什么性格?想必你已经答案在胸了吧。
2. 我们把他送到了托儿所,“他”和“别的孩子”的哭一样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别的孩子和我们姐妹小时侯上托儿所哭的情景呢?作者的这点“小把戏”一定难不倒你。
3. 文中的“男子汉”是个才几岁的孩子,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中学生男子汉应具备什么样的品格呢?你可要畅所欲言哦。
三、品味精妙
下面句中加点的词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神态或性格,谈谈你的看法。
1.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2.他买橘子水日益熟练起来,情绪日益高涨,最终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
3.挨打时,他总是说:“不痛,不痛。”甚至哈哈大笑起来,很响亮很长久的笑,两颗很大的泪珠便在他光滑饱满的脸颊上滚落下来。
四、探讨研究
1. 文中说:“据姐夫来信说,他看了这句话,先是大笑,然后跑进洗手间,拿起一块毛巾捂住了脸。”你注意到这个细节了吗?他捂住脸干什么呢?
2.文中有些句子读起来感觉很“逗”,比如“历史真是螺旋形地上升”反复咀嚼,体会它的妙处。
3.本文是一篇大人写小孩趣事的文章,写得细腻生动。青春年少的你对童年的趣事、傻事、荒唐事一定记忆犹新。能把你心中印象最深刻、感觉特好玩的一件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吗?一定要写具体细致生动哦。
参考答案
一、1、他像男子汉一样有一定的独立性,有些勇敢和坚强,能坦然面对生活的挑战。2、开头语:交代写作对象;主体部分:具体描写“我们家的男子汉”;结束语:抒发我从“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引发的感受。
二、1.上托儿所和回安徽 坦然面对生活挑战。2.不一样。别的孩子,因“怕”而哭,充满伤感。“他”似乎只为参加一个仪式而哭,并无伤感。 与“他”不喜欢托儿所,却不作任何无效的挣扎构成对比,突出他能坦然面对现实。3.要有独立性,要勇敢坚强,能坦然面对生活的挑战,敢于承担责任等。
三、1.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他要独立的愿望之坚决。2.“可怕的狂热”是一种要满足成功感的外在表现。3.生动地表现了“男子汉”想表现自己不怕挨打而终于又忍不住的情状
四、1.他回忆起上海的生活,动情地哭了,但他的刚强又使他不愿意让别人看见他哭。
2.这句话本来是说历史在前进的过程中有着相似之处,但这种相似决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一种前进了、上升了的相似。这里用来概括要“抱”和要“走”的规律,除感觉准确外,还给人幽默感。3.略
拓展训练
儿子的创意
毕淑敏
一天,儿子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我说:“是很勇敢。可有些事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他扬了扬手中的杂志,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
“关于宗教,关于建筑,你懂多少?金牌历来都只有一块。”
“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可以卖斋饭,让参观的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比如……”
“人家征的是建筑创意,要像悉尼的贝壳状大歌剧院,有独特的风格。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
儿子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博物馆和大地粗糙的岩石泥土间要留有空隙,再用透明的建筑材料砌成外墙,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
“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矿泉水涌出来。再说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可以长久地保持你所要求的透明度?还有你设计的飞梯,螺旋状,多危险!还有……”
儿子摆摆手说:“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那就是最富有创造性的意见啊。”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
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
他淡淡地说:“银牌啊?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个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
我瞠目结舌。停了一会儿才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玩啊。”
(选文有删改)
1. 通读全文,请概括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2. 儿子说自己很“勇敢”,从全文来看,他的“勇敢”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写出其中两点。
3. 倒数第三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儿子的哪些性格特点?请分列出两点,并做简要分析。
4. 请分别列出文中母亲和儿子对“创意”的看法,并就他们其中的一种看法,谈谈你的意见。
5、《我们家的男子汉》和《儿子的创意》中,两个“男子汉”的形象都鲜活可人,你认为它们在写法上最成功的一点各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
1. 儿子不顾母亲反对敢于参加创意征文比赛并获银奖。
2.(1)敢于参加竞争激烈的创意征文赛。(2)敢于靠自己力量去日本。(3)勇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4)敢于想别人没想过的事情。
3.(1)自信,不满足于自己得银牌,对自己充满信心,认为应该得金牌;(2)天真,把不得金牌归结为是由于自己年龄小,确实是孩子的见解;(3)幽默,语言风趣,有个性,如“算了,给他个银牌吧”,有幽默感。(4)豁达,语言中流露出儿子的大度、潇洒,看问题与众不同。
4.(1)母亲的看法:创意是成熟的独特的见解(或发明创造),学生最大的创意是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2)儿子的看法:创意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敢于想像、善于想像、有创造性的想像)。(3)没有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极富个性的人物对话描写等,言之成理即可
我们家的男子汉 篇4
近来,颇时兴男子汉文学。北方的一些男性作家,真正写出了几条铮铮响的硬汉子。令人肃然起敬。令人跃跃欲试。自知只有仰慕的份儿,可又抵不住那份诱惑,也想来一条响当当的或者不那么响的男子汉。可是想到笔下的男性,招来的偌多的批评,不由有点手软,深感不可造次。然而,还是想写,没有男人的世界是不堪设想的。写谁呢?想来想去,想到了我们家里的一条男子汉。
那是姐姐的孩子。他们夫妻二人本不愿要孩子,他的出生完全出于不得已。因此,生下他后,他年轻的父母便像逃跑似地跑回了安徽,把他留在了家里。从此,我的业余时间就几乎全用来抱他。他日益地沉重,日益地不安于在怀里,而要下地走一走,于是便牵着他走,等到他不用牵也能走的时候,他却珍惜起那两条腿儿,不愿多走,时常要抱。,历史真是螺旋形地上升。
这是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
他对食物的兴趣
“他吃饭很爽气。”带他的保姆这么说他。确实,他吃饭吃得很好,量很多,范围很广——什么都要吃,而且吃得极有滋味。叫人看了不由得也会嘴馋起来。当然,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他不爱吃青菜,可是我对他说:“不吃青菜会死的。”他便吃了,吃得很多。他不愿死,似乎是深感活的乐趣的。他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他会为他喜欢吃的东西编儿歌一样的谜语。当实在不能吃了的时候,他便吃自己的大拇指,吃得十分专心,以至前边的嘴唇都有些翘了起来。当《少林寺》风靡全国时,他也学会了一套足以乱真的醉拳。耍起来,眼神都恍惚了,十分入迷。他向往着去少林寺当和尚。可是我们告诉他,当和尚不能吃荤。他说:“用肉汤拌饭可以吗?”“不可以。”“那么棒冰可以吃吗?”他小心地问,是问“棒冰”,而不是冰淇淋,甚至不是雪糕。“那山上恐怕是没有棒冰的。”我们感到非常抱歉。
他对父亲的崇拜
他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很少,和父亲在一起,就更少了。假如爸爸妈妈拌嘴,有时是玩笑的拌嘴,他也会认真起来,站在妈妈一边攻击爸爸,阵线十分鲜明;并且会帮助妈妈向外婆求援。有一次因为他叙述的情况不属实,酿成了一桩冤案,父子二人一起站在外婆面前对证,才算了结了此案。然而,假如家里有什么电器或别的设施坏了,他便说:“等我爸爸回来修。”有什么人不会做什么事,他会说:“我爸爸会的。”在他心目中,爸爸是无所不能的。有一次,他很不乖,我教训他,他火了,说:“我叫我爸爸打你。”我也火了,说:“你爸爸,你爸爸在哪儿?”他忽然低下了脑袋,嗫嚅着说:“在安徽。”他那悲哀的声音和神情叫我久久不能忘怀,从此我再不去破坏他和他那无所不能的爸爸在一起的这种境界了。
他对独立的要求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他出去,他不愿让人搀他的手了。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样挣扎着。有一次,我带他去买东西,他提出要让他自己买。我交给他一角钱。他握着钱,走近了柜台,忽又胆怯起来。我说:“你交上钱,我帮你说好了。”“不要不要,我自己说。”他说。到了柜台跟前,他又嘱咐了我一句:“你不要讲话噢!” 营业员终于过来了,他脸色有点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他忘了他要买什么了。我终于忍不住了:“买一包山楂片。”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我有点后悔起来。后来,他会独自个儿拿着五个汽水瓶和一元钱到门口小店换桔子水了。他是一定要自己去的。假如有人不放心,跟在他后面,他便停下脚步不走了:“你回去,回去嘛!” 我只得由他去了。他买桔子水日益熟练起采,情绪日益高涨,最终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为了能尽快地拿着空瓶再去买,他便飞快而努力地喝桔子水。一个炎热的中午,我从外面回来,见他正在门口小店买桔子水。他站在冰箱前头,露出半个脑袋。营业员只顾和几个成人做生意,看都不看他一眼。他满头大汗的,耐心地等待着。我极想走过去帮他叫一声“同志”,可最后还是忍住了。
他的眼泪
“他哭起来眼泪很多。”这是一个医生对他的评语。每当眼泪涌上来的时候,他总是一忍再忍,把那泪珠儿拦在眼眶里打转。他从不为一些无聊的小事哭,比如不给他吃某一种东西啦,没答应他某一次要求啦,碰疼了什么地方啦,他很早就开始不为打针而哭了。他尤其不为挨打哭。挨打就够屈辱了,何况为挨打哭。因此,打他时,他总是说:“不痛,不痛。”甚至哈哈大笑起来,很响亮很长久地笑,两颗很大的泪珠便在他光滑饱满的脸颊上滚落下采。后来,他终于去了安徽和他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了。有一次,我给他写信,信上说:“你真臭啊!” 这是他在上海时,我时常说他的一句话。因为他很能出汗,无论冬夏,身上总有一股酸酸的汗味儿。据姐姐来信说,.他看到这句话时,先是大笑,然后跑进洗手间,拿起一块毛巾捂住了脸。他用拼音字母回了我一封信,信上写:“王安忆,你真是一个好玩的大坏蛋。”这也是他在上海时,时常说我的一句话。
他对女性的态度
他不喜欢女孩子,不喜欢一切缠绵悱侧。带他去看一个话剧,其中有一段,一个姑娘对她的爱人抒发一段长长的,丰富的,曲曲折折的感情。他忽然极其鄙夷而又愤怒地说:“发嗲!”鄙夷是可以理解的,我只觉得他的愤怒有点不必要:“为什么这样生气?”我问他。“哼!” 他恨恨地哼了一声。他爱和男性玩,无论是同他一样大的孩子,还是成年人。实在无人可玩的时候,女性,他也接纳了。和女孩子在一起,他的胸怀忽然地宽大起来。最先进的武器让她用,最优良的地形让她站,自己则赤手空拳,他决不发起进攻。而她只要轻轻一碰他,他便仰面倒下,那倒下的姿态很帅,牺牲得漂亮。幼儿园里有个女孩子叫燕子,长得挺漂亮,黄黄的头发在脑后束起一大把。却很骄横,有一次,竟然把他从台阶上推了下去,磕破了膝盖,而他却没有回一下手,他说: “我看她是女的,算了。”他总说:“我最恨燕子了!”可是有一次,他早晨醒来告诉我,他做了一个梦,梦到了燕子。“你想她了?”我问他。“我才不想她呢!我梦见我和她在吵架。”
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当他满了‘两周岁的时候,我们决定把他送托儿所了。去的那天早上,他一声不响,很镇静地四下打量着。当别的孩子们哭的时候,他才想起了哭。哭声嘹亮,并无伤感,似乎只为了参加一个仪式。每天早上,送他去托儿所都很容易,不像我们姐妹几个小时候那样,哭死哭活不肯去。问他:“喜欢托儿所吗?”他说:“不喜欢。’’可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去,也就坦然地接受了这个现实,不作任何无效的挣扎。据老师说,他吃饭很好,睡觉很好,唱歌游戏都很好,只不过还有点陌生。然而,他迅速地熟悉起来,开始交朋友,打架,聚众闹事。每日里去接他,都要受到老师几句抱怨。
在他四岁的那年,他的老保姆病了,回乡了,他终于要去安徽了。他是极不愿意去的。他的父母对于他,更像是老师,严格有余,亲切不足。并且,亦喜亦怒,全听凭他们的情绪。走的前一天,他对外婆说:“外婆,你不要我了,把我扔出去了。”外婆几乎要动摇起来,想把他留下了。上海去合肥,只有一班火车,人很多。车门被行李和人堵满了,大人们好不容易挤上了车,留下他在月台上。他真诚地着急起来:“我怎么办呢?”我安慰他:“上不去,就不走了。”他仍然是着急,他认为自己是非走不可的了。车快开了,姐姐说:“让他从窗口爬进来吧!”我把他抱了起来,他勇猛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台。窗口边的旅客都看着他,然后不约而同地伸手去抱他。他推开那些妨碍他的手,抓住一双最得力的,跳进了车厢,淹没在济济的人群里了。
这就是我们家的男子汉。看着他那样地一点一点长大,他的脸盘的轮廓,他的手掌上的细纹,他的身体,,他的力气,他的智慧,他的性格,还有他的性别,那样神秘地一点一点鲜明,突出,扩大,再扩大,实在是一件最最奇妙的事情了。这真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任何艺术还要艺术。写到这里,简直不想写小说;既不想写女人,也不想写男人。唉,让男子汉们自己好好儿地长吧!
我们家的男子汉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品味欣赏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2、能力目标: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学会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
1、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2、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细腻传神地刻画人物的方法。
2、生动、风趣、幽默而含蓄的语言。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同学们,我想跟大家一起分享我昨天晚上做的一个梦,不知大家有没有兴趣?,我梦见了当红歌星周杰伦!周杰伦打电话对我说:李老师,我无时无刻不惦念着您对我的教育之恩!天冷了,我给您空邮了一件棉衣......我满心欢喜地打开邮包一看——只有一枚纽扣!外加一句话:棉衣太重了,空邮太贵了,就只邮了棉衣上的一枚纽扣......听到大家爽朗的笑声,看到大家热情的面容,我坚信咱们今天的配合一定会很默契,同学们今天的表现一定会很出色,送给大家一句话:(出示幻灯片)“谁参与,谁快乐!争做课堂成功者!”(高声齐读)争做课堂成功者!大家有没有信心?那咱们把自信融入到高声朗读中,用最最洪亮的声音齐读一遍,好吗? 好,上课!
一、 导课——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儿膝下有黄金”......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给予了男子汉很高的评价。那么什么是男子汉呢?《现代汉语词典》中男子汉的定义是指男人,强调的是男性的健壮或刚强,可作家王安忆声称她4岁的小外甥是个男子汉!还宣称“没有男子汉的世界是不堪设想的!”那么,这个男子汉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我们家的男子汉》
二、 导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我们将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
(一)、自主学习,感知课文
“这个环节我们将自主学习,比比谁的自学能力强,看看哪个小老师当得称职,究竟花落谁家,鹿死谁手,让我们6分钟后拭目以待!”
老师我来当,比谁能力强!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6分钟后比谁的自学能力强:
1、 字词:
不堪设想 恍惚 吃荤 嗫嚅 倔强
风靡全国 潦草 沮丧 打量 轮廓
2、 本文在组织安排材料方面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3、 开头语最后一段的“这是一个孩子”、“这是一个男人分别”照应了主体部分的哪标题的内容?
从“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引发了怎样的感受?(用原文回答)
“刚才这几位“小老师”当得真是有板有眼,只要你积极参与,你就会充满信心,只要你相信自己,你就会创造奇迹,因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参与,你会是央视演播厅的播音员、绚丽舞台上的大腕歌唱家、高档写字楼的资深文学家!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明星我来当,比谁最闪亮!“
轻声慢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四人一组合作进行角色分配与表演,8分钟后比谁的风采最亮丽!
我是播音员——你最喜欢哪些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分析语言特色。
我是大腕歌唱家——你怎样评价文中的男子汉?由“男子汉”联想起了哪首歌?并大方地唱几句。(板书:自主自立 刚强勇敢)
我是资深文学家——文章成功的塑造了“男子汉”的形象,有哪些好的写作方法?
“咱们班真是人才济济啊,大家的多才多艺让我深受启发:平凡的人不是不可以当明星,而是缺少当明星的信心和勇气,平凡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平凡的人群中不是没有男子汉,而是缺少欣赏男子汉的眼睛。我们周围人群中肯定有许多响当当的男子汉,那么就让我们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找找生活中的男子汉吧——”
(三)、探究学习,拓展能力
主角我来当,比谁最风光!
1、谈谈你身边具有男子汉精神的人?
生活中的男子汉给了我们太多的朴实的感动,有这样一群男子汉相信会带给你更多的心灵的震撼——
2、出示《亮剑》剧照、《士兵突击》剧照、抗击非典的图片、抗击风雪的图片,抗震救灾的图片。
“不必说战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也不必说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时期,单是和平时期的沉着勇敢就足以诠释男子汉的深刻内涵:面对百年罕见的风雪灾害,他们用满腔热情消融坚冰,开辟出农民工回家过年的道路;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他们用钢筋铁骨撬开废墟,赢得了灾区朋友重获新生的时期!他们始终站在我们的前列!像这样具有男子汉品质的人真的是数不胜数,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你对男子汉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那么——”
3、你打算如何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女强人)?
三、 作业:
用你喜欢的写作方法,传神地描写你心目中的男子汉形象。
四、 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王安忆四岁的小外甥是一个真正的小男孩,更是一个响当当的男子汉!(画人)自主自立、刚强沉着的品质使他不仅是小姨王安忆眼里响当当的男子汉,也是我们心中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只要具备了男子汉的精神,再柔弱的身躯也会变得高大强壮,只要拥有了男子汉的气魄,再坎坷的道路也会夷为平地!那么,就让我们争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吧!(板书:争做男子汉)下面就让我们以男子汉的洪亮声音一起说:“我参与,我快乐!我是课堂成功者!”
五、 板书设计 自主自立
刚强沉着
争做男子汉
我们家的男子汉 篇6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描写。
2.体会“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1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3.学习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
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细致地观察和细腻地描写和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三、教学准备 :
小黑板或课件。
四、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一提“男子汉”,我们的头脑中就会马上联想到。顶天立地、敢说敢为、正直无私、胸怀宽广等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忆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看一看和我们印象中的男子汉有何不同。(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1。)
王安忆,当代女作家。其小说《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文中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运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4.文中的“男子汉”具有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5.文中“他向往着去少林寺当和尚。可是我告诉他,’当和尚不能吃荤。他说:“‘用肉汤拌饭可以吗?“不可以。“那么棒冰可以吃吗?’他小心地问,是问‘棒冰’,而不是冰淇淋,甚至不是雪糕。”加点词“小心”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神态?
6.找出自学的疑难问题。
(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
嗫嚅 倔强 有力 胆怯 沮丧 轮廓 风靡 恍惚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学生进行纠正。
2.刻画人物性格特征采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要求:能找出各种描写对应的句子。
3.文中“男子汉”具有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明确:(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4.“小心”一词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神态?
明确:(“小心”刻画了“男子汉”既想到少林寺去当和尚又舍不得不吃冷饮的心态。为了去少林寺,他已经决定忍痛割爱不吃冰淇淋、雪糕了,但连棒冰都不准吃,他就不能忍受了。“小心”就表现了“他”在提问时的这种希望得到肯定答复的心态和神情。)
5.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和同桌进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6.重点研讨“他对父亲的崇拜”这部分。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4。)
①本部分明写了哪两方面的事?
(爹有一次,他很不乖,我教训他,他火了,说:“我叫爸爸打你。”我也火了,说:“你爸爸,你爸爸在哪儿?”他忽然低下了脑袋,嗫嚅着说:“在安徽。”加点词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神态?
(2)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明确:
(①爸妈拌嘴时总是站在妈妈一边攻击爸爸;又总觉得爸爸是无所不能。
②表现了“他”内心的沮丧、空虚和想说又吞吞吐吐不敢说的神态。)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不必只局限于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部分。
(七)布置作业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我们家的男子汉 篇7
第七课时: 《我们家的男子汉》 (一)
学习目标:1、查工具书,读准文章字音,弄清字意。
2、能抓住关键语句具体生动的复述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
3、小组合作,探究课文思路,深入研究课文主体部分安排材料的顺序和特点。
4、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课前学习:1、熟悉课文内容。
2、阅读王安忆的有关作品。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男子汉,是指男人,强调的是男性的健壮或刚强,而课文写的却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子,但作者为何称他为男子汉呢?让我们去看看王安忆是怎样来刻画他的男子汉的气概的。
二、速读课文,创设问题情境。
1、抓住关键语句,具体生动的复述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
2、展开讨论:文中的男子汉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子,但作者为何称他为男子汉呢?(或问“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几岁的小男孩是一条‘男子汉’?)
3、你认为文章写得最精彩、最感人的地方是哪里?
三、小组合作,探究文章主体部分安排材料的顺序和特点。
文章是按人物的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再加上五个小标题使文章条理清晰,眉目分明。
四、第二单元的阅读提示中写到:“有人的童年,远未定型,却表现出了未来的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某些个性。”根据文章小标题结合文章内容,你能想象出“男子汉”将来的某些个性吗?你认为真正的男子汉要具有什么品质?
答案可能有:耐心、独立、刚强、勇敢、专心等。
五、课后学习:
请亲朋好友回忆有关你的童年趣事,并整理一下,课上交流。
我们家的男子汉 篇8
八我们家的男子汉
教学目标
1.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描写。
2.体会“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1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3.学习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细致地观察和细腻地描写和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
讲解这篇课文时,首先要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从而抓住关键语句具体地复述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深入研究文章主体部分安排材料的顺序和特点,进而了解文章的主旨,有关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完成。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一提“男子汉”,我们的头脑中就会马上联想到。顶天立地、敢说敢为、正直无私、胸怀宽广等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忆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看一看和我们印象中的男子汉有何不同。(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1。)
王安忆,当代著名女作家。其小说《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文中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运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4.文中的“男子汉”具有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5.文中“他向往着去少林寺当和尚。可是我告诉他,’当和尚不能吃荤。他说:“‘用肉汤拌饭可以吗?“不可以。“那么棒冰可以吃吗?’他小心地问,是问‘棒冰’,而不是冰淇淋,甚至不是雪糕。”加点词“小心”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神态?
6.找出自学的疑难问题。
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
嗫嚅倔强有力胆怯沮丧轮廓风靡恍惚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学生进行纠正。
2.刻画人物性格特征采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要求:能找出各种描写对应的句子。
3.文中“男子汉”具有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明确:(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4.“小心”一词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神态?
明确:(“小心”刻画了“男子汉”既想到少林寺去当和尚又舍不得不吃冷饮的心态。为了去少林寺,他已经决定忍痛割爱不吃冰淇淋、雪糕了,但连棒冰都不准吃,他就不能忍受了。“小心”就表现了“他”在提问时的这种希望得到肯定答复的心态和神情。)
5.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和同桌进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6.重点研讨“他对父亲的崇拜”这部分。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4。)
①本部分明写了哪两方面的事?
(爹有一次,他很不乖,我教训他,他火了,说:“我叫爸爸打你。”我也火了,说:“你爸爸,你爸爸在哪儿?”他忽然低下了脑袋,嗫嚅着说:“在安徽。”加点词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神态?
(2)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明确:
(①爸妈拌嘴时总是站在妈妈一边攻击爸爸;又总觉得爸爸是无所不能。
②表现了“他”内心的沮丧、空虚和想说又吞吞吐吐不敢说的神态。)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不必只局限于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部分。七、布置作业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板书设计
我们家的男子汉
王安忆
性格:逐渐成熟 自主自立 刚强
描写: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外貌描写
语言:生动 风趣 幽默
我们家的男子汉 篇9
江苏大丰三中 jsdfyjl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幽默风趣的细节描写。2、感受“男子汉”自主自立、刚强坦城的精神品格。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人们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为什么呀?因为妈妈疼我们、爱我们。确实,这个世界没有母亲、没有女人是不可想象的。同样,没有父亲、没有男人也是不堪设想的。没有男子汉,人类将无法延续下去,女人也将无法生存。那真正的男子汉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我们家的男子汉》。二、整体感知:1、解题:题目中的“我”是指谁?“男子汉”又是指谁?(1)简介作者:先让学生介绍,再放投影。王安忆,当代著名女作家,是作家王愿坚和茹志鹃的女儿。王愿坚的代表作品有小说《七根火柴》《党费》等,茹志鹃的作品集有《百合花》《静静的产院》《高高的白杨树》等。王安忆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流逝》《小鲍庄》《锦绣谷之恋》《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等,另有长篇小说《纪实与虚构》《69届初中生》《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达到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理解”与“爱”是她的创作宗旨。她的早期作品多侧重于感情的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2)“男子汉”是指姐姐家的孩子,即小姨侄。(3)作者写了小姨侄哪一段时间的生活经历? 从出生到四岁。2、师生互动,解读文本。不一定面面俱到,能大致梳理课文内容即可。你觉得文中所写的小男孩可爱吗?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1)开头部分:交代写作对象,写孩子的出生、留在外婆家的原因及其与“我”的关系。(2)他对食物的兴趣①量很多,范围很广,极有滋味,“叫人看了不由得也会嘴馋起来”,从侧面写出他吃饭极有滋味。②补写吃青菜一事,风趣幽默。③“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三刻钟”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极难安静下来的,但“他”却很有“耐心”,可见其兴趣之浓厚。④他为了去少林寺,愿意在吃上做出一些牺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已经不简单了),但毕竟还是吃的诱惑力来得大。⑤这一段写一个孩子、一个男孩子的特点。所有的细节描写都体现了小男孩率真的性格特点。被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李镇西李老师之所以能爱生如子、以生为友,就是因为他有一颗不灭的率真的童心。而这些又是我们许多成年人所没有的高贵品质!(3)他对父亲的崇拜①写他帮妈妈攻击爸爸,是男孩子的天性,体现他男子汉同情弱者的品质。丝毫不妨碍他对爸爸的崇拜。②写他认为爸爸无所不能,表现了一个离开父母的孩子想得到父亲有力臂膀支撑的一种想像。③结尾处真实地再现了孩子对爸爸的深切思念。(4)他对独立的要求①走路时,从他那挣扎的状态中,可见他想要独立的愿望之坚决,“男人”的性格初见端倪。②去买山楂片时,我本想帮他的,却使他失去了一次自己锻炼的机会,因而他显得“沮丧”。③对去换橘子水的独立性和狂热性,是一种要满足成功感的外在表现,表现小男孩越来越想与成人一样享受独立做事的满足,流露出作者的关爱赞赏之情。④在柜台外等候的细节,可拓展一些内容。引导:每个人在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接受风雨的洗礼,怎么能在社会上独当一面呢!(5)他的眼泪①写“他”男儿有泪不轻弹,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刚强,但这种刚强又有别于成年人。②“拿起一块手巾捂住了脸”,这是他由来信想起了在上海时的生活,到了动情处竭力掩饰自己的泪水,可见他是一个坚强的男孩子。③无情未必真豪杰,有情亦是大丈夫!这一部分表现“他”的刚强,“一条男子汉”的形象已经显现。(6)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①只是觉得好玩才哭的,符合一个孩子的性格。②“可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去……不作任何无效的挣扎。”表现他作为一个男孩子、一个男人、一条男子汉的刚强、成熟。③回安徽时的勇敢,也是细节描写,表现他的沉着。(7)结尾部分开头一句总结上文,点题。一个“这”字,指代了上文主体部分所写的内容。抒发自己从“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引发的感受,体现了作者对这一类孩子的关爱之情。(从其观察的细致、长期上可看出)三、拓展延伸:(1)0—4岁的一个小男孩,他的生活中肯定不会有什么豪言壮语或有什么惊天壮举,感动我们的只是那些真真实实的一个个生活细节。小结引伸:在日常生活中或写文章时,细节往往能收到以一当十的良好效果。不是很多人都在说“细节决定成败”嘛!那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细节描写呢?怎样才能描写好细节呢?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著名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文章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描写的目的是要达到生动形象,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要写好细节描写应注意下面几点。1、 选用典型细节。2、细致观察事物。3、精心锤炼词语。4、巧妙运用修辞。我们共同生活半年多时间了,大家能说一说老师或同学们身上的某个言行举止方面的细节吗?让学生随机地说一说。(2)作者为什么把这样一位四岁的小男孩称为男子汉?归纳一下课文中的“男子汉”所具有的品质。有志不在年高,男子汉也没有年龄的尺度、性别的限制,只要具备这些优秀品质,就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完成板书并小结)(3)你知道现实生活中,一般人眼里的男子汉是什么样子的吗?金钱、权力、相貌、身份、地位……相貌堂堂、权倾一方、腰缠万贯……(4)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呢?能举出一些你所了解的男子汉的事例吗?a、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仍与老百姓同甘苦、共患难,在人民的心目中,他们是公仆、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周恩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孔繁森:扎根雪域、献身边陲,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和人民。牛玉孺:担任呼和浩特市的市委书记期间,当地的工业产值成倍增长,城市面貌大有改观,他把权力交给了人民,他造福了一方百姓,却牺牲了自己的健康。b、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普普通通的人,他们能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用自己的智慧为社会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人们的心目中,他们是兄弟、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雷 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自己省吃俭用,却能胸怀他人。袁隆平:一位相貌平平的七旬老人,穿梭在田头,心系天下民生。徐本禹:一介文弱书生,生活拮据,却能只身支教穷山僻壤,无怨无悔。田世国:孝心动天地、泣鬼神,捐贤救母,反哺之举,令世人动容。c、师参与其中:其实在我们自己的家中、在我们的长辈甚至是晚辈中也不乏男子汉。在这篇课文中女作家用心地观察,细腻地描绘出了一个三、四岁的男子汉。他崇拜父亲,自己身上也处处闪耀着男子汉的光辉。确实,小时候人都会觉得自己的父亲非常了不起,父亲对我们的态度往往能影响我们的一生。老师记得小时候,家住在农村。那时妈妈还未生下弟弟,家里就我和妹妹两个女孩。每次出去走亲访友时,爸爸总让我坐在他宽宽的肩膀上。别人看见了,就会半真半假地对他说:“看你,还把个丫头顶在头上!”这时爸爸就会笑着说:“丫头是我们家的宝啊!”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和我一般大的女孩大多初中没毕业就出去打工挣钱养家了,而爸爸却扛着多方的压力让我和妹妹高高兴兴地读完了大学。因此,小时候坐在爸爸肩上那温馨的情景永远定格在了我的心里。后来,在散文《父爱绵长》中我曾这样写过:爸爸走了,妈妈从来不要求我们把工作做得怎么样,相反每次都叮嘱我们不要因为工作而累坏了身体。但小时候,骑在爸爸肩上赶路的情景却让我们记忆犹新,因为坐得高看得远,不知不觉中便能走完很长的路。现在想来,那是爸爸给了我们更高的起点,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落后于别人呢!无论是孝敬老母,还是做好工作……父亲平凡而短暂的一生,虽无任何惊人之举,也无显赫的身份与地位,他只是用心扮好了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男人的角色,在邻里乡亲的眼里、在我们子女的眼里,他是表率、是楷模、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去仔细观察了吗?用心感受了吗?四、小结升华:好,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一个关于男子汉的话题。照着板书小结课文内容。在一个蹒跚学步、稚气未脱的小男孩的生活细节中,我们认识到了男子汉的真谛。至情至信、自主独立、刚强坦诚的人就是男子汉。不论年龄的大小、不论职位的高低、也不论财富的多寡,只要拥有了这些(指着板书右侧)优秀品质,你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最后请欣赏《男儿当自强》,让我们在歌声中寻觅男子汉的雄姿!
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 率真爽气 感情真挚 自主独立刚强坦诚沉着勇敢
我们家的男子汉 篇10
5、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一、读写下列词语,并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繁衍 天之骄子 传递 婚姻 预料 媒体 十八般武艺 多媒体 媒人
天之骄子:
媒体:
十八般武艺:
多媒体:
二、仔细读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 ,诞生于 年,现在存放在
。它的作用是: 。
2、如今,多媒体电脑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人们可以用它:看 ,听 ,打 ,发 , cd, vcd, 卡拉ok……要是你的多媒体电脑连接贯通全球的 公路,还可以在家中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那才真叫“ , ”呢!
三、仔细读文交流讨论下列各题。
1、“埃尼阿克”和 “天之骄子”之间的区别在哪儿?
2、电脑和多媒体有什么关系呢?
3、计算机会越来越“神”,它到底会“神”到什么程度呢?请你发挥想象说一说。
4、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说。
6、我们家的男子汉
一、从文中找出你眼中的生字词,并写下来,读读、记记。
二、仔细读读课文,交流讨论下列各题。
1、把文中集中刻画小男孩性格特点的语句划下来,并在旁边作好批注,说出作者用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小男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2、再读概括小男孩的性格特点,说出小男孩的形象,及给我们的启示。
3、他真的具备男子汉的条件了吗?说说你对“男子汉”的含义理解。
4、文章的题目改为《我们家的小男孩》好不好?为什么?
5、文中作者对待小男孩的言行给我们哪些启发?请结合具体的内容谈谈。
6、文中的小男孩很容易勾起我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回忆一下你小时侯堪称男子汉或女强人的事情,说出来跟我们一起分享。
7、把你小时侯称得上是男子汉的壮举用生动、幽默的话写出来。
8、以“男子汉”为话题写一段话发表你的看法
9、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写写班里男子汉和非男子汉的行为。
10、摘抄词语及寓意深刻的句子在积累本上。
(第7、8、9三题写在中作文本上,每天一篇)
我们家的男子汉 篇1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描写。
2.体会“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1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3.学习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
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细致地观察和细腻地描写和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三、教学准备 :
小黑板或课件。
四、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一提“男子汉”,我们的头脑中就会马上联想到。顶天立地、敢说敢为、正直无私、胸怀宽广等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忆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看一看和我们印象中的男子汉有何不同。(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1。)
王安忆,当代女作家。其小说《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文中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运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4.文中的“男子汉”具有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5.文中“他向往着去少林寺当和尚。可是我告诉他,’当和尚不能吃荤。他说:“‘用肉汤拌饭可以吗?“不可以。“那么棒冰可以吃吗?’他小心地问,是问‘棒冰’,而不是冰淇淋,甚至不是雪糕。”加点词“小心”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神态?
6.找出自学的疑难问题。
(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
嗫嚅 倔强 有力 胆怯 沮丧 轮廓 风靡 恍惚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学生进行纠正。
2.刻画人物性格特征采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要求:能找出各种描写对应的句子。
3.文中“男子汉”具有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明确:(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4.“小心”一词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神态?
明确:(“小心”刻画了“男子汉”既想到少林寺去当和尚又舍不得不吃冷饮的心态。为了去少林寺,他已经决定忍痛割爱不吃冰淇淋、雪糕了,但连棒冰都不准吃,他就不能忍受了。“小心”就表现了“他”在提问时的这种希望得到肯定答复的心态和神情。)
5.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和同桌进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6.重点研讨“他对父亲的崇拜”这部分。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4。)
①本部分明写了哪两方面的事?
(爹有一次,他很不乖,我教训他,他火了,说:“我叫爸爸打你。”我也火了,说:“你爸爸,你爸爸在哪儿?”他忽然低下了脑袋,嗫嚅着说:“在安徽。”加点词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神态?
(2)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明确:
(①爸妈拌嘴时总是站在妈妈一边攻击爸爸;又总觉得爸爸是无所不能。
②表现了“他”内心的沮丧、空虚和想说又吞吞吐吐不敢说的神态。)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不必只局限于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部分。
(七)布置作业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我们家的男子汉 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品味欣赏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2、能力目标: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学会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
1、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2、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细腻传神地刻画人物的方法。
2、生动、风趣、幽默而含蓄的语言。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同学们,我想跟大家一起分享我昨天晚上做的一个梦,不知大家有没有兴趣?,我梦见了当红歌星周杰伦!周杰伦打电话对我说:李老师,我无时无刻不惦念着您对我的教育之恩!天冷了,我给您空邮了一件棉衣......我满心欢喜地打开邮包一看——只有一枚纽扣!外加一句话:棉衣太重了,空邮太贵了,就只邮了棉衣上的一枚纽扣......听到大家爽朗的笑声,看到大家热情的面容,我坚信咱们今天的配合一定会很默契,同学们今天的表现一定会很出色,送给大家一句话:(出示幻灯片)“谁参与,谁快乐!争做课堂成功者!”(高声齐读)争做课堂成功者!大家有没有信心?那咱们把自信融入到高声朗读中,用最最洪亮的声音齐读一遍,好吗? 好,上课!
一、 导课——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儿膝下有黄金”......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给予了男子汉很高的评价。那么什么是男子汉呢?《现代汉语词典》中男子汉的定义是指男人,强调的是男性的健壮或刚强,可作家王安忆声称她4岁的小外甥是个男子汉!还宣称“没有男子汉的世界是不堪设想的!”那么,这个男子汉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我们家的男子汉》
二、 导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我们将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
(一)、自主学习,感知课文
“这个环节我们将自主学习,比比谁的自学能力强,看看哪个小老师当得称职,究竟花落谁家,鹿死谁手,让我们6分钟后拭目以待!”
老师我来当,比谁能力强!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6分钟后比谁的自学能力强:
1、 字词:
不堪设想 恍惚 吃荤 嗫嚅 倔强
风靡全国 潦草 沮丧 打量 轮廓
2、 本文在组织安排材料方面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3、 开头语最后一段的“这是一个孩子”、“这是一个男人分别”照应了主体部分的哪标题的内容?
从“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引发了怎样的感受?(用原文回答)
“刚才这几位“小老师”当得真是有板有眼,只要你积极参与,你就会充满信心,只要你相信自己,你就会创造奇迹,因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参与,你会是央视演播厅的播音员、绚丽舞台上的大腕歌唱家、高档写字楼的资深文学家!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明星我来当,比谁最闪亮!“
轻声慢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四人一组合作进行角色分配与表演,8分钟后比谁的风采最亮丽!
我是播音员——你最喜欢哪些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分析语言特色。
我是大腕歌唱家——你怎样评价文中的男子汉?由“男子汉”联想起了哪首歌?并大方地唱几句。(板书:自主自立 刚强勇敢)
我是资深文学家——文章成功的塑造了“男子汉”的形象,有哪些好的写作方法?
“咱们班真是人才济济啊,大家的多才多艺让我深受启发:平凡的人不是不可以当明星,而是缺少当明星的信心和勇气,平凡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平凡的人群中不是没有男子汉,而是缺少欣赏男子汉的眼睛。我们周围人群中肯定有许多响当当的男子汉,那么就让我们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找找生活中的男子汉吧——”
(三)、探究学习,拓展能力
主角我来当,比谁最风光!
1、谈谈你身边具有男子汉精神的人?
生活中的男子汉给了我们太多的朴实的感动,有这样一群男子汉相信会带给你更多的心灵的震撼——
2、出示《亮剑》剧照、《士兵突击》剧照、抗击非典的图片、抗击风雪的图片,抗震救灾的图片。
“不必说战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也不必说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时期,单是和平时期的沉着勇敢就足以诠释男子汉的深刻内涵:面对百年罕见的风雪灾害,他们用满腔热情消融坚冰,开辟出农民工回家过年的道路;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他们用钢筋铁骨撬开废墟,赢得了灾区朋友重获新生的时期!他们始终站在我们的前列!像这样具有男子汉品质的人真的是数不胜数,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你对男子汉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那么——”
3、你打算如何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女强人)?
三、 作业:
用你喜欢的写作方法,传神地描写你心目中的男子汉形象。
四、 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王安忆四岁的小外甥是一个真正的小男孩,更是一个响当当的男子汉!(画人)自主自立、刚强沉着的品质使他不仅是小姨王安忆眼里响当当的男子汉,也是我们心中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只要具备了男子汉的精神,再柔弱的身躯也会变得高大强壮,只要拥有了男子汉的气魄,再坎坷的道路也会夷为平地!那么,就让我们争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吧!(板书:争做男子汉)下面就让我们以男子汉的洪亮声音一起说:“我参与,我快乐!我是课堂成功者!”
五、 板书设计 自主自立
刚强沉着
争做男子汉
我们家的男子汉 篇13
【目的要求】
感知多彩的童年生活画卷,体味人生道路的起点阶段,激励自己珍惜童年时光;体会文章字里行间的情感。
【知识重点难点】
(一)《我们家的男子汉》
1. 重点:以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叙事。
[分析] 课文分为开头语、主体部分和结束语三个部分。
开头语,交代本文的写作对象。这一部分交代要写的是姐姐的孩子,这个孩子是怎么出生、又是怎么留在自己家里的,以及他和“我”的关系。
主体部分,具体描写“我们家的男子汉”。课文用小标题分类,从5个方面进行描写
①他对食物的兴趣。作者由保姆的话引出“他”吃饭的特点:“量很多”,“范围很广”,而且“吃得极有滋味”。“什么都要吃”具体说明了“范围很广”,“叫人看了不由得也会嘴馋起来”则从侧面生动地表现了“有滋味”之“极”。写吃青菜的事是补笔,先是不爱吃,然后是“吃得很多”,补说“什么都要吃”之漏。“他不愿死,似乎是深感活的乐趣的”一句使人感到其风趣、幽默。然后概述吃小笼包子、编谜语、吃大拇指三件事,详写想去少林寺一事,具体表现“他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这一部分主要表现一个孩子,一个男孩子的个性特点。
②他对父亲的崇拜。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两方面的事情。一是爸爸和妈妈拌嘴时,站在妈妈一边攻击爸爸。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是男孩子的天性所致。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父亲的崇拜。二是觉得爸爸是“无所不能”的。举了修电器和“叫爸爸打你”两件事为例。因为在孩子心目中,爸爸就是无所不能的。这也表现了一个离开父母的孩子想得到父亲有力臂膀的支撑的一种想像。而从爸爸不在身边的悲哀之深,可以侧面体会出孩子思念爸爸之切。这一部分也表现出了一个孩子,一个男孩子的个性特点。
③他对独立的要求。这一部分写不让人搀手和要自己买东西的事,来表现“他”对独立的要求。写第一次的失败。提出要求,要自己说,虽然有点紧张但勇敢地开口,这些都是作为一个男人要求独立的表现;而失败后的“沮丧”则是这种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的表现。而“忽又胆怯起来”,紧张得忘了“要买什么东西了”,这都是一个孩子的正常表现。再概述“他”自己去换橘子水的独立性和狂热性,可以体会出,“可怕的狂热”是一种要满足成功感的外在表现。最后具体写一次自己看到的“他”买橘子水的情况。应该说,“他”去买橘子水并不很顺利,不受重视,但“他”的态度就具体表现了“狂热”。在这一部分里,除了表现了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以外,一个男孩子,一个要求独立的男人的性格已初见端倪。
④他的眼泪。这一部分写“他”的眼泪,分两个层面来写。一是写“他”“男儿有泪不轻弹”。“总是一忍再忍”,“从不为一些无聊的小事哭”’“很早就开始不为打针而哭了”,“尤其不为挨打哭”,都可以让我们感到“他”的刚强。但这种刚强又有别于成年人,这从一些细节中也可以看到。如“挨打就够屈辱了,何况为挨打哭”的心理;挨打时总是说“不痛,不痛”,甚至哈哈大笑起来,但终于两颗很大的泪珠滚落下来。二是写“他”真到动情方流泪。写“他”看到王安忆信上说他“你真臭啊”以后,先是大笑,“然后跑进洗手间,拿起一块手巾捂住了脸”,捂住脸干什么?“他”回忆起上海的生活,动情地哭了,但“他”的刚强又使“他”不愿意让别人看见他的哭,所以“他”“跑进洗手间,拿起一块手巾捂住了脸”。这一部分主要表现“他”的刚强,“一条男子汉”的形象已经显现。
⑤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这一部分写了上托儿所和回安徽两件事。这两件事都表现了“他”面对不得不做的事,“坦然”接受,“不作任何无效的挣扎”,就勇敢地去面对的态度,也就是“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他”虽然“不喜欢”托儿所,但第一次上托儿所时,“他”“一声不响,很镇静地四下打量着”,每天“送他去托儿所都很容易”;在托儿所虽然“还有点陌生”,但吃饭、睡觉、唱歌游戏都“很好”。写回安徽的情况同样表现了这一点。“极不愿意去”,对外婆说“外婆,你不要我了,把我扔出去了”,都是留恋、不愿走的表现。但当“他”上不上车时,“他”又“真诚地着急起来”,即使我安慰“他”“上不去,就不去了”,“他”“仍然是着急”,因为“他认为自己是非走不可的了”,其结果是“勇敢地”从窗口爬进去,跳进了车厢。这一部分主要表现“他”对生活挑战的勇敢面对,沉着,刚强,成熟,“一条男子汉”的形象更加鲜明。
结束语,抒发自己从“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引发的感受。这一部分共四句。开头一句总结上文,点题。一个“这”字,指代了上文主体部分所写的内容。然后第二句写自己观察到的“他”生理、心理、精神等各方面的变化。“一点一点长大”“一点一点鲜明”突出了“他”的成长过程,也表现了观察的长期、细腻。“实在是一件最最奇妙的事情了”,是抒发自己的感受。
第三、四句承“一件最最奇妙的事情”,接着直抒自己的感受。“这真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任何艺术还要艺术”,意思是比任何文学作品更富有文学生,比任何艺术作品更富有艺术性。“这”指代第二句,“真”在这里是的确、实在的意思。最后一句表现了感慨之深。“简直”在这里表示完全如此(语气带有夸张),“既不想……也不想……”“让男子汉们自己好好儿地长吧”则可以体会到对像“我们家的男子汉”这一类孩子的无限关爱之情。
本文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
小“男子汉”的形象。
2. 难点:语言的哲理性。
[分析] “历史真是螺旋形地上升。”这句话本来是说历史在前进的过程中总有着相似之处,但这种相似决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前进了、上升了的相似。这里用来概括要“抱”和要“走”的规律,除了觉得很准确以外,还给人一种幽默之感。这些都和“我们姐妹几个小时候”不一样。
开头称呼“他”是“我们家里的一条男子汉”,结束说“这是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除了感到风趣、幽默以外,细细体会,很有意味。“一条男子汉”,说明这个孩子确实有着男子汉的刚强;“一个男孩子”,则说明“他”毕竟是一个孩子;“一个男人”,则说明“他”身上又有着一些成年男人的性格。因此,这个孩子集男子汉、孩子、男人的特点于一身,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应该说,在这些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细腻的体验。这三个方面集于一身的特点也是全文描写“男子汉”的基调。
我们家的男子汉 篇14
第八课时: 《我们家的男子汉》 (二)
学习目标:摘出文中细腻描写人物的有关语句,体会描写的精妙之处。
课前学习:品读文章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教学步骤:
一、课上小组交流自己小时侯的事,每人着重讲一个方面,要讲得具体细致。
二、仔细阅读课文。
摘出文中细腻描写人物的有关语句,并做赏析。
三、划出文中你认为写的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并作赏析。
四、课堂练笔:写一个你熟悉的小孩。
要求:1、仿照文章的结构,用小标题串联全文,一题一事,重点记叙二三事。
2、观察要细致,描写要细腻,语言力求做到生动、幽默。
课堂交流小作。
五、课后学习:
修改自己的小作
我们家的男子汉 篇15
教学目标:
1.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描写。
2.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3.抓住关键语句复述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
教学重点:
1.“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2.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感悟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男”字组词,表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预想回答:男婴、男孩、男青年、男子、男子汉。
2.你知道中外历能称得上男子汉的有谁吗?
预想回答:岳飞、杨家将、巴顿、成吉思汗、林肯……
二、读课文,看看作者笔下的“男子汉”。
注意从哪几方面写的,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预想回答
1.他对食物有足够的兴趣;
2.他崇拜父亲,认为父亲无所不能;
a) 他有独立的要求,要求独立做事;
b) 他不轻易掉眼泪;
c) 他沉着面对生活挑战。
三、教师主持讨论
有的同学认如何为小学一年级新生做开学准备为男子汉应该是男性的成年人,应该是健壮的、刚强的,而文中写的是男孩,不能称他为男子汉;有的同学则同意作者的观点,认为他可以算是男子汉。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课文,看看作者为何称这个小男孩为男子汉。
要求:申明自己的观点:要以课文内容为依据。(达到进一步熟悉课文的目的)
四、读课文开头和结尾的几段文字,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我们家的男子汉”的特点。
我们家的男子汉:他有独立意识;他刚强,不轻易落泪;面对不得不做的事,他坦然接受。……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
五、品味本文描写细腻、语言的风趣幽默。
学习方式:由临近的四个同学组成小组讨论,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比一比谁先找到这样的句子,比比谁找得多。
六、写作练习
利用周六日或放学以后的时间,到自己居住的大院或街道,观察几个小朋友玩耍时的情景,描写其中一个小朋友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教案点评:
本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设计两次讨论,是为了让学生仔仔细细地读课文,感受、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现力。
我们家的男子汉 篇16
【教学目标】
1、阅读本文,能用自己的话清楚地概括出文中小男孩的性格特征。
2、体会、感悟本文生动、细致的语言。
【教学重点】体会、感悟生动、细致的语言。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一提到“男子汉”,我们都钦佩不已。那么,看到“我们家的男子汉”这个题目,你会考虑写谁呢?(生答)……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王安忆家的“男子汉”。 二、思考讨论: 1、有的同学认为男子汉应该健壮、刚强,而文中这样一个小男孩不能称为男子汉;有的同学则同意作者的观点,认为他可以算是男子汉。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要求:先表明观点,再根据课文内容陈述理由。 学生讨论,教师引用王安忆文中的原话作小结:“这是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 2、学了本文,你对男子汉有什么新的认识? 明确:不论年龄大小,不论事业成功与否,只要具有男子汉的优秀品质,就是真正的男子汉! 三、感悟语言: 体会、感悟本文生动、细致的语言。 【示例】 “那么棒冰可以吃吗?”他小心地问,是问“棒冰”,而不是冰淇淋,甚至不是雪糕。 “小心”写出他既想到少林寺去当和尚又舍不得不吃冷饮的心态。 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 【方法总结】 怎样使你的语言变得生动、细致? 1、用修辞(比喻、拟人等) 2、准确的词语(动词、形容词等) 3、多角度描写(动作、神态等) 四、学以致用: 运用这节课所学方法写一个片段: 把你小时候称得上是男子汉的壮举用生动细致的语言向大家描绘一下。 学生写作,全班交流。 一、 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清楚地概括出文中小男孩的性格特征。 2、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说出“男子汉”的含义。 4、用所学写作方法写一片段。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同学们说说下面图片中所显示的分别是谁?生答(贝克汉姆、姚明、斯瓦辛格、成龙、孔令辉)看来同学们对这些明星都很熟悉,有些学生甚至特别崇拜他们。他们似乎是一种男子汉形象的代表。是不是外表强悍就是男子汉呢,这个问题让我们一些学生产生了困惑。前几天我就收到了一位同学的这样一封邮件。同学们想看吗?生答(想)可以,但我要提一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为我出出主意如何来回这一封信。 徐老师:您好! 我是您的一位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惑,能请您给我一些指点吗?我将非常感谢。 来到这所新的学校,彼此都很陌生。朋友很少,我也并没在意。可渐渐的,我发现同学们开始疏远我,说我是胆小鬼,不是个真正的男子汉。难道男子汉就是他们所讲的一起打架的哥们义气,敢站起来和老师顶嘴吗?……………我觉得不应该是这样,可又发现身边的许多人都在这么认为和这么做着。我感到困惑和迷惘,您能告诉我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吗? 此致 敬礼 徐雨 2004.2.9 是啊,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男子汉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看看作者笔下的这位主人公符合男子汉的标准吗? 二、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迅速地浏览全文,然后告诉我,作者笔下的这位男子汉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并说出依据。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作批注。 全班交流。 三、 写作。 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一位男子汉的一些性格特征。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试着给徐雨同学回一封信。把你认为的班中某位男子汉形象进行简单勾勒,并举一具体事例,来回复徐雨的这封邮件。 学生写作。 全班交流。 四、 品味写作手法及技巧。 同学们回信都写得很好,但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和作者比起来有些差距。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个小男孩写得这么生动,让我们情不自禁的都喜欢上了他。大家一定很想学学作者的写作手法,使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好。下面请同学们找出你所喜欢的作者写的精彩之处,并注明你喜欢他的原因。 学生在书上做批注。 看来同学们喜欢的作者写得精彩之处很多,那么,这些都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呢?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归纳出你们一组所欣赏的作者的写作方法,并举例说明。或者推荐出你们组内组员所采用的好的写作方法。最后我们还将评出发言积极小组、最佳合作小组、讨论热烈小组和回答精彩小组。 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 五、 拓展延伸。 作者写得这么好,我干脆把这篇文章推荐给这位学生,告诉他这就是真正的男子汉,你觉得是否妥当,为什么? 全班交流。 看来同学们认为不妥主要是由于这只是一个成长中的男子汉,还不符合我们中学生眼中的男子汉形象标准。那么,你认为男子汉还应具备哪些性格特征呢?请你用一个词概括。 全班交流。 六、 修改习作。 现在,我们学了作者的一些写作技巧,也基本了解了什么人才称得上是男子汉。下面, 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一些写作方法,将你刚才所写的信件进行修改完善。 全班交流。 七、 总结。 同学们写得多好,这就是我们班的男子汉们。看着他们那样的一点一点的长大,他们的身体,他们的力气,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性格,他们的诙谐、幽默,还有他们的性别, 那样神秘地一点一点鲜明,突出,扩大,再扩大,实在是一件最最奇妙的事情了。唉, 让男子汉们自己好好儿地长吧! 八、 作业。 将这封信修改完成输入电脑,按照邮箱的地址寄给这位同学。 教学设想:创设一封信的情境导入,并使之贯穿全文。整体感知人物形象后学生写作。 学生在交流习作中发现不足,进而探讨作者精彩的写作手法及技巧。在探讨中,先让学生独立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然后小组讨论,将刚才每个学生所找的优美语句交流后进一步归纳出这是何种写作手法。接着,在原文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探讨中学生眼中的男子汉形象。最后,在学习了本文的写作手法,并了解男子汉含义的基础上进行习作修改。 我们家的男子汉 篇1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