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穗的故事(精选5篇)
麦穗的故事范文第1篇
刚毕业那阵,因为找不到工作,我常常感觉十分郁闷。所以,回到家常常会把自己关在屋里,一个学中文的女孩子,竟然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这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选错了专业?
那时外婆还活着,当我把自己关在屋里时她总是来敲我的门,我在屋里嚷着:我累了,能不能让我休息一会儿?无名的怒火总是乱发。外婆其实是一个慈爱的人,一生劳碌奔,波,一个人把四个孩子拉扯大。外公去世得早,她又在“”中遭到冲击,妈妈和我说,就是在最艰难的时候,外婆还是微笑着养着几盆串红。外婆说,有那几盆红艳艳的花,心里就觉得温暖。
出来吃饭时外婆盯着我说:“记得小时候跟我去麦田里拾麦穗吗?”
我低头吃着饭,不知道吃饭和拾麦穗有什么联系,茫然地点着头。外婆接着说:“那时很多人去收割过的麦田里拾麦穗,有人拾得多有人拾得少,但只要弯下腰,只要努力地找,每个人都会拾到麦穗。”
我抬起头看着外婆,外婆说:“只要慢慢地找,总会找到麦穗的。”
说完,外婆走了,背影很安宁。这个吃了一辈子苦的女人告诉我,只要仔细地寻找,一定会找到麦穗的。
我一阵哽咽,外婆是要告诉我不要灰心,要努力去找机会啊。
接下来的那些日子,我不再抱怨,而是静下心来和那些有意向的公司联系着,终于,我找到了一份比较合适的丁作,虽然薪水不太高,但我很喜欢。
外婆在我24岁生日那天又对我说,虽然每个人都能拾到麦穗,但是,要想拾得多,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啊。
是啊,去和外婆拾麦穗时,没有人比她拾得更多,她总是会在收割后的麦田里拾起那些散落的麦穗,而我们往往只举着几支。
以后的几年,我一直记得外婆的话,只要努力,就会拾到更多的麦穗。
果然,几年后我做得很出色,有了自己的公司,还被人称为成功人士。
麦穗的故事范文第2篇
一、精心设计预习单,让课前自学为分享奠基
《最大的麦穗》讲述了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从摘麦穗的缘由到弟子们如何摘麦穗,直至摘的结果,交代得完整而具体。但作者并非仅仅为了告诉读者这么一件事,而是缘事说理,利用这个故事来说明人生旅途中如何对待机遇的问题。
事例是本文的主体,道理是本文的主旨,教路和学路也应遵循文路,由事及理。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预习单。
二、有效组织学习活动,让课堂合作成为分享的翅膀
在教学《最大的麦穗》时,我根据预习单,设计了三个自学分享的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交流预习,完成字词教学,读好课文
师:这篇课文将近500字,只有一个生字,相信同学们通过预习,已经会写并理解生字词“麦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下面让我们来检测一下。
(师出示:麦垄、沉甸甸、麦穗)
(生读)
(师出示图片,学生指认麦垄和麦穗,理解麦垄和垄的意思)
师:像这样的一行小麦就叫麦垄。看看我们教室里的三组同学,将人去掉,桌子变成土,这就叫什么?
生:垄。
师:是啊,垄形似一条土龙,所以垄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龙,下面是土。
(生交流书写方法)
(打开预习单,学生默写“麦垄”)
小组分享:出示他评流程,检测预习单的一、二两项:
1.批改默写。完成第2项他评。
2.同桌先查是否标好段落序号,再查生字描红扩词,交流难理解的词语,然后一起朗读课文,重读读错或没读好的句子。完成第1项他评。
全班分享:
1.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交流解决的方法。
2.朗读长句子。
制订评价的标准,采用预习自评,课堂互评的机制,将无法评估变为实实在在的评价,学生思想重视了,预习的效果也就提高了。这个环节老师了解了预习情况,掌握了学生易读错的词“沉甸甸”和不理解的生词“麦垄”,采用了看图片联系实际的方式,高效地掌握了垄的意思和书写,真正体现了预习“以学定教”的出发点。
学习活动二:交流批注,以问题梯度交流,深入事例
自主学习:默读课文1~6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麦田、苏格拉底和弟子们的句子,圈画出关键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动笔写一写批注。
小组分享:(4人小组交流)
1.通过哪些词句看出麦田有什么特点?
2.通过哪些词句看出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麦穗提出了哪两个要求?
3.透过哪些词句看出弟子们是怎样摘麦穗的?
全班分享:
1.各组表述最佳答案。
2.纵观各组表述,进行点评。
这三个问题是教师对故事内容的准确把握,步步深入,不断上升。在交流的过程中配以“你们觉得苏格拉底提出的这两个要求容易做到吗,为什么?”和“这样,弟子们能摘到一个最大的麦穗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这种点睛之问,将内容与道理的联系点也理解透彻了,为明理做好铺垫。
此环节还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组长负责、组员补充的交流方式。充分预习和有效探讨进行结合,学生的回答条理清晰,理由充分,有广度,有深度。此过程不仅教学环节干脆利落,教师及时跟进,不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生能力也充分得到锻炼。
学习活动三:关注表达,走进文字深处,明了写作特点
自主学习:默读全文,找出所有含有深意的词句,体会其中隐含的意思,在书上写一写。(例如:麦地指人生)
小组分享:(4人小组交流)
根据课堂所得,调整补充,记录下来。比一比哪一组找得多,由写字最快的同学以最简单的方式记录。
全班分享:
1.各组展示。
2.纵观各组表述,进行点评。
课堂教学中,采用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多方求索,课堂交流也十分热烈,学生找出了几十处。一组交流:“麦地”指人生;“麦穗”指机会;“满是沉甸甸的麦穗”指人生中有很多很好的机会;“最大的麦穗”指最大的机会,远大的理想;“麦地的尽头”指走完了人的一生;“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指人生中有很多好机会;“眼前的一穗”指眼前的机会;“颗粒饱满的麦穗”指非常好的机会。其他组补充:“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指把握住机会;“追求应该是最大的”指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只许进不许退”指人生没有回头路;“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指人的一生中肯定有一个机会是最大的……
学生在分享中对蕴含的道理有了全面的理解,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最后一段文字。对于预习中的难点把握准确,及时给予方法,降低难度,拓宽思维,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处在思考的兴奋状态。最后让学生讨论本课的主要写作方法,也水到渠成。
麦穗的故事范文第3篇
亲爱的同学们:愉快的一学期结束了。让我们一起走进“能力挑战场”,畅游一次语文乐园吧!聪明的同学们,相信只要你们拿出“信心”与“细心”,就一定会采到很多智慧果!
一、拼音世界。(8分)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4分)
1)你好,dǒu qiào( )( )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tǐng bá ( )
( )的shēn qū ( )( )。
2)这chù sheng( )( )很líng lì ( )( ),倒向你奔来,反从kuà
( )下cuàn( )了。
3)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yì yáng dùn cuò ( )( )( )( )地唱
着什么。
2.看一看,选一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二、字词教室。(27分)
1.量词对对碰。(4分)
一( )沙滩 一( )耕地 一( )山脉 一( )河流
一( )松针 一( )昆虫 四( )谚语 五( )大炮
一( )散沙 一( )小说 一( )梯田 两( )转椅
2.先填补空白,再牵线搭桥。(4分)
挺拔( ) 听课
轻轻( ) 音韵
优美( ) 身躯
津津有味( ) 挥手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按类别写在横线上。(6分)
( )高( )重 奋不( )身 张( )李( ) 垂头( )气
( )( )有神 冷若冰( ) 弄( )作( ) 巍峨( )拔
A.褒义词: B.贬义词:
4.看一看,填一填。(填上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5分)
1)在山林里,我尽情( )着如画的美景,心旷神怡。
2)我( )着大树下面的这几只甲虫,听着它们演奏出的美妙音韵。
3)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 )地球,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4)老师走进教室,( )四周,笑着说:“今天的教室打扫得真干净!”
5)我们( )着先烈的遗像,心中升起一股敬意。
5.对号入座。(给下列带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8分)
一) 负:A.担负、负担 B.遭受 C.失败 D.背着
1)这场球赛现在才打了半场,胜负还很难分出。 ( )
2)人民肩负着保卫祖国的光荣使命。 ( )
3)他虽然身负重伤,但仍不下火线。 ( )
4)廉颇负荆请罪,使蔺相如深受感动。 ( )
二) 压:A.从上面加重力 B.用威力制服 C.制止 D.逼近
1)太阳压树梢了,爸爸下班也该回来啦! ( )
2)冲锋的部队被压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抬不起头。 ( )
3)他一用力,玻璃杯被压碎了。 ( )
4)学生运动被反动派镇压下去了。 ( )
三、句子天地。(24分)
1.写出下面各句的修辞手法。(6分)
1)每一树梅花,都是一首诗。( )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3)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
4)公园里,树真绿啊,人真多啊,花真美啊。( )
5)两相对照,不都把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心情写活了吗?( )
6)我熟悉的乡亲们呢?难道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地方?不,他们没有离开故土。( )
2.我们积累了不少诗词名句、格言警句,试着填一填吧。(5分)
1)我想用________(作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
美敬爱的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2)班主任老师教育我们要做诚实守信的学生,我不由想起古人告诫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我们来说,地球只有一个。我想借用一句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我保护环境的心声。
4)鲁迅先生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鞠躬尽瘁,我想起他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伯牙绝弦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句各写的是哪个季节?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4分)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3)梅子黄时日日雨,小溪泛尽却山行。( )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7)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4.按要求写句子。(5分)
1)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坐在轮椅上的他叫住了我,问我怎么不去看书。(改为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场十分及时的大雪,一定会改进明年小麦的丰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口语交际。(4分)
婷婷正在阳台上浇花,水洒在楼下李阿姨的床单上,李阿姨说:“婷婷,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床单上也锦上添花了。”
李阿姨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婷婷,应该怎样对李阿姨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精彩回放。(回忆所学课文,再连线)(5分)
《马诗》 龚自珍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逢入京使》 刘方平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岑参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贺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月》
五、开心阅读。(16分)
穷 人 (节选)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2分)
A.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自作自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描写桑娜神情的句子。(1分)
3.这段话主要是描写桑娜的( )(1分)
A.语言 B.心理活动 C.动作
4.这段话写出了桑娜抱回孩子后______________ 的心情。(1分)
5.这段文字选自课文《穷人》,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1分)
最大的麦穗
①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②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陆续走进了麦地。
③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④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⑤突然( )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 )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 )你们已经到头了( )这时( )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 )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 )似乎在嘲笑他们( )
⑥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⑦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里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当然,追求最大是应该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
1.“定夺”的意思是( )(1分)
A.决定取舍 B.决定夺取 C.一定夺取
2.为下列词语找意思相近的成语。 (3分)
东张西望――( ) 不失时机――( ) 如梦初醒――( )
3.在第⑤段的( )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4.苏格拉底的弟子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弟子们悟出了什么道理?用横线画出来,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这个道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麦穗的故事范文第4篇
每天傍晚,我都会到麦田里走一走,去感受风吹麦浪的气息。壮阔麦田延伸到的远方,有我的故乡。那里,也已是风吹麦浪香。故乡的麦田里,留下了我的足迹,我是沿着田垄走出来的,走到了城里。我是在麦子成熟的季节出生的,天生与麦田亲。亲亲的麦田,就像是一位看着我长大的亲人,它熟悉我,我也熟悉它。我的根在麦田里。
可是,有很多年,我疏远了麦田。每天在城市的高楼中穿梭,总是让我身心俱疲。我记得小时候,母亲总说,土地才是最养人的,田里的活儿再累,梦都是香的。远离麦田的日子,我的梦却是支离破碎的。有时候会梦到我在故乡的麦田里追风奔跑,跑着跑着就没有了路——那样的梦好累。城市的土地是冰冷的,没有麦田里那种温润清香的气息。离麦田越来越远,心中的思乡之情就越来越浓。直到我把新家安在这里,才真正体会到类似海子说的幸福:我有一所房子,面朝麦田,春暖花开。从此,我又是一个幸福的人了。
几个月了,我几乎每天都到麦田边上散散步,有时还到麦田里走走。从麦苗返青,到抽穗,我亲眼看着亲亲的麦子生长着,心里有说不出的欢悦。夕阳下的绿色麦田油画一样美,那种泼墨淋漓的绿色太酣畅了。暮晚的风儿荡漾,麦田里涌动着一波一波的绿浪,清香的味道弥漫开来。这个时节,麦田里散发出来的还是青涩的草木清香。我沿着田埂走,慢慢走。走着走着,我还会蹲下身子,闭上眼睛亲吻我亲亲的麦田。我使劲儿嗅着麦田里的味道,清气沁入肺腑,把我在俗世中沾染的尘埃荡涤一空,觉得整个人都安静了,干净了。麦田以安静的姿态,与我默默交流,我向它诉说着似水流年里那些遥远的往事,它在用心聆听。
麦苗抽穗,麦穗上顶着细细软软的麦芒,仿佛笼着一层薄薄的绿纱。我真想枕在麦田上,做一个绿色的梦。或者,我也站成一株麦子,守望着季节的风雨,等待着丰收的消息。
我知道,用不了多久,麦田就会变成金黄色,那时的麦香是甘甜而浓郁的。曾记得故乡的麦收时节,麦田里人声鼎沸,笑语声四面八方传送着,麦田成了欢乐之海。虽然劳累,但收获的喜悦让人振奋。如今家乡的人们用联合收割机收麦子,摆脱了繁重的劳动,我感到欣慰。坐在田埂上,极目千里麦田,仿佛看到了家乡的人们在跃跃欲试,准备着收获。
麦穗的故事范文第5篇
小品剧本路得记
幕后音:很久以前,在士师治理以色列的那段时期,曾发生过饥荒。在犹大伯利恒,有一个人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往摩押地去寄居。这人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子名叫拿俄米,他两个儿子,一个名叫玛伦,一个名叫基连,都是犹大伯利恒的以法他人。他们到了摩押地,就住在那里。后来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剩下妇人和她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娶了摩押女子为妻,一个名叫俄珥巴,一个名叫路得。在那里住了约有十年。玛伦和基连二人也死了,剩下拿俄米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拿俄米听说耶和华神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于是她和两个儿妇起行离开所住的地方,要回犹大地去。××
第一场
背景:台上靠里面,放一个用纸糊成石头形的凳子。
场景:有风在吹。拿俄米由两个儿媳搀扶着走上台。(三人各背个包袱,路得还背个羊角形的水瓶,)走到台中站住,拿俄米面对两个儿媳。
拿俄米对两个儿媳说:“你们各自回娘家去吧!愿耶和华神以仁慈待你们,像你们善待我和已死的人一样。愿耶和华神使你们两人有机会再结婚,都有好的归宿。”
拿俄米与两个儿媳亲嘴告别,两个儿媳就放声大哭,
一口同声地对拿俄米说:“不!我们必跟你一同回到你本国去。”
拿俄米说:“女儿啊,你们还是回去吧!”
并用手往回推二人。
“为什么要跟我走呢?我还能再生儿子来作你们的丈夫吗?回去吧我的女儿,走吧!”
再用手往回推二人。
“我已经年纪老迈,不能再有丈夫,即或说,我还有指望,今夜有可以生儿子,你们岂能等着他们长大呢?你们岂能等着他们不嫁别人呢?我查字典版权所有女儿,不要这样!我为你们的缘故甚是愁苦,因为耶和华伸手攻击我。”
两个儿媳又放声而哭,俄珥巴将包袱解下交给路得,还有些犹豫时,拿俄米与俄珥巴亲嘴,用双手去推她,推出几步,拿俄米站住,俄珥巴就势往前走几步,又回来与婆婆拥抱而哭,大约半分钟时间,拿俄米又用手推俄珥巴,两人又前走几步,拿俄米站住,俄珥巴再往前走几步,俄珥巴又往回走,拿俄米迎上前,双手用力推俄珥巴,拦住她,就这样俄珥巴依依不舍地离开婆婆与路得,几步一回头地走了。拿俄米一直看着俄珥巴远去,看不见了,才回过身走向路得。
路得已将俄珥巴的包袱背好,站在原地看着两人。
拿俄米紧紧握住路得的手,对她说:“看哪,你嫂子已经回她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你也跟着你嫂子回去吧!”
路得坚决地说:“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你往哪里去,我也往哪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哪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里死,我也在哪里死,也葬在哪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
拿俄米激动地紧紧抱住路得,说不出话来,也就不再劝了。
路得搀着婆婆继续往前走。在台上往里绕到一圈时,拿俄米走得有些疲惫,路得就将拿俄米所背的包袱解下,自己背上,然后四处看看,见不远处有块石头,就扶着拿俄米去坐在上面。把水瓶的盖打开,递给拿俄米喝,拿俄米喝后,递给路得让她喝,路得摇摇水瓶,知道水不多了,就没喝,盖上盖背上了。为婆婆捶背。
拿俄米说:“我们还要走很远的路呢,你也歇歇吧。”
路得说:“我不累,上帝会加给我们力量走过沙漠。回到伯利恒的!”
拿俄米一听到路得的话,顿时来了力量要起身,路得马上搀起婆婆,
拿俄米说:“是的,上帝既然让我们听见祂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的消息,就是要呼唤我们回归故乡,一定会给我们力量的。走,我们走吧。上帝赐给我们行走的力量。”
说完话,两人向前走去!
此时幕后唱诗《新编赞美诗》短歌首《大山可以挪开》唱一遍(渐渐拉幕)进入第二场,音乐继续,开始幕后音。歌反复唱,直到幕后音结束。
第二场
背景:放几捆禾捆,装饰成秋收的场景。
幕后音:回归之路虽然充满坎坷和艰辛,但婆媳两人在上帝的恩赐中回到故乡伯利恒,正是开始收割大麦的时候。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的亲族中,有一个人名叫波阿斯,是个大财主。路得对婆婆拿俄米说:“容我往田间去,我蒙谁的恩,就在谁的身后拾取麦穗。”拿俄米说:“女儿啊,你只管去。”路得就去了,来到田间,在收割的人身后拾取麦穗。她恰巧到了以利米勒本族人波阿斯那块田里。波阿斯正从伯利恒来……
拉开幕,有名使女,手拿镰刀,跳舞而上,唱诗《新编赞美诗》首《收成归天家歌》,路得在其后上,有段距离。歌舞结束,波阿斯同两位仆人上,来到使女前。
波阿斯说:“愿耶和华与你们同在!”
使女们同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
波阿斯看了看路得,对一个仆人说:“那是谁家的女子?”
仆人说:“是那摩押女子,跟拿俄米从 摩押地回来的。她说:‘请你容我跟着收割的人拾取打捆剩下的麦穗。’她从早晨直到如今,除了在屋子里坐一会儿,常在这里。”
波阿斯走到路得面前。
波阿斯对路得说:“女儿啊,听我说,不要往别人田里拾取麦穗,也不要离开这里,要常与我使女们在一处。我的仆人在那块田收割,你就跟着他们去。我已经吩咐仆人不可欺负你。你若渴了,就可以到器皿那里喝仆人打来的水。”
路得就俯伏在地叩拜,对他说:“我既是外邦人,怎么蒙你的恩,这样顾恤我呢?”
波阿斯回答说:“自从你丈夫死后,凡你向婆婆所行的,并你离开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认识的民中,这些事人全告诉我了。愿耶和华照你所行的赏赐你。你来投靠耶和华以色列上帝的翅膀下,愿你满得他的赏赐。”
路得说:“我主啊,愿在你眼前蒙恩!查字典版权所有我虽然不及你的一个使女,你还用慈爱的话安慰我的心。”
波阿斯说:“到吃饭的时候了,你到这里来吃饼,将饼蘸在醋里。”
众人就围坐在一起,一个使女把烘了的穗子递给路得,她吃饱了,还有余剩的,就对波阿斯:“我主啊,我可以把吃剩的拿回家里,给婆婆么?”
波阿斯说:“当然可以,”
对使女说:“再给路得拿些,好带回家给婆婆。”
使女将穗子递给路得,路得收拾起来,就去拾麦穗去了。
波阿斯对众仆人说:“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麦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并要从捆里抽出些来,留在地上任她拾取,不可叱吓她。”
众仆人同声应:“是,主人。”
使女们继续割麦子。男仆收拾东西与波阿斯下。
渐渐拉上幕,幕后音起。
幕后音:路得在田间拾取麦穗,直到晚上,将所拾取的带进城去给婆婆。此后,路得与波阿斯的使妇们常在一处拾取麦穗,直到收完了大麦和小麦。拿俄米知道这是上帝的引导,使路得在波阿斯的田间拾取麦穗,波阿斯又是一个至近的亲属。拿俄米就促成了路得和波阿斯的婚事。
第三场
拉开幕
路得穿上新娘装在拿俄米与几个童女的倍伴中等着新郎,童女手中各拿着灯,一片喜乐气氛。这时有人喊着:“新郎来了!新郎来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